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年终秀】预见2024八大趋势

【12.31】【年终秀】预见2024八大趋势

00:00
42:25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说:“危机不是企业的主动预谋,而卓越者却能够化危机为转型的时间窗口。”

2024年,危机与机遇并存。危机往往是考验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时机,也是企业家实施战略转型的窗口期。面对一个不确定的2024年,我们可以模糊地抚摸一下它可能出现的面孔。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我面对2024年的八个预见。

第一个预见是,资产紧俏,并购流行。

先给大家看一个数据。这是2003年到2023年11月M2的平均增速。在2003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是22.12万亿,到了2023年11月的时候是291.2万亿,在过去的20年里,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平均增速是13.75%,相当于GDP增速的一倍,这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增长是通过货币的持续宽松所实现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组数据。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上出现了一个逆向行走的态势。2022年3月份,美国的存款利率是0%-0.25%,随后美联储连续加息11次,这也是过去这一段时间里,造成全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中国成为了美联储持续加息的一个重要的对冲者、抵抗者和协作者,中国进入了一个缓慢降息的周期,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央行缓慢降息了3次。这是在货币政策层面。

第三组数据,我们看一下资本市场。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的深市和沪市,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持续递减,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我们的上市公司数量是230多个,相比过去的三年大幅度减少,特别是跟2021年相比,只有它的一半。

这三个数据加在一起来看意味着什么呢?

我的观点:第一,2024年我们可能通过降息等货币手段,推动CPI的温和性上涨。张五常最近在香港有一次演讲,他建议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可以达到6%左右。如果通过降息和货币增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复苏的话,意味着好资产将变得越来越稀缺。

第二,在2024年我个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新上市企业的数量不可能快速地增加。这意味着很多公司的发展和扩张,以及抵抗风险,将更有可能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这是我对2024年的第一个判断,一个宏观层面的基本性的判断。

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大、中、小企业在2024年的战略设计就变得非常关键。大型企业将进入到“装备竞赛”的战略期,从一台压铸机开始,到好的资产标的物、好的渠道的建设,好的资产并购等,都会成为大型公司竞争的核心战场。

工业4.0是在2011年提出的,到现在已经第13个年头了。中国开始产业智能化变革是在2015年,2015年我们在山东青岛看到了第一家个性化定制的西装工厂,我们在佛山看到了第一家个性化定制的家居工厂,到今天,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了这两个行业的基本配置。在这样的产业加剧整合、消费K型分化的变革过程中,中型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产业链上的存在价值,而小微企业需要摒弃成本优势,努力实现“微创新”。

预见二,告别刚需,拥抱改善。

2024年,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可能是,我们由“全民刚需”时代进入到了“刚需-改善”时代。

什么叫做“刚需-改善”时代呢?比如衬衫,我家里的衣柜已经有一打衬衫,对衬衫的刚需已经结束了,你怎么把第13件衬衫卖给我呢?你怎么让我改善?

大概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今天举办完年终秀,朋友们掌声特别热烈,我一高兴明天到百货大楼去买一件衬衫。第二,有一个人站在我面前说,工厂很冷,你下次做工厂年终秀的时候穿我这个衬衫,它是由石墨烯材料和纳米材料构成的,穿上以后,你的体温可以始终保持在37度,可以少穿一件羊毛衫。我会拥抱一下他,买一件他的衬衫。

所以,对于一个像我这样衣柜里已经有12件衬衫的中年男生来讲,能够打动我购买第13件衬衫,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的情绪价值,一种是你的科技价值。

2024年中国消费市场最大的变化是需求动能的转变。经济学就两件事,一件叫做“供给”,另外一件叫“需求”。“供给”重要还是“需求”重要?需求是繁荣的原因,供给和经济的增长是需求繁荣的结果。

今天的中国市场,所有的供给都是冗余的,我们能够生产全世界所有的东西,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好的东西。供给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优化,不好的会被淘汰掉,“K型”分化。需求部分呢,我们要发现新的需求、个性化需求、改善性需求。

当中国的新中产高净值人群的需求进入到改善时期,很多工具箱里的政策可能会失效,因为我可以今天买,也可以明天买,还能后天买,甚至可以不买。能够影响我的,第一是情绪、意愿和对未来的信心。第二是科技对我的触动。这就对所有的企业以及治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改善”成为了需求的第一动力。

