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海报
随堂讨论
你同意福山认为的“在华人社会里面,由于家族或者宗族的势力非常强大,实际上人们对别人的信任主要是在宗族内部展开的,相比宗族之外的陌生人,人们就要隔阂很多,所以信任度就要低很多”这个观点吗?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观点。
本期文稿
你好,我是林垚,网名叫林三土。我是上海纽约大学的政治学助理教授,之前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的政治学博士学位。今天我要来导读介绍的是理想国译丛中的一本,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副标题是“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福山的大名想必你多少有所耳闻,但是《信任》这本书听说过的人可能就要少很多了。我自己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 2007 年,我刚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作为博士一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上好几门必修课,包括一门对于比较政治学领域当代研究进展的概览课程。这门课每周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讨论阅读,其中一周读的是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文化主义流派。
盖而言之,当代政治学研究者在究竟什么是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几类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政治与法律方面的各种制度设计是最为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有人认为各种自然条件更加重要一些;还有人认为广义上的文化才更加关键。福山写的《信任》就可以归入比较强调文化因素的这个流派。这一派的观点在八九十年代,尤其是福山写作《信任》一书的年代,风靡一时。
福山虽然在大众媒体上名声响亮,但其实从学术角度说,其实还是远远称不上这个流派里最重要的人物。真正配得上文化主义流派里面代表人物头衔的,包括了以下几位:合写了《公民文化》这本书的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与西德尼·维巴、创建了世界价值观调查指标体系的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写出了《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等经典著作的罗伯特·帕特南,等等。
当然了,福山虽然比起这几位学术巨擘来说水平有所不如,但他的《信任》一书也的确有别具一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八九十年代大多数文化主义流派的研究,主要着眼的都是公民文化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同一种制度能否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扎根巩固并良好运转?与此相比,福山的着眼点更偏向于经济而非政治。他关心的是,不同社会文化模式是否会决定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不是关心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是否会决定一个国家的长期政治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相比于 20 世纪末的政治学家们,福山的关注点其实更接近于 20 世纪早期的一些社会学家,比如说写出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马克思·韦伯。
《信任》一书的第二个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表面上虽然讲的是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这本书背后其实还有一条暗线,只有放在福山自身“历史终结论”的思考框架下才能得到理解。
在这个大框架之下,接下来就会引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对政治层面、对制度设计、对背后的理念和意识形态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已经走到了尽头,那我们接下来应该关心什么东西?我们显然要转而关注政治以外的、制度以外的其他方面,就是经济方面。
那么为什么要关注经济方面?因为就像刚才说的,即便自由民族主义,它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本身已经获得了胜利,但是在现实中可能还出现种种的反复。在自由民主的国家里面,也会有贫富差距问题,也会有民粹主义的潮流,也会有各种族各样的族群冲突,这时候我们要着眼于现实政治中如何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吧?怎么去防止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一个比较常见的思路,就是把经济发展好。大家都吃饱了,有饭吃了,都满足了,就不会因此对自由民主体制怨声载道了,就不会有人去听从民粹主义蛊惑家的煽动了,就不会有人去挑起族群冲突了。
