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们要介绍《论语‧卫灵公篇》第39到第42章。
先看第39章,原文是:
子曰:“有教无类。”
意思是︰
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会区分学生的类别。”
一般人谈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总会强调两句话:一是“因材施教”(〈先进篇11.22〉),这四个字的例证在《论语》一书随处可见,我们也多次提到过;另一句就是本章(〈卫灵公篇15.39〉)孔子自己所说的“有教无类”。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两点。
第一,为什么要“有教无类”呢?
所谓的“类”这个字有各种说法:涉及学生的身分的是尊与卑,涉及学生资产的是贫与富;涉及学生职业背景的是三百六十行,涉及学生资质的有智与愚。
如果按照类别来施教,不是给老师自己带来许多困扰吗?并且不论一个人属于什么类别,他都同样是人,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懂得五经六艺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如此才可善度一生。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做到有教无类,他又何必担任老师呢?
第二点,如何“有教无类”?
首先,要把握重点。像孔子以四方面来教导学生“文、行、忠、信”(〈述而篇7.25〉),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来教导学生。
其次,弟子提问时,孔子都认真回答。在《论语》中,孔子对弟子提问,不分他的年纪大小、入门先后、才智高低,他同样热心地回答。总之,教以正道所以无类。
事实上,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老师,在“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这两点上,都有类似的表现。
接着,看〈卫灵公篇〉第40章,原文是: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思是:
孔子说︰“人生理想不同的话,不必互相商议。”
由本章可知“道”是指路,是广义的用法;是指一个人所选择的人生之路或人生理想,并不是孔子所说的人类共同的正路。
人生理想各有不同,譬如我们由《论语》一书就看到几种不同的选择;譬如道家的老子认为“以德报怨”(《老子‧道德经63》)是正确的,但是孔子主张“以直报怨”(《论语‧宪问篇14.34》)。
其次,楚国大夫叶公认为儿子检举父亲偷羊是正直,而孔子认为父子相互隐瞒罪行,其中就有“直”(〈子路篇13.18〉)
还有,第三点,孔子认识的朋友,像原壤他的作为伤害了做人的原则,但是原壤也可能故意这么做的(〈宪问篇14.43〉)。
像这一类的例子并不少见,因为人有思想及行动的自由,如果对某些人生问题尚未取得共识,又何必勉强“求同”?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和而不同”(〈子路篇13.23〉),他自己也在修练的时候努力“绝四”,就是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篇9.4〉)。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坚持一定要别人全听他的,并且在人生理想不同的时候,又何必互相商议呢?这样子是浪费时间与力气,并且制造了猜疑与不悦而已。
今天许多人喜欢把各种思想或理论合并来看,但是,从先秦的九流十家一路下来,请问:这些不同的学说可以合并吗?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商议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从明朝末期以来,有些学者主张儒、释、道要设法合一,三教合一这种观念出现了。
事实上儒、释、道三教要合一,基本上不太可能,因为它们各自有它的学说,有它的基本要点,也就是“儒”是入世的,强调个人的责任跟社会的发展,透过教育与政治的改善而造福百姓。
至于“释”是佛教,基本上有它整个一套宗教的理论。佛陀的教法是出世间法,认为众生皆苦,人活在世界上要设法化解各种不必要的执着。这一来的话,跟儒家的入世的态度,显然有些地方是很难沟通的。
至于道家,它并不是入世或者出世,它是一种比较超越的态度,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此所以我们谈到《论语》经常会想到老子那段话,也就是“报怨以德”,也就是“以德报怨”。这种观点从老子的学说可以说得通,但是在孔子看来,这一来何以“报德”呢?所以还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篇14.34》)比较适合。
对于这各种学派,它基本的观点不同,可以互相尊重。我们要了解它们各自的根本关怀、各自的解脱途径以及人生的最高信念。
然后,再看〈卫灵公篇〉第41章,原文是:
子曰︰“辞达而已矣。”
意思是:
孔子说︰“言辞能做到达意就可以了。”
关于说话,孔子十分重视!我们已经多次谈过这个题材了。
首先,人用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与意愿,因此言为心声。
但是,由于说话的时候,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或得到别人的肯定,有时候会言过其实,因此孔子教导弟子,特别强调不可以“巧言”(〈学而篇1.3〉;〈卫灵公篇15.27〉),因为“巧言”可能少了真诚,反而是人生莫大的损失。最好是谨慎、“木、讷”(〈子路篇13.27〉)一点,甚至“其言也讱”(〈颜渊篇12.3〉)。
关于说话,道家的庄子有些观察非常生动,也就是他开始使用“溢美”跟“溢恶”这两个词可供参考。在《庄子‧人间世篇》里面,他强调:传达双方喜怒的言词,是天下一大难事。双方欢喜时,必定多说些美上加美的话;双方愤怒时,必定多说些恶上加恶的话。
你由此再回顾本章孔子的话,他认为“言辞能做到达意就可以了”。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在交流的时候,翻译是必要的一环。谈到翻译,有些人提到最高的要求是信、达、雅,事实上做到孔子所说的“达”是最重要的。
“信”是真实可靠,“达”是达意通顺,“雅”是文笔优美。
你想想看:如果是信而不“达”,等于你忠于原意,但是别人听不懂看不懂;如果是雅而不“达”,那可能是文笔或言辞非常的优美,但反而容易造成误解。如果做到“达”的话,则“达”者必有信,意思通顺可解,并且达者更实在,不必为了雅而巧言虚饰。
说话是要适当沟通的,能做到“达”这个字,已经弥足珍贵了!
最后,看〈卫灵公篇〉第42章,原文是:
师冕见(xiàn),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意思是: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坐定之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走了。子张请教说:“这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吗?”孔子说:“对的,这确实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啊!”
在〈子罕篇9.10〉与〈乡党篇10.25〉都提到一件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遇见三种人:就是穿丧服的、穿戴礼帽与官服的以及瞎眼的,孔子一定表现关心、尊重的态度,因为他能够真诚体谅别人的处境,这是换位思考的具体示范。
本章记载孔子与一位乐师的互动,过程之细节清楚而生动的展现出来。
师冕是一位乐师,古代乐师多为盲者。师冕来到孔子府上,孔子身边常有学生在请教学习,这是一次最好的身教。
孔子如何接待师冕呢?
所谓的“换位思考”,就是设想自己是相处的对方。我们明眼人一进门就看到台阶与坐席,但盲者看不到,于是孔子很耐心的告诉他:这是台阶,这是坐席。大家坐定之后,师冕一定希望知道在座的还有哪些人,于是孔子一一介绍:谁坐在这里,谁坐在那里。
会面谈话结束之后,师冕告辞离开。子张亲眼看到整个过程,就请教老师:这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吗?孔子原本似乎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因为他是出乎真诚自然表现这样的作为。
本章是“换位思考”的一次身教,我们与任何人相处,常常设想自己以言行所加诸的对方,如果是自己的话,我会怎么说呢?我会怎么做呢?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不患贫而患不均。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庄子曰“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一隅反三隅】——换位思考 教养子女 换位思考说白了就是会当人,明白对面人的道,知道对面人怎么当。 如为儿子,必明白父母的道;为男人的,必明白女人的道;为父母的,必明白教养子女的道。 爱子不得其道,就是不慈。儿女是父母的,所以随父母转,父母善,儿女也善,父母恶,儿女也恶。 儿女不才,当父母的管他,就是往苦海里推,父母得转身力行善事,事事必得求己,儿女自然就好了。(善人) 真正慈爱儿女,从小教养兼施,时时关注,处处留心,小有过错,善言开导,长大必是品行端正之人。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