我们每年会发布《新中产白皮书》,到今天已经是第6年了。在刚刚完成的2023年版《新中产白皮书》中,我们把2023年和2022年的新中产消费状况做了比较,发现几个数据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第一,新中产愿意为提升生活幸福感买单,从69%提升到81%;愿意为体验新生活方式买单,从47%提升到72%;愿意为满足好奇心买单,从21%提升到了34%。相反的,一个消费行为是为了追逐时尚的比例,从3.6%降到了2.4%。

今天所有的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把产品卖给已经拥有这种产品的人。

讲一个故事,能不能在一平米的空间里做一个健身房?这家企业在厦门,他们的总裁叫老潘。2020年以后,我到他们家企业去过两次,他在成都有一家中国家居行业最先进的物联网智造工厂。

我问大家,怎么看工厂?看三个方面:

第一,看它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怎么样,能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定制;

第二,看生产线工业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国产化程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2022年我第一次去看老潘那里的生产设备,和我今年秋天去看的生产设备已很大不同,它的国产化程度在大幅度提高;

第三,看生产设备与生产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业软件。过去的三年,中国在家电、家居、服装、机械装备等行业中的工业软件进步速度和国产化替代水平在大规模提升。当中国的工厂像金牌的工厂这样,在生产线的智能化、柔性化、个性化定制方面实现了大规模进步,同时,生产设备和工业软件也实现大规模升级的,才叫真正的“标杆工厂”。

我今年秋天去看老潘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里挠头。他在想如何在家里、在办公室健身,不过每个房间的一平方米面积都很精贵。他跟我说,晓波,我在想一平方米里搞一个健身房?我说老潘啊,你这也太卷了吧。结果还真能行,他说,一平方米里面,走步机模块占地0.28平方米,划船器模块0.07平方米,肋木架模块0.29平方米,数字力量模块0.33平方米,在一平方米的空间中要装走步机、数字力量、划船器、肋木架、哑铃、健腹轮、瑜伽用具、拉力器、壶铃、减震地垫、跳绳、杠铃杆、杠铃片。

当你用一平方米安了金牌的健身房,装了那么多的设备,你在家里可以做100多种的健身方式。朋友们,这是我见过的2023年最卷的产品。在“刚需-改善”时代,所有的创新都是“卷”出来的。

预见三,悦己创业,兴趣消费。

2024年正值1984年“中国企业元年”后的第40年,联想、海尔、万科、健力宝、南德、科龙、荣事达等等,都40岁了,有的还活着,有的已经消失了。我在商学院以及890新商学,跟企业家朋友们交流的时候,常常会问一个问题:这一代创业者,通常是90后、00后,如果要创业的话,你和你的父辈、祖辈有什么区别?

年广久、柳传志、张瑞敏……“大爷们”创业至今40多年,他们创业的成功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有什么,我生产什么。

而今天中国的创业者可能不太那么想,或者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他们在干嘛呢?他们在满足自我的需求。这是新老创业者最大的区别。

所以,如果在2024年,你还要创业,还愿意创业的话,那么一个非常可行和清晰的路径大概是自我体验、圈层呼唤、引爆流行、小众悦己。

我认为我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的认知,在五六年前是不足的。特别是这两年,中国的供应链深度已经非常深厚了,包括企业需要的设计能力,IP能力,渠道的建设能力,当集合了这些能力,我们就能利用中国供应链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进行极致的表演。

名创优品有个特别有趣的案例是漫威系列,2019年以来,它和漫威系列的联名合作为它带来了1500个SKU,包括手机壳、保温杯、眼罩、袜子、手套、信笺等。在过去的几年里,名创优品和全球超过80个像漫威、故宫宫廷文化这样的IP进行合作,创造了超过10000个SKU。

我们看到,为兴趣而创业,为兴趣而消费,是未来中国市场小而美的一条路径。

预见四,平台赋能,优化供给。

2023年全球购物APP里面下载量前五名,第一名SHEIN,第二名Temu,第三名Amazon,第四名Meesho,第五名Shopee,这五个产品中有几家中国公司?由中国公司发起的品牌是前两名SHEIN和Temu,还有由腾讯控股的东南亚最大的电商Shopee,所以五家全球排名靠前的购物APP,中国公司五据其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到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增长了十倍。要知道一直到2017年,在中国的公共媒体上才出现了这个词,叫“跨境电商”,以前叫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和“跨境电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Made in China”只是生产产品,用ODM和OEM的方式为全球供应链服务。