当然现实可能比这个要复杂一点,但是大而化之的话就是,想要化解这样的危险,我们就必须关注经济层面的发展,所以很自然的这样一个关注点就会从讨论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转向关注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经济发展的原因、它的长期的影响、它的限制条件等问题。
《信任》出版于 1995 年,假设说这个世界大势浩浩殇殇,虽然尽管道路很曲折,过程中有所反复,但是渐渐的,这个世界上自由民主的制度会越来越多。在这个前提之下,是不是大家就一定经济都能发展得好?福山认为不是的,即便大家都采纳了同样的政治制度,但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文化禀赋,会导致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表现上千差万别。这种表现上的差别可能就会造成,那些虽然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无话可说,但是在现实中会制造种种冲突与矛盾的,导致虽然“历史已经终结”,但是事件仍然在不断发生的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福山的论点归根结底是这样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或者更具体的说信任,或者说陌生人之间普遍的高度信任,这本身是一种社会资本。那么在一个拥有这样的社会资本的社会,也就是在一个陌生人之间普遍高度信任的社会里面,经济就更容易得到发展。经济更容易得到发展用的什么指标?他所用的指标是大型企业的建立。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直截了当,为什么呢?它的理论是这样的,如果一个社会里面陌生人相互之间普遍信任的话,那么他们就在商业活动中倾向于超越家庭这个小的纽带,或者是家族共同体的这个小的纽带,而与陌生人之间相互合作,这样的话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大规模的企业。
相反,假如在一个对陌生人缺乏普遍信任的社会里面,你想要经商,那你就可能更愿意和你有家族或者血缘关系的人一起经商,那么你的企业就往往会是家族企业。在上一代企业领导人往下一代交班的过程之中,可能就会选择你的孩子,或者你孩子的孩子进行交班,不愿意把企业的领导权交给纯然的与你合作的陌生人的手上,因为你不信任他,你们之间没有发展出文化上的默契。
所以听起来很简单,就是如果一个社会是一个陌生人之间有普遍高度信任的社会,它就容易发展出大型的现代企业,它的经济就能发展起来。如果一个社会是缺乏普遍的信任的社会,大家就会很自然而然的退回到家族或者家庭的小共同体里面,经营的模式就更倾向于采取家族企业的模式来运作。所以福山就认为信任它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它对现代的大型企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理论当然听起来很简洁有力,但是想要验证它还需要实际的例子。在福山这本书里面,主要集中于这样的几套例子,是那些他认为拥有这种社会资本的社会,就是陌生人之间普遍的具有高信任度的社会,他举出了三个例子:日本、德国、美国。
美国稍微有点复杂,因为他后面会论述说美国在 20 世纪中期,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度开始有所下降,但是美国在历史上他认为是一个陌生人之间拥有高信任度的社会。
尽管美国人经常宣称自己是个体主义的,独来独往的独行侠,我们在很多美国的西部片里面可能经常看到这种牛仔形象,很多人美国人或者是外国人对美国的想象都是这种独行侠的形象,但是福山认为至少在传统上美国个体主义实际上是反对政府、反对国家,它不希望政府干预民间事务里面。
但是在民间社会中,美国人有很强烈的结社传统,这个通过教会也好,通过社区之间的互助也好,通过各种各样的公民协会也好,进行民间的合作。所以美国的个体主义实际上是小共同体主义,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个人主义,而是反国家的小共同体主义、社群主义。
对日本和德国他的看法也是类似的。他认为这三个国家,日本、德国、美国,都是从 19 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没有国家特别的产业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就发展出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非家族性的企业。
反过来,作为反例,福山举了另一方面几个例子。欧洲的国家里面有法国、意大利,尤其是意大利的南部,福山认为这些社会是非常缺乏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所以在这些地方,在法国、意大利,尤其意大利的南部,人们要经商的话都倾向于从家族内部寻找合作伙伴。所以在法国和意大利经常出现的企业形态是家族企业的形态。
在东亚,和日本对比,福山举出了整个华语文化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他认为在这些地方也是以家族企业居多,人与人之间是缺少信任的。
同时他又提到了韩国,韩国这个例子比较特殊,因为一方面他承认韩国社会里面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缺少信任,他们的家族精神特别强,而且阶级之间的对立感非常强,所以陌生人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关系。在这点上他认为和华人文化圈是类似的,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但是韩国偏偏又有大型的现代企业,如三星。这怎么解释?
