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君子三戒要谨记。
我们要介绍《论语‧季氏篇》第5章到第7章。
先看第5章,原文是: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意思是:
孔子说:“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那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乐,以纵情游荡为乐,以饮食欢聚为乐,那是有害的。”
本章谈到快乐,有的学者建议把“乐(lè)”念成“乐(yào)”,表示爱好、喜欢、欣赏的意思。但爱好与以此为乐差异不大,所以直接念成“乐(lè)”就可以了。
快乐分为有益的与有害的,表示快乐就像上一章(〈季氏篇16.4〉)所谈的交友一样,有许多条件、机缘与行动所促成。至于有益与有害,主要看快乐对于个人成长为君子的目标有所帮助,还是有所妨碍。值得注意的是有益的快乐皆与修养有关,而有害的快乐则与放纵本能的欲望有关,而两者的共同特色是:都离不开与别人一起相处的情况。
我们说过,“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那么恶呢?“恶”就是这种适当关系未能实现,或者所实现的是我与别人之间的不适当关系。于是“人性向善”的理论,会明确要求一个人追求“益者三乐”而避开“损者三乐”。
本章孔子说的“益者三乐”是,第一“乐节礼乐”。
“礼乐”是与人相处的适当方式,进而可以用“礼乐”代表人之道,也就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能以礼乐调解生活。那么与任何人相处都合宜而适当,以此为乐,显然需要修养。
“礼”是约束自己有分寸;“乐”是协调情感忘彼此。
第二乐是“乐道人之善”。
有的学者认为“道(dào)”在此要念为“道(dǎo)”,意思是:引导别人去行善。这个意思不错,但你总想引导别人行善,还以此为乐,不是有些夸张吗?所以最好理解为:乐于述说别人的优点。要做到这一步,同样需要修养,而一旦真能以此为乐,则必然是因为“坦荡荡的君子”(〈述而篇7.37〉)。
还有,第三乐是“乐多贤友”。
交友原本以志趣为重,如“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学而篇1.8〉),要找志趣相近的人做朋友,并且良友是指“友直,友谅,友多闻”(〈季氏篇16.4〉)。与这样的人做朋友,自己也会成长、改善,乐何如之!
我们再看“损者三乐”,三种快乐有害。
第一,“乐骄乐”。
以骄纵享乐为乐,这是以放肆、傲视别人、目中无人为乐,等于是狂妄自大了,完全不知节制。跟它相对的是前面的“乐节礼乐”。
第二点,“乐佚游”。
以纵情游荡为乐,也就是显示为懒惰、沉溺于欲望感官的享受,讨厌听别人说到善。那跟我们前面说的“乐道人之善”正好相反。
还有,第三种有害的快乐是“乐宴乐”。
以饮食欢聚为乐,这三乐也是与别人有关的,跟前面所说的损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季氏篇16.4〉)可以对照。朋友如果是装腔作势、刻意讨好,那不是喜欢饮食欢聚一样的吗?朋友如果是巧言善辩,那不是喜欢自圆其说,那不就是一般所谓的小人吗?
所以,本章所说的快乐有三个特色。
第一,都与交往的人与朋友有关,可以跟上一章谈朋友的对照。朋友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第二点,有益的快乐皆与修养有关,而有害的快乐呢?都是要放纵欲望。
还有,第三点,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你希望有“有益”的快乐,一定要先要求期许自己,喜欢这样的快乐。
接着,看〈季氏篇〉第6章,原文是: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
意思是:
孔子说︰“与君子相处,要注意三种过失:不到该说话时就说了,叫做急躁;到了该说话时不说,叫做隐瞒;没看他的脸色反应就说了,叫做眼瞎。”
在此,君子的含义较广,包括年龄、地位、辈分、德行比自己高的人,所以前面用的“侍”这个字。“侍于君子”在这里我们翻译为“与君子相处,要注意三种过失”。
这三种过失都与说话有关,可见说话是个人修养的具体表现。除了我们一再强调的言为心声,“言而有信”(〈学而篇1.7〉)之外,还要留意说话的时机。不该说而说,是急躁,就是急于表现;该说而不说,是隐瞒,就是故弄玄虚;不看别人的脸色就说,接近急躁加上不识大体。场合不对,就算你说的没错,也不会有什么正面的效果,那不是失言吗?
本章提醒年轻人,在说话方面应该如何修养。如果避开本章所谓的三种过失,可以做到:第一,不急躁,不该你说时,绝不说。第二,不隐瞒,该你说时,一定说。第三,不眼瞎,察言观色,不急躁也不隐瞒,说出来恰到好处。
说话经过这样的修养,不只德行渐渐成长,与人相处也将更为和谐。
最后,我们看〈季氏篇〉第7章,原文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意思是:
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戒惕三点:年轻时血气还未稳定,应该戒惕的是好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应该戒惕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应该戒惕的是贪求。”
我们从小念《三字经》,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是“性相近,习相远”。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说的,在下一篇(〈阳货篇17.2〉)我们就会看到。但是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谁说的呢?是宋朝学者对孔子思想的一种解释,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
七百多年以来,小孩子背《三字经》,大人就念朱熹的《四书集注》。很多人都习惯讲人性本善,我第一次对人性本善觉得怀疑,就是因为读了本章(〈季氏篇16.7〉)孔子的话。
孔子是一位哲学家,他的思想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所谓“吾道一以贯之”(〈里仁篇4.15〉;〈卫灵公篇15.3〉),任何哲学理论都必须根据客观的经验事实,本章就是一个例子。
孔子一开始就说“君子有三戒”。所谓“君子”是指立志成为君子的人,没有这种君子的志向,就是《论语》各篇一再出现的小人。小人没有这里说的三戒,也是因为没有这三戒,所以是个小人。
那么是哪三戒呢?这三戒要由人生的三个阶段来看:少年时,壮年时,老年时各有所戒。
是什么问题,让人必须戒惕呢?
问题出在“血气”,就是人的生命所必备的身体层次,身体的血气具体而言,是指人的本能、冲动与欲望。这种“血气”在未定的少年时期,显示为好色;在旺盛的壮年时期,显示为好斗;在既衰的老年时期,显示为贪得无厌。
那么孔子这里说的,是不是事实呢?是的。人只要活着一天,就不能脱离身体及他的血气,也就不能没有戒惕之心!
听了孔子在本章的说法以后,我觉得它与孔子在《论语》各处所强调的“修养自己”是可以相应的。但是对于宋朝学者所谓的人性本善,就难免会觉得扞格难通了。
哲学,是要讲道理的。有关人性的道理,我们将在读到孔子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时,再做进一步的讨论。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敬畏天命最重要。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少之时,及其壮,及其老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人衰老了本能的还向得,需要戒,少年的色,壮年的斗本质也是为了得,感觉人性向得。老师说人性向善,善是人我关系的适当表现,这只是一个面向,如果面对世界感觉就是合情合理,合情指人,也就是人我关系的适当,合理指物理,大自然,也就是血气,色斗得都是正常物理表现,这也是人的动物属性一面。想到这我才明白,老师说的是人性啊!珍惜生而为人就要戒,就要修养。人性向善,动物性向得,人修养就是尊重并努力去掉动物性而成人,人之成。只讲现实而忽略道理,这又怎能算上在修养,真是人路漫漫啊!谢谢老师的帮助,理解了老师夫子这样的师者研究并教给我们所耗的心血!榜样让我们产生力量。
人性向善!!! 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
三字经既然说人之初,性本善,那第二句性相近出来就可以把作者吃了。如果性本善,那下一句就是性相同而不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