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肯定管仲有理由。
我们要介绍《论语‧宪问篇》第16章与17章。
先看第16章,原文是: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shào)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意思是︰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说:“这样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盟会,使天下没有战事,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这就是他行仁的表现!这就是他行仁的表现!”
在〈宪问篇〉稍前(第9章),孔子评价管仲时,说“他是行仁的人”。在《论语》全书,孔子称赞六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他们都是已经过世的人,可以盖棺论定:在〈微子篇18.1〉,孔子说“微子、箕子、比干是殷之三仁”,详情将来再介绍;在〈述而篇7.15〉,孔子说“伯夷、叔齐是求仁而得仁”。
以上出现了五位,那么第六位呢?正是管仲。管仲本人的修养有限,缺点不少,如〈八佾篇3.22〉所谓的“器小、不俭、不知礼”。
但是,评价一个人是不是行仁,主要的考虑是什么?
本章子路对管仲提出质疑,他大概是听到孔子称赞管仲是行仁的人,于是相当困惑,甚至颇为不满。子路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清楚,他说:“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这样的管仲怎么能算是仁者!”
这件事的背景,值得稍作说明。
齐国在襄公时,因无道而引发内乱,并被人杀害。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分别逃往鲁国与莒国。这两位齐国公子各有支持的人,管仲与召忽当时是公子纠的师傅,自然全力支持公子纠。他们在与公子小白的争战中,管仲还曾经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也称钩带),差一点就使公子小白丧命。后来,公子小白先回到齐国,继承君位成为齐桓公。
鲁国兵力较弱,不敢与齐国对抗,就按照齐桓公的指示杀了公子纠。公子纠已死,召忽跟着自杀,但管仲没有自杀。后来靠他的朋友鲍叔牙,向桓公极力推荐而回到齐国,并成为桓公的宰相。
子路佩服忠义之人,因此推崇召忽的自杀,而轻视管仲的苟且偷生。他完全不考虑管仲苟且偷生之后,做了什么事。
那么,孔子如何回答子路呢?孔子所考虑的正是管仲后来做了什么。
孔子说:“在管仲的努力之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齐桓公与春秋初期各国诸侯举行外交盟会,所谓九合:是以九代表数字之多,其实共有十一次。由于有外交盟会,所以各国之间避免了许多原本可能出现,甚至必然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都避开了!
任何战争死伤者,少则数百人,多则上万人,交战双方仇恨更深;对民生经济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现在,因为管仲,他以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这样的贡献之大,要如何衡量呢!
我们可以参考孔子的思想,做一个推论。
关键是“善”的观念:“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管仲身为齐国宰相,他应该照顾的是齐国百姓,现在他以外交取代战争,因而照顾了天下各国的百姓。管仲所行之善,远远超过他的职责范围。
再看“仁”的观念:“仁”是个人的人生正途,其体现也离不开“善”,要向善,要择善,要止于至善。因此孔子说:“这就是管仲行仁表现!”这样讲,又有什么问题呢?
再回头看子路的质疑,子路强调“忠义”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追随的主人死了,就自杀的话,那么且先别说,自杀的人可能成千上万。请问,这个人没有父母吗?没有自己的家人吗?没有其他的社会责任吗?这一类问题在争论时,很难有共识,但还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做抉择。
以孔子来说,对管仲做正面的评价,是无庸置疑的。这一点在下一章会看得更清楚。
接着,看〈宪问篇〉第17章,原文是: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yú)?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xiàng)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p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意思是:
子贡说︰“管仲不算行仁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没有以身殉难,还去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而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到今天还在承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已经沦为夷狄,披散头发,穿着衣襟开在左边的衣服了。他难道应该像坚守小信的平凡人一样,在山沟中自杀,死了也没有人知道吗?”
本章子贡接着上场,他加了一句,就是:管仲不但没有像召忽一样,为了公子纠被杀而自杀,居然还进一步,担任政敌齐桓公的宰相,这实在太过分了!这样还能算是行仁吗?
从子路与子贡,这两大弟子接棒的质疑,可以明白孔子为何在本篇稍后(第35章)会感叹“莫我知也夫”就是没有人了解我啊!
孔子在本章说得更为完整,他为管仲辩护,指出三点。
第一,管仲辅佐桓公,助他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以致民到于今受其赐,这是“尊王”。尊周王,使天下维持统一,并且还是一样以外交避免战争,使各国百姓免于死伤,所以孔子说:百姓到今天(孔子的时代,大约一百五十多年了),还在承受管仲的恩惠。
第二点,其次是“攘夷”,抵御夷狄游牧民族的侵犯。如果不是管仲,中原各国可能已经被夷狄占领,而中原的百姓沦为夷狄所统治,像他们那般要披头散发,衣襟左边开。换言之,华夏文明可能早已结束了。
还有第三点,如果追随的主人被杀,自己就跟着自杀,那不是像平凡百姓,以为自己守信用、重然诺,而在山沟中自杀,死了也没有人知道那是谁吗?试问,管仲应该坚持小信小义而自杀,或者要开拓心胸实践大信大义,“尊王攘夷”而造福千万百姓呢?
我们由这两章,学到了三点。
第一,孔子不是一般学者所了解的“泛道德主义”。所谓泛道德主义,就是以为一个人在道德上有了瑕疵,他的人格就受到全面的质疑。
还有第二,孔子的观点是“道德不离事功”。事功包括与所有人相处的成效,因此,一个人做到孝与悌,使父母与长辈安顿,也是事功;他如果从政造福百姓、从军保家卫国,也都是事功。离开这些具体的事业与功劳,而光说一个人有道德,那是不知所云。
还有第三点,关键是要了解孔子的“善”的观念。“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此所以孔子的志向是:他要努力使天下人都安顿,也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5.25〉)。
现在,管仲呢?
他辅佐桓公做到“尊王”,使各国尊崇周室,长期没有战争;又能“攘夷”,抵御夷狄,使华夏文明得以保存。如果管仲像召忽一样,引刀称一快,以个人之死表现忠义,而没有后来所成就的功业,那样又能称为行仁了吗?孔子的思想是要使人活下去,并且活得有价值,也就是努力实现天命赋予“人性向善”的要求,以一己之力来造福众人。
这两章有关管仲的讨论,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大言不惭要小心。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又明白了一些啊!前面一会看到杀身成仁,一会又看到舍之则藏等类似矛盾的地方,就想夫子是把对社会的关怀放在了修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后面了吗?忘记根本?现在才明白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把修养内容分的更细些,它们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舍之则藏和杀身成仁是面对不同状况应该的选择,这是智啊,而夫子心从来都是热的,哪怕走再远的路都是乐的,乐行忧违,确乎不拔,独立不惧,谢谢老师的讲解。
当省长的,一省的民,就是他的命,当县长的,一县百姓,就是他的命,当教员的,一班学生,就是他的命。人做事要是名不符实,就是丢天命,也就是不知命。 如因事繁,而生嗔恨,如恃势力,而生打骂,谓之不知命,你想若无学生,谁聘教员,无百姓不能设官,可知分内之事,说是你的命。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善人) 管仲知命,照本分做事,行的就是天道,大德者必得其禄。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