而“跨境电商”是建构我们自己的品牌,建构我们自己的海外仓、国内仓和供应链系统。同样是一块毛巾、一件衬衫、一把吉他,在“Made in China”时期和在“跨境电商”时期意义完全不同,今天我们是有品牌,有供应链,有渠道能力的,这是最大的变化。

新加坡有一个学者叫马凯硕,他说:“要对中国供应链保持足够的敬畏。”

SHEIN是一家中国大陆可能不太熟悉的企业,它在欧美市场风头正劲。2023年它的营收是320亿美金,它的服装供应链企业有上千家。

朋友们,我要讲的并不仅仅是有一家电商公司利用中国的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卖了300多亿的产品,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300多亿的产品背后是它用平台能力,对这一千家服装供应链企业进行了能力的再造。

你要进入SHEIN的供应商系列,首先第一件事情,要实现市场销售的数据化。当实现市场销售数据化以后,你的生产线上,每一台缝纫机,每一个员工都需要适应数字化的改造。接着整个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数字化,仓储需要数字化。当生产线和仓储数字化的时候,还要求制造能力数字化。当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能够完全实现数字化的时候。朋友,你还是一家传统企业吗?你已经幸运地搭上了那趟产业化、智能化的未来列车。这就是平台对于中国数以千计乃至数以十万计的传统企业带来的供应链的优化。

中国很多的服装企业,它从面料到成衣能够小单快反,能够实现零库存,这在5年前、10年前就是一个梦想。今天能够实现,它不是单一企业的能力,而是整个中国服装制造业在跨境电商以及国内销售环境下的制造能力的提升。

朋友们,中国未来的竞争,我们跟全球的竞争,我们国内的竞争,一定不是单打独斗的过程,一定是各种能力集聚合作的过程。可惜的是,在2023年,中国的风险投资产业出现了收缩,希望中国资本市场能给中国的传统制造业,给那些已经搭上和正在搭上产业智能化转型列车的传统产业制造业一个机会。

所谓的传统,跟你做袜子还是做芯片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你是不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我们要相信企业家会办企业。第二,你的企业有没有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准备,有没有AI ready,这个才是核心的核心,才是现代化的意义。

预见五,工厂升级,制造当家。

今年我去了很多企业,继续看到随着产业智能化和大型工厂“装备竞赛”的不断加剧和迭代而发生的景象。

从生产一台洗衣机的38分钟到牙膏工厂的50个人、生产一台手机的20秒、一家千亿产值工厂的工业用地,我们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先进生产能力,以及它正在发生的剧烈整合和变革。

今天,中国是全球最“激进”的工厂智能化实验地。2018年,达沃斯开始在全球评选“灯塔工厂”,即全球最先进的工业4.0工厂。到刚刚过去的2023年11月,总共评选出7批名单——在全球的153家“灯塔工厂”中,中国占到62家,美国11家,德国7家,日本3家。德国、日本和美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大国,但至少在“灯塔工厂”这份名单上,中国跑在了它们前面。

这153家灯塔工厂来自30个国家。一家企业能进入榜单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中国企业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基本相当于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只要这样的数据保持下去,中国产业经济的基本盘就仍然存在。

除了这些大型工厂,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报不出名字的企业,它们叫做“专精特新”企业。

预见六,专精特新,尖兵矩阵。

我认为在2024年,专精特新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进步的一个“尖兵矩阵”。

2019年,中国开始由工信部评选专精特新企业。在2019年到2023年的5年间,共评选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2921家。研究中国制造业,会发现它是一个“金字塔”,顶部是几十家“标杆工厂”,往下是一万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往下是4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接着是20多万家县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400余个产业集群,再往下是600多万家中小型制造企业。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金字塔”。

这里要感谢中国的资本市场,因为有资本的支持,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10%提高到了45%。所以在中国,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也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精特新。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链条企业,它做了70年链条,利润率超过10%,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如果能做到像这家链条企业一样,去上市就会有专精特新的特别通道。它的接班人也不需要做其他,只需要像上一辈那样继续生产这种非常普通、无所不在的工业件——链条。

预见七,汽车大战,定局之年。

汽车被称为“工业革命的明珠”,它是全球所有产业中配套门类最为齐全的产业。过去100多年的人类工业史,其实就是一部汽车的演进史。1886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汽车,人类迈入工业1.0时代;1908年亨利·福特发明T型车,推行8小时工作制,使得美国工薪阶层用12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得起一辆汽车,美国从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家”,人类由此进入工业2.0时代,也就是电气化时代;1970年代,日本汽车崛起,丰田首创精益管理,人类进入工业3.0时代;今天,在中国,包括我们所在的极氪工厂在内的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经历的是工业4.0的智能化时代。