所以福山实际上在论述到后面的时候,就开了一个特例,他承认信任文化,社会中陌生人之间的普遍信任当然是很重要,对建立大型企业很重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被别的要素取代,比如国家真的有非常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扶持,我们也可能看到大规模的现代大型企业建立起来,但是一旦产业政策撤走了,可能就无以为继了。
所以他认为韩国就属于这种情况,像三星都是在政府的所有资源大力倾斜、大力扶持之下建立起来的。
福山对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进行了对比,就是高信任的社会和低信任的社会,高信任的社会在没有产业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发的涌现出大型的现代企业,而低信任的社会,低信任的社群,就很难出现这种大型的现代企业。因为这个企业的规模被低信任局限了,所以导致企业内部的发展传承往往停留在家族企业的模式下。
这样说还是有点显得空泛抽象,可能有的听众会说,那你福山凭什么认为日本社会就具有更高的信任度,而华人社会,比如台湾社会、香港社会就具有更低的信任度,你怎么证明这一点?对此福山在很多章节里面详细地剖析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特性。比如在对比日本文化与华语文化的时候,福山就给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毕竟他作为日本裔美国人,对日本文化是相对更了解一点,所以这部分会写得比较有意思一些。那福山怎么说?福山说,日本文化虽然受到华语文化、中华文化的很强烈的影响,尤其儒家观念的输入,导致他们在口头上会有很多忠孝仁礼义,这些概念体现在日本的日常话语里面,但是实际上我们深入到具体的文化习俗上看时会发现,日本文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实际上和华语文化是有很微妙的区别的。
举个例子,福山说日本人具有很强烈的自发的社会性倾向,就是和陌生人之间建立纽带,建立信任的倾向。为什么呢?福山认为根本基础在于日本家庭结构跟华人家庭结构很不一样。日本家庭的联系纽带在福山看来远远不及华人的家庭强韧。比如说在日语里面,就像在中文里面一样,都有家这个概念,都有户这个概念。我们在中文里面有户口,一家一户,但是日本人对户的理解,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由血缘构成的家庭,有一些微妙的区别。
在日本文化里面,户更像是家庭财产的信托机构,财产由家庭成员共同使用,户主就是主要的受托人,那么对整个户来说最重要的保证,作为家庭财产的信托机构的户的代代延续,它的组成结构是允许各个位置可以暂时由实际的家庭成员作为托管人,但是也不一定必须要有血缘关系的人来担任。比如户主这个位置一般是从父亲传给长子,但是在日本,收养其实是很普遍的一种情况,只要履行了正当的收养法律程序,长子的角色就可以由任何的外人来担当。这和中国或者华人文化就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虽然在华人文化里面也存在收养、入赘,但至少在现当代的华人文化里面,入赘被看成很丢人的事情,收养也是比较罕见的事情,但是在日本,过继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是很普遍的,非常容易。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男性继承人,或者户主觉得儿子太无能了,很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招上门女婿入赘,然后女婿就改成妻子的家姓,这样子他就会继承家产,所受的待遇和亲生儿子一样,即便将来这个家庭生了儿子也不会再受什么影响。
家庭结构还有什么差别?中国几千年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实行男性继承人平分遗产的制度,这个可能要推的话会可以上述到汉武帝的推恩令,具体我们就不考究了,但是福山说日本的家庭结构就很不一样。日本的家庭结构是长子继承制,就是所有的财产、遗产都由长子来继承,剩下的孩子就只能出去做自己的生意,建立自己的家庭了。
很快这些日本的家庭就会分成主脉和支脉,这就会导致什么呢?一个是日本家庭通过做生意或者其他形式的商业行为积累的财产,不会像中国那样在两三代之内就消失殆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两三代之内,财产要不断的平分,所以每个人获得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日本的家庭规模本身是更小,所以不就不会像中国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五代同堂,大家全都住在一块,所以这也就导致日本社会对家庭的执念没有在华语的社会里面那么强烈。
