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内卷、焦虑之下,“发疯文学”是情绪解药吗?

征文|内卷、焦虑之下,“发疯文学”是情绪解药吗?

00:00
04:32

认真生活。

本期话题

经历过内卷、躺平、争当佛系青年后,“发疯”成了时下的流行情绪。“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成了一部分人的信条,在网上发疯,成了他们面对内耗和焦虑的一个情绪出口。发疯文学在互联网上的走红,见证了当代人无处安放的情绪。发疯是情绪焦虑的解药吗?你如何看待发疯文学?

发疯是面对情绪压力的

有效解法吗?

● 刘恒瑞

要论“发疯文学”从何而来,恐怕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的影视剧。为了体现爆发力或是人物的强烈情感,剧中往往会用大段的台词,配上演员歇斯底里的演技,试图表现出强大的情绪感染力。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发疯文学”,这仅仅是影视剧导演和演员的一个趁手技法罢了。

但现如今,互联网上的“发疯文学”已经成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它不局限于文字,还渗透进了影视、游戏等文娱领域。比如2019年上映的电影《小丑》,剖析完它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后,剩下的便是赤裸裸的暴力与反抗。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发重复与机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让现代人的情绪如同一颗定时炸弹。暂时的“躺平”只会徒增焦虑,他们需要一个发泄口。而《小丑》的爆火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影片中主角菲尼克斯的怒吼与其说是在控诉,不如说是在发泄。

发疯文学的爆火并非一件好事。对普通人来说,在网上写写文字无伤大雅,但对于商人而言,它可以是有利可图的工具。越来越多充斥着血腥暴力的文娱作品被产出,然后被熟练地打上名为“人性”“反抗压迫”的包装,出现在大众眼前。凭借着视觉感官上的猎奇刺激,人们或许能暂时忘记现实,但接下来便是更多的空虚与孤独,新的情绪问题积累,形成了一个致命的恶性循环。

但这并不代表情绪的发泄口应该被堵上。早些年出现在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发泄室”就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殴打橡胶人的形式来完成情绪的发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如索尼也有专门的心理调节室,让员工的情绪能够得到释放。但这些方法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并不算高,也都需要一定的消费力。

比起发疯,寻求更积极可持续的解压方式才是面对焦虑时的正确做法,比如进行体育锻炼、与家人聊天、整理房间内务等等。

其实,上述做法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认真生活。

当你即将被现实的焦虑压垮时,不要忘了你还有自己的生活。过好一点一滴、努力缝缝补补是你还活着的证明,也是你情绪的最好去处。与其“发疯”,在网络上用文字进行暂时性的发泄,真诚地对待生活才是正解。

真正的救赎之道,其实就在生活之中。

下期话题

近期,“文化体力”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词,指的是人们在进行相对严肃的泛文化活动时所需要的精神和体力。对成天忙于学业的学生或疲于“996”的打工人来说,空闲时间里根本难以打起精神进行文化消遣,只想来点不费脑筋的“娱乐速食”。你在学习工作之余,还有文化体力吗?我们是否有必要为相对严肃的文化活动留出时间和精力?请以此为话题,大胆开麦,字数在800左右。

本次投稿时间截止至12月10日24点。

投稿一经选中,将会刊登在《看天下》杂志上,同时被刊登的征文也会获得一笔相应的稿酬。

投稿邮箱 vistawriting@163.com

来投稿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