今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如吉利、极氪这样的新能源新势力的参与下,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来汽车行业新闻不断:4月的上海车展;9月的慕尼黑车展;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华为造车;小米公示车型……而这些新势力面临很多困难,我们看到威马已经倒下;蔚来在裁员,每年亏损100多亿元……

任何一个产业,在经历急速发展的时期后,就将出现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颠覆式创新”——原本一个人在行业中跑在最前头,突然有一天,口令变成了“向后转”,他就成了最后一名。所以在汽车行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原来的一些既得利益群体,会变得更加焦虑,它们中有一部分是中国的传统车企。

从渠道看,中国约有3.5万家汽车经销商,涉及到几十、上百万的用工人数。举个具体的例子,吴晓波频道与厦门建发有多年的合作,建发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一年有几千亿营业额。我去看过建发的房地产公司,去看过厦门纸浆产业的发展,但建发的有一个部门我从没有接触过,就是“建发汽车”。在燃油车时期,它是一些豪车品牌在中国地区的最大经销商,它在全国有50多个专卖店,代理20多种全球最好的汽车品牌,例如迈巴赫。

突然间,整个行业“向后转”。我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观察到这个变化的呢?是在2020年。有一次我到杭州的印象城去,印象城的董事长丁力业来陪我逛店,我们经过一个地方是卖汽车的。我说,“汽车怎么不在4S店卖?”他说,“现在卖车不需要到4S店去。我现在特别喜欢汽车。这块地方原来是卖咖啡的,现在卖车,一辆车售价在20万元左右,这么小一块地方,一年可以创造几千万销售额,这得卖多少咖啡啊?所以在商场卖车让我们的营业额大幅提升。”这就是3.5万家包括建发汽车在内的经销商在今天所面临的变化。

今年11月,我终于去到建发汽车调研,建发汽车的黄总对我说,“吴老师,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数据要告诉你——11月,建发出口汽车2000辆,第一次超过它国内50家4S店的汽车销量。”同时,除了卖豪车以外,建发汽车也开始售卖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看到,当一个行业发生变革时,每个生产单位、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挑战能让人热血沸腾,挑战是性感的。

我认为,在2024年,在中国的所有产业中,公司新闻最多的可能仍然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2024年可能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定局之年,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跟进创新走向自主创新,从群雄混战走到今天的格局初定。

我还要说说我们今天来到极氪工厂的渊源。这个工厂有全球最大的压铸车间,它的面积有30000平方米。车间内有两台全球最大的、能进行量产的压铸机,每台的重量达到7200吨。

我第一次来到位于杭州湾的极氪工厂是在2021年4月,当时极氪汽车还没有下线,极氪的CEO安总陪我试车,试的是当时还没有交付的极氪001。我随口问安总,“这辆车的零百(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千米/小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安总说,“3.8秒。”听到这个数字,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去拉车把手,因为包括BBA在内的燃油车的零百数据基本在5-6秒。今天,极氪001FR的零百只要2.02秒,创造了世界纪录。

我的公司有一辆日本产的“保姆车”,第一次试坐极氪009后,我拿手臂去比两辆车的车轮宽度,极氪009的车轮要宽很多,这意味着它的驱动和制动能力要比日本产的那辆车大很多。

每次走进中国的企业,无论是电器企业、车企、银行……总能看到全球最好的工厂和最好的产品,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代学者最骄傲的事。当然,我们会面临很多困难,我们也不知道明年会比今年好还是坏,但我们看到一线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和创新。

极氪在两年半时间里交付了18万辆车,它有一个特别值得骄傲的数据是,没有一辆车自燃,它的车非常安全。我们要感谢全球化,为什么?因为吉利在2010年收购了沃尔沃,而沃尔沃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汽车品牌,所以极氪汽车的安全是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和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全球汽车人对中国的一次回报,也是中国汽车人对全球汽车产业的一次回报。我们要感谢全球化。

预见八,生而全球,再下南洋。

今天,中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已经由美国变为东盟。东盟包括东南亚的10个国家,有约6亿人口,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近一半的人口数量和近一半的国土面积。东盟国家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它们的人口中位数大多在31-35岁左右。

