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是个纨绔,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壮烈牺牲

丈夫是个纨绔,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壮烈牺牲

00:00
13:37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这是1918年蔡和森曾立下的豪言壮志,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去践行自己的信仰,虽死不悔。1931年6月,36岁的蔡和森在香港执行地下工作时,不幸被特务逮捕,期间敌人对他严刑逼供,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透露一个字,最终英勇就义...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对信仰的忠诚让后人十分敬佩。

都说“虎父无犬子”,蔡和森虽然没有一个受自己敬仰的父亲,但是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十分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与秋瑾并列称为“潇湘三女杰”,为国家还培养出了4位中央委员,就连毛主席也在她去世时亲写挽联,她是谁呢?

出身名门,思潮先进,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

这位为国家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的伟大母亲就是葛健豪,原名葛兰英。

而她的4个孩子也都继承了她的先进思想,被培养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担任国家中央委员的重要职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是: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女儿蔡畅、女婿李富春。

葛健豪在1865年出生于湖南双峰县的一个名门望族。她的父亲在清朝担任盐运使的官职,正是在这种优渥的环境下成长,这才造就了葛健豪从小就冰雪聪明,饱读诗书,思想先进,跟着哥哥一同在私塾学习。

她的父亲与家乡的另一户大户人家蔡寿嵩是好朋友,曾经一起在同一部门任职,于是为了友谊能够地久天长,就私下给各自的儿女许下了娃娃亲。在那个年代,父母命不可违,在葛健豪16岁时,便与蔡寿嵩的儿子蔡蓉峰成了亲,之后两人就生了三子三女。

但是从小养尊处优,过着优渥生活的葛健豪本可以一副大小姐的做派,好好享受生活做好少奶奶的位置就好了,可她偏偏没有这么做,而是不安于现状,主动去接济社会上的贫困人家,关注教育,并对自己的儿女们谆谆教导,一定要心存善念,不要高高在上。

当时涌现了一大批反对清朝封建腐朽制度的先进青年,秋瑾就是其中一位,她能言善辩,思潮先进,是位名副其实的巾帼女英雄,这让葛健豪敬仰不已。听说她的丈夫家离自己家不远,所以葛健豪想要与她交朋友,经常去她家拜访,秋瑾的报国之志和爱国热情深深震撼了葛健豪,两个人志趣相投,成为了交心的好朋友。

但是噩耗还是传来了...

秋瑾一直致力于推翻封建统治,为辛亥革命而奔走,受到了清政府的敌视,与1907年7月15日在浙江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得知这一噩耗的葛健豪十分悲痛,没想到曾经时常作伴的好友突然就离开了自己,迫于形势,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她只能私下里悄悄地凭吊她,来寄托自己对好友的思念。

丈夫生性纨绔,两人天差地别

葛健豪的丈夫蔡蓉峰虽然也出身名门,但是他和葛健豪的思想天差地别,从小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一副天生纨绔子弟的做派,依仗着自己家族留下的财产浑浑噩噩的度着日子。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他的家族也落寞了,为了继续生存,只能出去工作,可是自幼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哪里受得了这般辛劳,很快就撂挑子不干了。

没有了经济来源,他们的孩子也就没有继续上学,儿子蔡和森去了一个辣酱店当个下手;女儿蔡畅就帮助母亲葛健豪操持家务,有空了就跟母亲学认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就被挥霍见底的家底,由于丈夫蔡蓉峰染上了鸦片,整日精神萎靡,在外花天酒地,招花惹草,葛健豪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想要回到荷叶镇的娘家清静一段时间,于是在1899年就带着孩子回家了。

谁知,没过多久,蔡蓉峰也追了过来,一定要带他们回家,心灰意冷的葛健豪已经不相信自己的丈夫了,这一次不再选择妥协,说什么都毅然决然地要留在这里。最终蔡蓉峰做了妥协,两人在荷叶镇落了脚,一家人就在这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因为受到好朋友秋瑾先进思想的影响,她的行为处事也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从小就怀抱远大的志向和革命的精神,于是都立志长大要为国家发光发热。

可是当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不幸又悄然降临在了这个家庭,葛健豪的母亲先是离开了他们,自己的二女儿蔡庆熙不幸也去世了,花一般的年纪才11岁,大儿子蔡麟仙后来得了白喉病也不幸去世了,仅仅二十出头。

短短几年,就经历了数名亲人的离世,葛健豪的内心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但是世事无常,生活还要继续,为了避免睹物思人,她和丈夫又搬回了原来的家里生活。

