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269亿修建了一座无人通行的大桥,港珠澳大桥真的值得吗

耗资1269亿修建了一座无人通行的大桥,港珠澳大桥真的值得吗

00:00
11:53

在我国所有的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跨海大桥。作为基建狂魔,这座跨海大桥仅仅用了9年的时间就建造完成,是一项世界级的工程。

港珠澳大桥一投入使用,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有机的串联起来。

以往到三地转一圈至少要4小时,如今却仅需要三十分钟。虽然时间缩短了,但这座花费上千亿修建的大桥,却出现无人通行的问题,令人感到十分好奇。

那么,到底为何会出现无人通行的局面?港珠澳大桥到底值不值得修建?

为何无人通行?

2018年,港珠澳大桥终于建造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座世界历程最长的跨海大桥总耗资1269亿。五年过去了,人们发现,港珠澳大桥车流量简直少得可怜。最近两年的收入也才有几亿元,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按照现有的盈利速度来算,想要收回成本至少要花上几百年。

事实上,从港珠澳大桥建立的那天起,就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座现代化的跨海大桥不仅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完成,同时还打破了世界沉管隧道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等多项世界记录,甚至被英国媒体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既然这座跨海大桥的热度如此之高,为何车流量却不尽如人意?

这要从港珠澳大桥的特殊性说起,港珠澳大桥连接的是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所以,想要在这一地区通行要挂有内地、香港以及澳门三地的车牌。而这三地的车牌办理成本十分高。除了办理成本高,牌照的数量也十分有限。港珠澳三地私家车的车牌照管理十分严格,在申请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审批,因此,也只有极少数私家车或者货车才能满足通行条件。

当车辆满足通行条件后,要从港珠澳大桥通过,还面临着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一边要根据自身的车型缴纳不同的费用,另一边则要购买内地和香港的汽车保险。因此,虽然从大桥通过能够大大提升通行行效率,但通行费用却并没有降低。这也成为港珠澳大桥车辆通行量少的原因。

现阶段,经过港珠澳大桥的车辆一般为货车,受到三地牌照发放较为严格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运输时间缩短,但却需要多次报关,整体的物流费用也随之增加。企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自然不会选择通行港珠澳大桥。

内地市场需求较大,尤其是对水生鲜活等冷链产产品的需求。但目前,如果要从香港向内地或澳门运输海鲜或水果无法从港珠澳大桥通行,其原因就在于港珠澳大桥并不属于水生鲜活指定口岸。

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的通行人员要有港澳通行证,为获得港澳通行证要满足的条件也相当多。一是探亲,即探望在港澳地区居住、就业的居民。二是团体旅游,团体旅游一般要得到国家旅游局许可的旅行社,才能带领旅客前往港珠澳地区旅游。三是个人旅游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诸多的限制令很多人望而生畏,港珠澳大桥的通行量自然也不高。

港珠澳大桥真正的价值

耗费巨资修建的大桥如今投入使用后经营收益却如此惨淡,难免引发质疑:港珠澳大桥真的有价值吗?事实上,港珠澳大桥的真正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车辆流通、经济收益上,而更多的是体现在长远的意义。毕竟,最开始建设港珠澳大桥,最主要的是为了增加两岸人民之间的联系,推动我国总体经济和地区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更多的融入了文化理念,白色海豚形象象征着对海洋生物的保护,中国结更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这座大桥也是代表民族文化的传承。

另外,虽然深圳与珠海都是经济特区,但总体来讲珠海的GDP却远不及深圳,珠江三角内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随着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港澳与内地的距离更近了,香港、澳门与内地的联系也将更为紧密,互通有无,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在促进珠海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将香港资金吸引到珠海和珠江西岸城市投资,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于香港、澳门来说,则能够通过港珠澳大桥向内陆地区转移产业,内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港澳地区能源不足的情况也能得到缓解。

港珠澳大桥作为珠三角地区南部重要的高速环线,内地与香港的车程直接从原来的三小时缩短为不到一小时,方便了两岸经济、物流以及资金往来。更重要的是,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香港、澳门与内地的交流也更加方便、频繁,有助于增强香港和澳门对祖国的归属感。港珠澳大桥对内地与港澳人民来说,更多的是精神支柱和一种信仰。

大桥建造背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与港澳交通虽然不断完善,但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来往并不方便。1983年香港富商曾提出修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然而各种原因的影响,最终这个建议在16年后才被珠海政府采纳。项目正式被批准又历经5年,直到2003年才开始对外招商。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最终,中国决定要自主完成这座大桥的建造。然而港珠澳建造的难度系数却空前的高,经过了两年的路线铺设以及落点位置确定,最终于2009年正式开始施工建设,大桥决定采用Y型线路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将落脚点定在了香港的大屿山。

港珠澳大桥东边从香港国际机场附近人工岛向西延伸,跨越南海达到珠海与澳门人工岛,整座桥共分为三部分,包括桥梁、人工岛以及海底隧道。主桥长29.6千米,桥隧长55千米,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长度为41.6米。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施工中的难度巨大、困难重重,无论是深海隧道还是人工岛修建,每一步工程量都十分巨大。光港珠澳大桥的桥面就采取了双向六车道式,建造难度可想而知。经过中国工程师与各参建单位的努力,这座跨海大桥用了9年时间就建造完工了。

9年看起来很长,然而要知道当时我国还从未建造过如此大规模的桥梁,没有任何经验就能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将其修建完成。可见,“基建狂魔”果然名不虚传。在施工时所面对的困难更难以想象,不仅要考虑大桥的抗震性能、抗风性能以及防撞性能,还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为代价。

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技术难题就是如何保障大桥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作为跨海大桥,水文条件以及气象条件复杂且多变,容易受到台风、水底暗流以及海底松软泥沙等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大桥质量成为技术人员要考虑的重要难题。

各项施工的参数数据必须要计算十分精准,分毫不差,才能保证港珠澳大桥质量。由于伶仃洋水底泥沙淤积严重,哪怕桥墩少一毫米都将导致严重问题。淤泥量挖少将影响大桥的稳定性,一旦多挖又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加上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对于桥墩材料的选择也有较高的要求。而难题远远不止于此,海底隧道的修建要经过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只要稍有不注意就会对这些濒危海洋生物造成伤害。此外,大桥设计的通车辆较大,容易对香港和珠海空气造成污染。更复杂的建设段在香港和澳门连接处,在建造标准、工程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施工中还有予以考虑和协调。

然而,就是在多重困难、完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港珠澳大桥的所有参建单位硬是解决了一项又一项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工程师们创新性的应用了多项技术,发明的专利就有一千多项。终于在2018年正式交付。如今,港珠澳大桥已经投入使用五年,2023年4月份,澳门牌照的车单日放检量超4000辆。

结语

港珠澳大桥从提出、建设再到投入使用,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的标志,港珠澳大桥代表了日益强健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

对我国文化、经济、生态环境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尽管当前港珠澳大桥的通行限制条件较多,但所有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未来港珠澳大桥的通行条件、审批手续一定会不断简化,来往的车辆也必然增多,港珠澳大桥也将展现更有价值的一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