在过去几年里,到东南亚去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到2023年初,中国在东盟十国投资的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平均每年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额在130亿到160亿人民币左右,而2023年1-6月的数据又较2022年1-6月增加了20%。

今年我去了东盟五国——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每去一个国家都有几十个企业家与我同行。

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去干什么?主要是为了四件事:第一,规避关税壁垒和中美贸易摩擦;第二,获取劳动力成本优势;第三,因为配套工厂迁移到东南亚,很多企业需要跟着去;第四,开拓海外市场。

东盟有约6亿人口,其中印尼就有约2.7亿人口,越南有约1亿人口。2024年如果各位出国,我建议大家做个体验,就是去两个国家,一个往北飞,一个往南飞,往北飞去日本,往南飞去越南。你在日本也许会看到20年后的中国,你在越南会看到20年前的中国。

我去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那里有一个工业园区,是2008年时江苏企业“红豆”投资建设的。我去那里时,那儿已经有175家企业,企业门类包括五金、机械、建材、汽车零部件、轮胎等等。很巧的是,我在那儿还碰到一个老朋友,是大自然地板的老总佘总,2019年,大自然地板在西哈努克建了工厂。为什么要去柬埔寨建厂呢?为了规避关税。在柬埔寨建厂,出口东南亚国家,可以规避25%的关税,大量的公司就是为此去了东南亚。

我还去了越南的北宁,而广西壮族自治州的省会叫南宁,所以它们基本上属于同一个人文区域。北宁工业园区是越南最北的、靠近中国边界的工业园区,园区内有非常多中国企业,比如今天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都去了越南。

我这次去北宁工业园区是在7月。那儿的一亩工业用地大家猜需要多少钱?7年前我去时,大约是10万人民币一亩,如今是60万人民币一亩。我去看的一家欧洲物流企业的厂房,它的地价是5美元/平方米/月。如果和浙江绍兴相比,绍兴作为一个发达的地级市,它的滨海工业区刚刚挂牌的一块工业用地的挂牌价是41万元/亩,由此可以知道越南北宁工业园区的地价已经很贵。所以,企业如果为了获取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出海,柬埔寨是个可行的选择,而相比之下,越南已不适合专为追求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工业用地成本优势的企业前往。所以我们要认真了解东盟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产业政策,以及它们与中国产业的关系。

接着我去印尼参访了很多企业,印尼是我这次待得最久的东南亚国家。我在印尼见到很多创业者,他们把在中国地区获得的成功,在印尼进行了一次复制。

有一次,其中一位创业者进行演讲,他演讲的最后一张PPT上大大地写着几个字——“生而全球”,BORN TO BE GLOBAL。在这张PPT面前,我们会重新思考全球化。全球化在过去的45年里,让中国的每个企业获得了极大的福利,同时也改变了一代人对时代、对人生的看法。

今天,全球化结束了吗?我认为,2024年,新一轮的全球化才刚刚起步,它将比过去40多年的全球化更加丰富。中国与全球的关系将不仅仅是“Made in China”或跨境电商的关系,而将是生产线的关系,是中试基地的关系,是资本的关系,是人和创业精神的关系。这些创业者大概是中华民族第一批在全球背景下重新思考产业、财富、人生、家庭、生活的一代人。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我们讨论了8个可能发生的方向,它们包括资产紧俏,并购流行;告别刚需,拥抱改善;悦己创业,兴趣消费;平台赋能,优化供给;工厂升级,制造当家;专精特新,尖兵矩阵;汽车大战,定局之年;生而全球,再下南洋。

今年的年终秀即将结束,我们很快将迎来让我们非常期待、又充满忐忑和好奇的2024年。2024,请让我们像春天一样绽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flower_113

    我想拥有一平方健身房😄

  • 恋酷霸气

    大话西游,神鬼聊斋,最听不惯你这种伪君子的道貌岸然的胡说误人洗脑,你好像有天眼似的,有天眼不要告诉别人泄露天机会短命的。命重要吧,谁能相信你在泄露天机?

  • Q_Karen

    视频在哪里看?

  • 4587mhl

    这算不算,制造业外流。

  • 静黛007

    生而全球 我很抱歉

  • 般若自在天

    危机,考验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时机 ✓

  • 勇平_W0

    背景音乐太大了

  • 五颜六色的天籁

    很棒!有文字就更棒了

  • 1397676xwgp

    中产白皮书 怎么购买

  • 听友85852763

    一句话,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