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季氏篇 16.11-14》人生必学诗与礼

151《季氏篇 16.11-14》人生必学诗与礼

00:00
12:3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人生必学诗与礼。

我们要介绍《论语季氏篇》第11到第14章。


先看第11章,原文是: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意思是:

孔子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好像追赶不上;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伸手碰到滚烫的水。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来磨练他的志节,实践道义来贯彻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曾见过这样的人。


本章,孔子描写他所听说的两种做人的风格:第一种是有这样的说法,孔子也见过有人在这么做。第二种是有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没有见过这么做的人。在《论语》一书,孔子没有见过的人共有七种,这是最后一种了。


我们先看本章的第一种说法是什么?也就是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孔子说他见过有人在这么做。事实上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譬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7.22)。与别人相处,对于善者要追随效法,更认真的就是好像赶不上似的;对于不善者呢?要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更积极的就是好像伸手碰到滚烫的水,一定立即缩手不碰。


孔子另外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4.17)思齐就是要向贤者一样,努力行善;内自省是警惕自己不要像不贤者一样去犯错。


孔子既然多次表达这一类的观点,他的学生一定有人在照着做,天下这么做的人也肯定是有的。因此孔子会声称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说过这样的话


其次,本章的第二种说法是什么呢?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孔子说他听过这样的话,但是未见其人也。为什么未见其人呢?因为许多人一旦隐居,成为隐者,就明哲保身不问世事,多半不会再求其志。这里所谓的求其志是指:如果天下太平,可以出而从政造福百姓,就要如何去实践志向。


这个志向就是接着所谓的行义以达其道,这是不容易的事。因为许多人一旦得君行道,可以发挥抱负时,反而习惯了官场文化,享受富贵耽于逸乐。于是道义二字束之高阁,理想一词悬为空想,根本忘记了隐居时所砥砺的自己。


关于本章的内容与编排,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最大的差异是:把下一章评论齐景公与伯夷、叔齐兄弟的那一章(〈季氏篇16.12),连在这里一并解释。如此一来,本章第一句的见善如不及云云,说的是齐景公,但是齐景公也许可以做到见善如不及,但是他如何可能做到见不善如探汤呢?为此之故,有的学者就把探汤这两个字说成是用手去试探热水,久了就习惯了。像这样的解释,实在是有些过分扭曲。


其次,隐居以求其志如果用来说明伯夷、叔齐兄弟的作为,说他们可以做到。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孔子何必说他未见其人也,他在历史上早已见过这样的人了!如果一定要在自己的当代,去亲自见到的话,那么孔子未见之人恐怕还要更多呢。


接着,看〈季氏篇〉第12章,原文是: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祇以异其斯之谓与?


意思是: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临死的时候,百姓找不出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称述。伯夷与叔齐在首阳山下饿死,百姓直到现在仍然称述他们的德行。财富实在没有用处,只看你是否有卓越的德行。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章对比了齐景公与伯夷、叔齐兄弟。

齐景公在《论语》出现三次,另外两次是什么情况呢?一次是在〈颜渊篇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景公相当佩服。第二次是在〈微子篇18.3〉齐景公说自己老了,没有办法任用孔子。齐景公在位的时间很长,前后五十八年,从西元前547490。他去世的时候,孔子62岁。


本章孔子对景公的评价是:他一生结束时,有四千匹马,表示财富很多过于奢侈。但是,百姓找不出他有什么值得称述的德行。相对于此,伯夷、叔齐兄弟互相推让孤竹国的君位,反对周武王革命,最后不食周粟,而在首阳山下饿死。


孔子在《论语》中推举他们是求仁而得仁(〈述而篇7.15),是不念旧恶(〈公冶长篇5.22)的遁世隐居的人。百姓呢,直到现在仍然称述他们的德行。后来,孟子更以这两兄弟为圣之清者(《孟子万章篇下》)。就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代表。


本章的结论是引用《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一句诗诚不以富,亦祇(zhī)以异。这句诗原来列在〈颜渊篇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章的最后,许多学者认为应该移到本章,意思是:所看的不是财富,而是卓越的行为。以此来描写百姓对齐景公与伯夷、叔齐兄弟的不同评价,可谓公道自在人心。


最后,看〈季氏篇〉第13章,原文是:

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yuàn)其子也。


意思是:

陈亢请教伯鱼说:您在老师那儿听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老师曾经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没有说话的凭藉。』我就马上去学诗。另外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凭藉。』我就马上去学礼。我听到的是这两件事。陈亢回去之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与自己的儿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伯鱼是孔子之子,孔鲤,字伯鱼。

陈亢在《论语》中三度出现:第一次是在〈学而篇1.10〉,他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可以与闻那个国家的重要的事件;他是怎么得来的呢?子贡的回答是:老师温、良、恭、俭、让,才有这样的机会。第二次就是本章(〈季氏篇16.13),他问孔鲤:有没有在家里听到什么特别的说法?第三次是在〈子张篇19.25〉,陈亢居然对子贡说,他比老师还要更杰出。


从最后那一段看来,陈亢好像不是孔门弟子。

本章是陈亢请教孔鲤,问他在家有没有听过老师不同的教导,他想知道孔子有没有什么传子不传贤的独门心得。结果他听到了三个重点。


第一,不学诗,无以言。古代受过教育的人,熟读《诗经》,与人对话时自由引用,婉转表达心意,显得文明有礼。


第二,不学礼,无以立。学礼,则立身社会,出处进退皆合宜有序。孔子自己三十而立,正是学礼的效果。


第三,至于君子与其子保持适当距离。是说:君子没有私心,在教导人生正途方面的作为,教儿子与教弟子是一样的。


最后,看〈季氏篇〉第14章,原文是: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意思是:

对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本国人称她为君夫人,与外国人对话时便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时,也说君夫人。


本章谈到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对国君夫人的不同称呼。这些称呼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孔子决定要从政。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呆呆up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 听友240997361

    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满人入关后学习汉族文化并在皇族推广,好像是这样的

  • 听友240997361

    我想知道高考考红楼梦得高分的都是什么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10年他们的事业和家庭都怎么样?那些考红楼梦低分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事业家庭都怎么样?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家长认为红楼梦适合大二开始读。古今一样,普通人家的孩子只在读书考试,不曾对社会百态有了解。 考红楼梦不如考道德经,道德经干净道理深刻。

  • lynnlove

    课程后面还有,是还在更新状态中吗

  • 听友240997361

    汉语是从来被征服的文化

  • 听友240997361

    问:孔子的儿子在72贤中吗?其它学生有喘气的机会,孔子儿子没有喘气的机会,鲤趋而过庭? 这和现代家长督促孩子学习一样的,看见就过问书读了吗?作业写完了吗? 伯夷叔齐两兄弟是行为学的典范,反正一般人也学不了,一般人学五成就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