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陈宝国,欢迎来到心理学通识课。
前面几讲我们讲述了记忆的理论知识,下面这两讲呢,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记忆效果好。
我想问您两个小问题:第一,您知道一年当中有哪几个月是31天吗?第二,您知道1818年5月5号是哪位伟人的生日吗?如果知道,您是如何记忆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这样记忆的:“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这里我就是利用了韵律化的方法,记住了一年当中31天的月份。
第二个问题,1818年5月5号是马克思的生日,我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在脑海当中浮现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即: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家打得呜呜直哭。那么一巴掌一巴掌,18 18年,呜呜直哭,5月5号,所以我就是利用这个形象来帮助我记住了这个日子的意义。
这两个例子说明,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一讲,我们先不讲具体的记忆方法,而是讲一讲更为重要的通用性的提高记忆力的策略,这些一般性的记忆策略,属于道的东西,对于提高记忆力更为重要。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克雷克等人他的记忆加工水平理论认为,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对材料的加工深度,也就是说,我们越是对记忆的材料进行意义层面的加工,记忆的效果就越好。这个理论得到了很多实验的支持。
下面请您参与我们做一个小实验看是不是这样。我给您念一些英语单词,请仔细听,并判断这些英语单词是否以字母e开头。
Sorry,Teacher,Editor,Earth,Green,Shape。Easy。House。现在您可以按暂停键回忆一下这些单词。下面给您呈现另外一些英语单词,请仔细听并判断它们是不是形容词。Pencil,angry,student,Milk,Small,Friend,Fast。现在您按暂停键回忆这些单词。
现在比较一下,是不是后面一种条件下记住得多?这是因为在第一种条件下您的任务是判断单词是否以字母e开头,加工到语音层面。第二种条件下,您需要理解单词的意义才能判断它们是不是形容词,更多进行了意义层面的加工,这样它就比第一种条件的记忆效果好了。
所以根据记忆的加工水平的理论,我们要想记忆好,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把要记忆的内容,如公式定理等彻底搞懂。我们可以要把记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要把记忆的内容跟自己联系起来,或者思考它对您有什么用,还可以把记忆的内容自己编个故事,或者形成某种形象帮助记忆,这些都是利用意义帮助记忆。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在设置比如说银行卡的密码,网银的密码要给这些密码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比如说,可以用房间号加手机号部分数字,加名字的缩写字母,加单位的缩写字母等等,这些密码就不容易忘记了。
总之,一个好的记忆策略,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呢去记,要读懂,吃透,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意义记忆是有道理的,不能死记硬背,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及时复习。德国的科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也就是说刚学习完之后,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遗忘的速度就慢下来了。所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防止遗为了防止遗忘,就需要及时复习。例如,白天学过的内容没有巩固下来,非常容易忘掉。到了晚上一定要通过看书做作业等形式加以巩固,所以啊,老师适当地留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必要的。
从神经生理的层面来讲,记忆就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建立突触连接的过程,您及时复习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就强了,也有更多的神经元参与记忆,记忆的痕迹就巩固了。
这就好像沙滩上的小路,开始的时候呢只有浅浅的脚印,我们及时复习了就等于在小路上多踩了几次脚印,那印记就牢固了,就记住了。而有些朋友呢,习惯于考前突击,殊不知学习之后已经有大量的知识被遗忘掉了,这样费了很大的劲,结果也不一定好。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很有道理。
第三点,分散复习。对于大多数知识而言,我们需要多次复习才能记住它的。那么如何复习效果好呢?在心理学当中,把在一定时间内连续不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而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复习呢,被称为分散复习。
例如,连续背书60分钟,这是集中复习;把这60分钟分成两次,中间休息10分钟,这就是分散复习。再比如说考前突击,考前背三遍,这是集中复习,而把这三遍安排在学期的前中后分别进行,这就是分散复习。
所以分散复习就是多次复习,并且在前后复习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说本学期学过的几何知识,可以在学期当中分几次去复习它。那么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哪一种学习效果好?大量的研究发现,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其中一种解释就是,学习时情境信息也被编码进入我们的记忆当中,分散复习更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情境当中。
例如今天在教室内复习,明天在图书馆,后天在寝室,大后天在小花园,而集中复习这种情境的变化性相对较少,而情境越丰富,就是你学习时的情境越丰富,提供的记忆线索就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另一种解释说,你集中复习容易使人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不管什么原因,根据记忆的规律,好的记忆策略是分散复习,把复习分散到若干天,而不是集中到某一天;分散在整个学期,而不是考试前。
有研究者认为,我们之所以还能回忆出高中同学的名字和长相,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上高中的时候频繁地提取这些信息,这相当于我们进行了分散复习。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朋友习惯于平时拖延,考前才熬夜背诵,把所有的复习都集中在一段时间,这其实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所以第三点好的记忆策略是分散复习。
第四点,精细复述。以前我们讲过,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要把我们记的东西跟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通俗的理解就是精心复习。有很多的研究发现,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信息,比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信息,记忆效果要好。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精心复习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自己举个例子来记忆概念,这样就把学习的材料和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了;还可以把学习的内容列成提纲,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当您列提纲的时候,由于必须思考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精心复习了。还可以利用具体化,和形象化,来帮助复习。
例如,我在记忆三阶段记忆模型时,把它想象为一串糖葫芦,最下面是感觉记忆,中间是短时记忆,上面是长时记忆。我在工作记忆的模型时,把它想象为一个长着三只手臂的小黄人,这就是我们说精心复习,对于孩子可以让他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内容向您讲一遍,并举一个例子,这也是精心复习。
总之,精心复习就是要把学过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思考其意义,就像论语中所言,要温故而知新,不能背得滚瓜乱熟,但完全不理解自己在背什么。
第五点,把记忆和回忆相结合。心理学中有一个记忆效应,被称为“测验效应”,它是指我们在学习一定的内容之后,进行回忆等提取测验,比简单的重复背诵记忆的效果要好。例如,记忆30个单词,您可以连续重复记4次,也可以记2次,完成2次回忆测验,结果发现记2次测验2次的记忆效果,比简单背4次的记忆效果就好。因为您完成回忆测验会使人有意识地提取记忆当中的信息,还能知道哪些地方自己没有记住。
这一记忆规律告诉我们,当我们学习完成之后,可以利用回忆测验帮助记忆,所以多做题是有道理的。有些朋友习惯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背诵,您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做回忆测验,看看记忆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
总之,记忆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记忆的策略提高记忆力。首先要彻底搞懂记忆的内容,然后要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精心复习,最后呢,还可以利用回忆测验帮助记忆。
朋友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您不妨尝试一下这些记忆的策略,希望对您或者对于指导孩子学生的记忆有所帮助。这一讲呢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聊一聊记忆术,谢谢您的收听。
EXO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甲贺弦之介 回复 @甲贺弦之介: E不发音,每次听到都好想笑
这张图片让我动心了。是韩国的小品,这个演员是漂亮,漂亮的让我神魂颠倒,心动了,动心了,我想要,,让我娶到这么漂亮的小姐姐就好了,睡觉都要笑醒,美的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