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本体是没有不善的,所以知也没有不良的

性的本体是没有不善的,所以知也没有不良的

00:00
01:56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初释:

性的本体是没有不善的,所以知也没有不良的,良知既然是未发的那个“中”,那也就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良知又不能不被外物和人的私欲所蒙蔽所以才需要通过学来去掉这些蒙蔽。

壶天山人诠释:

良知的知,是源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深层次的一种感知,可以说是本知、元知;性的人的本性。知是源于性,本性才是人的大本。《中庸》上说:“率性之谓道。”性为天地之大本,由性产生了知。人的本性是至善的,那么人的知也是至善的。

人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本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物的牵缠和欲望的蒙蔽,由此就使得原本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那个未发之中的本心如同丢失了一般,无法显现,亦无法发挥作用,人也就迷失了自我,活得浑浑噩噩。相应地,人要找回自己的本心,让良知显现,就需要精勤修学,祛除外物和欲望对本心的蒙蔽,就好像擦去镜子上的灰尘一样,把灰尘擦干净了,镜子自然纤毫毕现,而擦灰尘的功夫,就是修学的功夫,而一切修学的功夫和过程,都是为了擦去灰尘,是为了祛除外物和欲望对本心的蒙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