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季氏篇 16.2-4》益者损者各三友

148《季氏篇 16.2-4》益者损者各三友

00:00
10:1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益者损者各三友。

我们要介绍《论语季氏篇》第2章到第4章。


前面两章谈的是:孔子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判断,他讲得非常的完整。


我们先看第2章,原文是: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它的意思相当的丰富。

孔子说:天下政治上轨道,制礼作乐与出兵征伐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政治不上轨道,制礼作乐与出兵征伐就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的话,大概传到十代就很少能持续的;由大夫决定的话,传到五代就很少能持续的;大夫的家臣把持朝政的话,传到三代就很少能持续的。天下政治上轨道,国家政权不会落在大夫手上。天下政治上轨道,一般百姓不会议论纷纷。


从本章来看,孔子对于当时的天下形势,涉及一些诸侯国的历史,可以说非常清楚。

首先,当时是春秋时代末期,当然是第一步过去了,天下是无道的情况,所以礼乐征伐由谁来决定?由诸侯来决定。我们知道有所谓的春秋五霸,里面最有名的是齐桓公与晋文公,所以在这里所说的,如果号令由诸侯来出的话,传到十代就很少能持续了。


齐桓公之后传到十世,齐国由陈氏杀了齐君,后面是由陈氏这个原本的大夫来专权。晋国呢,晋文公也是一样传了十世左右,后面是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本来是大夫,后来就把晋国给分了。


到了战国时代,都各自成立为国了,成为诸侯了。


那么由大夫执政,传了五代很少能持续的,这也是当时的情况;那么如果由大夫的家臣来把持朝政的话,传到三代就很少能持续了。这个在鲁国的情况比较明显。


最后,他的结论是:天下政治上轨道,国家政权不会落在大夫手上。为什么?因为如果天下有道的话,俊杰在位野无遗贤,不必庶人来议论纷纷,当然不至于让政权落在大夫手上。甚至再往下,政权落在大夫的家臣手上,这等于是上下不通的情况。


《易经》有个〈否卦彖传〉(12)里面特别提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连国家都不能成立了,因为在〈否卦彖传〉的情况是内小人而外君子,等于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接着,看〈季氏篇〉第3章,原文是: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意思是:

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鲁君之手,已经五代了;政权由大夫把持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现在也衰微了。


本章所谈的是:孔子所知道的鲁国的近代史。


他说国家政权离开鲁君之手,已经五代了,是哪五代呢?


从鲁宣公开始,国君已经失去他的政权了,叫做禄之去公室,后来经过成公、襄公、昭公到定公,就是孔子那个时候已经五代了;接着,政权由大夫把持已经四代了。所谓的大夫主要是指鲁国的季氏。哪四代呢?季文子、武子、平子到桓子。


那么到桓子的时候,事实上政权已经沦落到由上一章(〈季氏篇16.2)所说的陪臣执国命,也就是大夫的家臣来把持朝政了。


所说的是谁呢?就是季桓子的时代,阳虎(就是阳货)他来执政,时间是在鲁定公的(六、七、八)这三年。到鲁定公九年开始重用孔子,所以孔子这段话所说的是客观的描述。


最后说的是三桓的子孙现在衰微了。三桓指谁呢?我们以前(〈八佾篇3.2)谈过,就是鲁国当时的三家大夫,主要都出自于鲁桓公,也就是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长子继位成为鲁庄公,另外三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孟氏、叔氏与季氏,所以这里说的三桓之子孙微矣


你想想看,到了战国时代,鲁国开始的时候还在,但是鲁国三桓的子孙在战国时代已经没有什么消息了,确实都衰微了。


我们接着看〈季氏篇〉第4章,原文是: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pián)(pì),友善柔,友便(pián)(nìng),损矣。


意思是:

孔子说︰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友,那是有益的;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辩的人为友,那是有害的。


本章谈到交友,兼及益友与损友相当完整。

与人交友往往随缘而定:有时候是邻里中人,自小往来熟识,譬如孔子也跟原壤(〈宪问篇14.43)有所往来;有时是因为共学,像孔门的各位弟子;有时候是主动结交的。


像孔子回答子贡问为仁,希望他在一国里面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15.10)。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也各有机缘,有立志不同,遭遇有别;有的上达,有的下达(〈宪问篇14.23),并且人是会变的,有的变好有的变坏,因此才有益友损友之分。不然的话,谁会主动去结识损友呢?可能不多吧!


现在,本章孔子做了一个综合说明,教人如何分辨朋友是有益或有害。


我们看到三种朋友有益。

第一种是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他的意愿就是要行善,所以正直跟你互动,有错就直接说。


第二种是友谅可以指诚信的人,就是他本身能够讲信用又能体谅你。


第三种是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在知识方面,经常会让你有提升的机会。


这三种朋友有益,这是大家的共识。


另外呢,三种朋友有害。

第一种所谓的友便辟,就是他习惯于装腔作势,这种人他不见得会真诚,也就是他针对的是友谅,他不见得诚信。


第二种人是友善柔,就是善于刻意讨好而不够正直,跟前面第一点所说的友直正相反对。


第三种是友便佞,就是他习于巧言善辩,他所针对的是前面的友多闻。巧言善辩的人不见得多闻,但是口才好,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一谈,他没有真正的知识,有时候只是道听涂说”(〈阳货篇17.14)而已。


所以交朋友,要看长期的发展才能分辨是益友还是损友。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希望得到益友,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别人的益友!


要问自己能不能够直、谅以及多闻,同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的损友;要问自己是不是会装腔作势、刻意讨好,然后巧言善辩?


这是我们从这一章可以学到的处世、做人、交友的很好的建议。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君子三戒要谨记。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呆呆up

    多交益反,不要做别人的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