她再次拾起生活的信心,决定让孩子们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来改变现状,虽然家道中落,此时家中的条件并不好,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让孩子们接受新思想。于是将自己出嫁时十分宝贵的嫁妆变卖了,换了钱供孩子们继续读书。

当时都盛行女子“裹小脚”,但是她认为这是一种陋习,是封建的产物,对女性的不尊重,所以就没有让自己的女儿经受这般“痛苦”。

但是这种想法遭到了丈夫蔡蓉峰的极力反对,他深受封建文化的禁锢,认为女子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尊崇“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思想,不要在外抛头露面。甚至还私下将自己的女儿蔡畅卖给地主家当小妾,只为了换取5000块的银元。

葛健豪知道后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于是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就联系了在长沙读书的儿子蔡和森,向他求助将妹妹接走,蔡畅后来也在周南女校接受了教育。

夫妻两人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意见相左,这样三观不合的人原本就是不合适的,之后蔡蓉峰也不再插手儿女的事情。

永远都在学习的路上

在一次与蔡和森的谈话中,葛健豪偶然得知长沙有一个女子教员养成所,哪怕只有小学的文凭也可以去学习,这让葛健豪很是心动,于是便跟着子女重返了校园。

在一群年轻的学员中,葛健豪由于年龄问题还是受到了不少歧视,这让葛健豪十分苦恼,于是将让儿子写信向上级县衙投诉,并把自己的原名葛兰英改名为“葛健豪”,意思就是做一个先进思想的健将,拥有战胜封建思想的豪杰。

谁知,这一次竟然让县衙的官员刮目相看,一个看起来弱小的女子,竟然有这般的勇气说出豪言壮语,实在难得可贵,所以就在文章上写道:“奇志可嘉”四个大字。一家人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葛健豪进入了教员养成所,女儿和外孙女也顺利地进入了学校学习。

在学校学习的葛健豪在那个传统封建的社会中仿佛就是一位先进思想的引领者,虽然是学校里最大的学生,但是她的努力却丝毫不亚于年轻人,每天早起读书,积极投身学校组织的活动,乐于助人,身边的同学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她对知识的渴望也影响着许许多多的革命青年向她学习,就连毛主席对她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所震撼!

儿子蔡和森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认识了毛主席,两人在一起读书所以经常能见到葛健豪,每次一见到她,毛主席也会亲切地叫她蔡伯母。

1915年,葛健豪毕业后回到老家开办了一所女校,从创建到收学生,都是她一个人在操办,之后因为辛亥革命爆发,女校也暂时停办了。

经过改造,女校重新升级了一下课程,开设了一些绣花、缝纫、国文等课程,主要面向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阶层的女子,让他们有机会能够接受新思潮的教育。传播一些新思想,倡导男女平等,让她们懂得男女平等并不只是虚幻的,女子也是有权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1919年,正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民学会想要选择几位有志士的青年派到法国去学习,蔡和森就是其中一位发起人,他还是被派往留学的一员,之后他们也在周南女校招募,作为母亲的葛健豪十分支持儿子的工作,她本人也有进一步受教育的想法,于是和孩子们一同远赴法国求学。

不知儿子壮烈牺牲

葛健豪到了法国,一边学着法文,一边照顾着子女和外孙们,知道1921年,葛健豪和外孙女李特特回到了祖国,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则留在法国继续学习和工作。

可是不幸的是,在这期间,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她的另一个儿子蔡林蒸,因为执行一次革命任务时,不幸牺牲了。1928年,儿媳向警予因为被叛徒出卖也牺牲了...1931年,儿子蔡和森同样遭到叛徒出卖,被敌人残忍杀害...

噩耗不断传来,因为担心母亲听到后一时难以接受,女儿蔡畅就瞒着母亲葛健豪,偷偷地告诉了大姐蔡庆熙,嘱咐她一定不能让老人家知道这个消息,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太过于残忍了。

直到老人葛健豪去世之前,她嘴里还一直挂念着自己的儿子蔡和森:“等到革命胜利了,我就能见到他了,他就回来了,回来了....”

一生为国家培养了4位中央委员,教育子女投身于革命,自己毕生也在为国家的独立和女权事业奉献着,积极在教育事业上影响着广大革命青年投身祖国的伟大建设中,老人葛健豪不愧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

1943年3月16日,女英雄葛健豪辞世。

毛主席亲赋挽联

曾经深受葛健豪鼓舞的毛主席在她去世后,亲自为她写了一副挽联:

“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以此来怀念和歌颂她的伟大。

结语

葛健豪坎坷一生,却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也没有停下学习进取的脚步,倡导男女平权,一生为国家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培养数位优秀的革命家和国家干部,是当之无愧的“革命的母亲”和“女中豪杰”,她的精神永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