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是混蛋,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已壮烈牺牲

丈夫是混蛋,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已壮烈牺牲

00:00
13:24

她是敢于打破旧社会枷锁的“女中豪杰”,一生培养出四名中央委员,被毛主席称为“女英雄”。

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老妇人格外与众不同。

她从小便有拒绝缠足的新思想,致力于打破牢牢箍在女性身上的封建枷锁;她年过半百还远赴国外留学,为国家培养出四名中央委员,被称之为革命的“母亲”。

就连毛主席得知她的事迹后,也亲自为其题诗,赞她是“女英雄”。

这样的奇女子,究竟是谁?在她的身上,都发生过什么故事?

新思想觉醒挣脱枷锁

这名老妇名叫葛健豪,原名也叫做葛兰英。1865年,她出生在湖南省荷叶镇一个名门望族之中。

葛健豪的父亲曾经是湘军的将领,战死后,葛健豪兄妹俩和母亲相依为命,所幸家中的条件还算不错。葛健豪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哥哥到家里的学堂读书,她自幼聪明伶俐,非常讨人喜欢。

16岁那年,葛健豪嫁到离家30公里外的蔡家。婚后,葛健豪一共生下两子两女,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好,生活总体来说过得还是十分美满的。不过,因为丈夫不善经营,蔡家的产业很快就没落了。

好在当时,葛家和曾国藩家里有姻亲关系,靠着曾国藩女婿的帮助,葛健豪的丈夫谋了个美差,全家搬到上海居住。同时,葛健豪与丈夫的第五个孩子——蔡和森也出生了。

然而,随着地位的水涨船高,葛健豪的丈夫却性情大变。经常克扣工人的工资,同时也对葛健豪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后甚至还学会了抽鸦片。

葛健豪自来就不是个逆来顺受的性格,她常常与丈夫发生争吵,随后还会帮助那些被丈夫克扣工资的工人,与很多工人都处成了朋友。

和丈夫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葛健豪深感丈夫已无药可救,随即带着已满四岁的蔡和森回到娘家,专心辅导孩子的学业。

不久后,葛健豪的丈夫因官场失意,无奈回到家乡变卖祖产,同时在葛健豪娘家附近买了新房子,还找到葛健豪诚心悔改,一家人又恢复到往日的生活中。此后,葛健豪再生下第六个孩子——蔡畅。

葛健豪与当时的两个女革命家唐群英、秋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三人常凑在一起讨论时局。只可惜不久后,秋瑾因被捕而就义,这让葛健豪受到非常大的触动,闲来无事的时候便会给孩子们讲述秋瑾的故事,同时也鼓励蔡和森、蔡畅向英雄学习。

同时,深受新思想影响的葛健豪,对于缠足的陋习很是唾弃,自己小时候没能反抗成功,便希望能让女儿们挣脱这一枷锁。可惜大女儿和二女儿还是被旧思想所禁锢,最终被缠足,她的心里十分自责。

因此到了小女儿蔡畅出生后,葛健豪坚持不让她缠足,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此后,葛健豪的大女儿丈夫去世,婆家要求她为丈夫守节,甚至还要把外孙女卖到别人家里。葛健豪得知后,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把大女儿和外孙女接回了家。

等小女儿蔡畅长到十几岁的时候,葛健豪的丈夫又因为贪财,想将其许配给一个地主老头当小老婆,也是葛健豪为女据理力争,这才打消丈夫的荒唐想法。

可以说此时的葛健豪,已经完全挣脱旧思想的桎梏,成为那个年代的“新女性”,她为女儿蔡畅所做出的努力,最终也让女儿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革命家。

入学读书办女校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当时在城里读书的蔡和森回到家里,跟葛健豪说了许多有关革命的理论。葛健豪听后大受影响,毅然剪去自己的发髻,宣告自己也投身于革命事业当中。

当时孙中山先生发表“男女平权”的理论,在各地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地方开始办起女子教学,蔡和森将这一消息告知给家里,并且鼓励母亲去长沙的女校投考。

葛健豪得知女子教育的兴起后,内心早已蠢蠢欲动,听完儿子的话她坚定想法,带着大女儿和外孙女,加上小女儿蔡畅,一家人奔赴到长沙准备读书。

当时,葛健豪还变卖了自己的嫁妆,这一行为在婆家引起巨大的非议,但是葛健豪充耳不闻,毅然带着孩子们踏上了求学之路。

不过到学校报名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的葛健豪被学校拒绝了。此时的她,是一个裹着小脚的半老太太,没有学校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学员。