再加上在日本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日本都处于一种封建割据的状态,地方的诸侯,底下各个大名各自瓜分了一块地方,不像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强的大一统的传统,那么这个大一统的皇帝当然是希望对公民社会尽可能的加以扫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在日本,一方面刚才提到的家庭规模相对比较小,关系又比较脆弱,另一方面封建割据的状态之下,就是人们需要以地方为基础,相互的组织起来,互相承担保护的责任。所以在日本封建战争和国内动荡的时期,日本就形成了一种民间自发的庞大组织,称为同族。
这个同族听起来好像跟中国的家族有点像,但是福山认为,同族并不是建立在亲戚关系之上的,他们是没有血缘基础的,与土地所有权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比如一个武士可能会跟某个村庄里面的一群农民发生联系,保护他们不受强盗的掠夺,然后以此换取农民的一份收成。藩主或者大名也可能与为他而战的武士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责任关系,这些责任就可以逐渐演化出一些仪式性的特色,但他们不是可以继承的。所以如果世代间不自发更新的话,这些组织就无法像中国的宗族组织那样维系下去。
这样一种组织,实际上在日本有很漫长的历史,也有很强大的民间基础,所以进入这种关系是全凭自愿的。但是脱离就不完全是自愿了。因为你进入了以后已经开始跟其他人发生联系了,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当然也获得一定的好处,所以相互责任所要承担的道德义务是会延续终身的。所以同族这种组织的进入带有一种宗教誓约的特点。
讲了这么多,意思是什么呢?福山想要讲的就是,在华人社会里面,由于家族或者宗族的势力非常强大,实际上人们对别人的信任主要是在宗族内部展开的,相比宗族之外的陌生人,人们就要隔阂很多,所以信任度就要低很多。
日本由于家庭规模比较小,关系比较松散,同时又有类似于像同族这种非血缘关系结合成的纽带,所以人们很早就习惯了与陌生人相互订立类宗教性的契约,发展出相互信任的、相互照料的关系。他认为这就会影响到后来日本大型的现代企业的建立,尤其是在 90 年代,我们记得福山《信任》这本书是 1995 年出版的。
在那个时候,日本的经济马上就要进入衰退期,出版的时候可能已经进入衰退期了,但是写作的时候还没有。当时大家对日本的经济模式非常羡慕,包括日本大型企业里面的雇员终身制,你进了这个企业就可以一辈子干到老。
福山认为这都是日本文化中陌生人之间相互照料的这种习俗的体现,雇员进入了公司以后,老板就对他承担起一份责任了,那么雇员也对企业承担起一份责任,就建成了一个新的家庭,虽然我们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我们就相互照料,慢慢的一起变老。
相比之下,华人文化在福山看来就非常的以家庭为基础,家庭主义的一种文化,所以他们在没有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情况下,是很难自发地建成大型现代企业的。
福山这本书中还有其他的更多的细节,比如对德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对比,意大利北部文化与南部文化的对比,还有对美国文化的分析,等等,这些我们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解说了,我想到这里先稍微停顿一下,请听众朋友们也停顿一下想一想。
假如我刚才讲了这么多,简述了福山对文化或者信任社会的信任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然后对日本文化与华人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分析。你有觉得很击节赞叹吗?你觉得真是说得太好了,说到点上了?还是说你中间觉得隐隐有一些奇怪,是不是?有没有点不是那么回事?这个时候不管你赞同他的观点还是反对他的观点,我们可以稍微停一下来想一想,这可能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习惯,就是读到一本书,不管它再怎么好,也要想一想它可能出的问题在哪里。
福山这本书其实问题蛮多的,因为这本书一出来以后就遭到了很多学术界的批评,当然这是常有的事情,学术界的任何一本书出来肯定都不是 100% 赞同,大家都会提一些反对的意见。从整个论证的框架也好,到里面具体的案例分析也好,总是会有人表示不同意。那福山这一本书有哪些可以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一点在我接下来往下讲之前,我觉得听众朋友们可以稍微暂停一下,然后自己先想一想,看看你感觉的福山论述中的问题和我感觉的是否一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