无奈之下,葛健豪便让儿子蔡和森写下一纸诉状,将学校告到衙门。当时辛亥革命的余温还在全国蔓延,这件事引起了衙门的重视,经过一系列交涉后,当地官员认为葛健豪很有抱负,于是便让学校对她破格录取。

葛健豪顺利进入学校学习,平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和其他学员处的也非常好。

从学校学成后,葛健豪在儿子蔡和森等人的帮助下,在永丰也创办了一所女校。大女儿和小女儿蔡畅都参与其中,负责教学生缝纫、文体等多方面的技能,而葛健豪则负责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鼓励学员们要自强自立。

当时在女校就读的学员,很多都不再缠足,还剪了短发,这些行为让当地的封建势力大为不满,加上战争的影响,女校很快就被迫停学了。

学校停办以后,为了支持蔡和森的革命事业,葛健豪带着一家人又来到长沙。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难,葛健豪就在家里自己种蔬菜,同时又接待当时还是青年的毛主席等人。

后来,毛主席的母亲到长沙看病的时候,也是借住在葛健豪家里,还得到葛健豪的悉心照顾。因此,毛主席等一批进步青年,后来就把葛健豪的家里当做落脚点,经常在这里探讨时局、研究学问。

葛健豪作为旁听者,有时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这时的葛健豪,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事业上,都是儿子蔡和森,以及毛主席等人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而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和儿女们一起,踏上了坚定的革命道路。在蔡和森的鼓励下,葛健豪加入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队伍中,展开了另一段人生。

“革命的母亲”

踏上去法国的邮船时,葛健豪已经五十多岁了,她的脊背已经微驼,脑袋也没有年轻人那样灵光。但她面对陌生的环境并没有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给当时国内的青年带来了极大的鼓励。

在法国,语言是葛健豪最大的阻力,但她学习别人的办法,每天背会一个单词。不管是在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中,她的嘴里都一直念念有词,同时还向蔡畅、向警予等人进行请教。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葛健豪还专心进行刺绣。当时经由她手绣出来的东西,在当地能卖上几十到上百法郎,保证了一家人的日常所需。有时这笔钱还有多余,葛健豪就拿出来资助其他的学生。

至于儿女们的感情问题,葛健豪也鼓励他们自由恋爱。儿子蔡和森与向警予结为夫妇,女儿蔡畅则是和李富春成为一家人,这四人在后来也都是共产党的中央委员。

此后,由于在法国参与一系列的活动,蔡和森被遣送回国。次年,蔡畅在法国生下女儿李特特,葛健豪就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外孙女。

不久后,因为蔡畅和李富春被组织上派往苏联学习,葛健豪就带着李特特回到祖国,结束四年的留学生涯。

回到祖国以后,蔡和森和向警予等人都被安排到上海,进行革命相关的工作。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葛健豪带着孙女李特特回到长沙定居。

在此期间,她依旧没有放下有关女子教育和革命的宣传,继续为革命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1924年,葛健豪开始加入到唐群英等人组织的,有关湖南妇女解放的工作,还在第二年举办女子平民学校,主要招收一些困难家庭的女性,教她们缝纫、绣花等技术。

不久后,葛健豪的另一个儿子蔡麓仙牺牲,组织上给葛健豪发放了600元的抚恤金。葛健豪将这笔钱尽数投入到学校的设备中,余钱也拿来资助贫困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葛健豪的这一做法也算是为儿子完成革命心愿。

向警予牺牲后,葛健豪带着孙辈回到家乡,坚持住在乡下。直到1943年初,葛健豪与世长辞。在她临终之际,始终不知道儿子蔡和森已经在1931年时牺牲,还经常询问大女儿,蔡和森、蔡畅有没有写信回来。

在她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后,提笔给儿女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看不到他们事业的成功,但是她相信革命最终一定会胜利。

可以说葛健豪的一生,虽然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但她心系革命,为组织上培养了四名中央委员,所做出的贡献也十分重要。

结语

对于葛健豪此人,毛主席曾经对她做出过评价,称赞她家教有方,“舍小家为大家”,将子女都教育成优秀的革命同志,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主席还为葛健豪题了一首诗,称赞她是“女英雄”。

纵观葛健豪的一生,她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枷锁,勇敢反对陋习,带领女性学习新思想。还在年过半百之际,踏上到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

在回国以后,她又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党的地下工作做好掩护,还为党培养出优秀的革命儿女: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富春、蔡麓仙...

她虽不是革命党员,却是实至名归的革命之母。

作者:沧海

参考文献:

任清. 站在党旗后的革命母亲葛健豪 [J]. 党史博采, 2023, : 56-60.

胡锁利. 传奇女性葛健豪:小脚女人的大人生 [J]. 档案时空, 2018, : 11-12.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