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克,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明太祖朱元璋讨平群雄、北伐中原、统一天下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明朝一方面把无地或少地的贫民迁到了受战争破坏而人烟稀少的地区,让他们开垦荒地;一方面效仿汉朝迁豪族于关中,把富户迁到南京、北京和凤阳等地加以约束。让我们通过《明史·食货志》了解一下明初的移民扶贫政策:
其移徙者,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关于户口迁移,明朝初年,曾经把苏州、松江、嘉定、湖州、杭州无田可种的四千多户贫民,迁到临濠府,在今天的安徽凤阳一带,提供耕牛、种子、车辆、粮食,以此资助遣送,三年不向他们收税。】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徐达平定沙漠,迁移燕山以北的百姓三万五千八百多户,散居在内地各府卫,编入军户的提供衣服、粮食,编入民户的提供农田。】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又把沙漠地区的元朝遗民三万二千八百多户安置在北平屯田,设置了二百五十四个屯所,开辟了一千三百四十三顷农田。又把江南的十四万百姓迁到凤阳。】户部郎中刘九皋(gāo)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户部郎中刘九皋说,古时候,人多地少之地的民众,准许他们迁移到人少地多之地,这样做是为了让土地不荒废,人民不失业。】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于东昌、兖州。又徙直隶、浙江民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迁移山西泽州、潞州的百姓到河北。后来多次迁移浙西和山西的百姓到滁州、和州、北平、山东、河南。又迁移登州、莱州、青州的百姓到东昌、兖州。又迁移直隶、浙江的百姓两万户到南京,充当仓库搬运工。】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太祖时期移民数量最多,其间也有因为犯罪被放逐的。建文帝命令武康伯徐理前往北平丈量土地,安置移民。成祖统计太原、平阳、泽州、潞州、辽州、沁州、汾州男丁多农田少和无田之家,分出男丁来充实北平。从此之后,迁移户口的措施就越来越少了。】
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当初,太祖设置养济院收容无依无靠的人,每个月提供粮食;设置漏泽园安葬贫民。各地府州县也设置义冢,用来安葬贫民。】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又推行养老政策,赏赐爵位给八十岁以上的平民。又下诏书抚恤遭逢灾难的军民。】然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尝命户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十八府州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以次召见,徙其家以实京师,谓之富户。【然而戒于元朝末年豪强欺凌贫弱,太祖时期颁布的法令大多是为了保护贫民、打压富户。朝廷曾命令户部统计浙江等九省、应天等十八府州的富人一万四千三百多户,依次召见,迁移这些人家来充实南京,称之为富户。】成祖时,复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大二县厢长,附籍京师,仍应本籍徭役。供给日久,贫乏逃窜,辄选其本籍殷实户佥(qiān)补。【成祖时期,又挑选应天、浙江的富人三千户,充任北京宛平、大兴两个县的厢长,附入京城户口,仍然在原籍服徭役。回原籍服徭役时间长了,就有贫困之人逃走,朝廷再从原籍挑选富户补充。】宣德间定制,逃者发边充军,官司邻里隐匿者俱坐罪。【宣德年间定立制度,逃走的人要充军发配到边疆,官府和邻居如果藏匿,都要连坐治罪。】弘治五年,始免解在逃富户,每户征银三两,与厢民助役。【弘治五年,即1492年,朝廷才赦免在逃富户,每户征收白银三两,雇佣厢民去服徭役。】嘉靖中减为二两,以充边饷。【嘉靖年间减少到二两,充当边防的军饷。】太祖立法之意,本仿汉徙富民实关中之制,其后事久弊生,遂为厉阶。【太祖颁行法令的本意,是要效仿汉朝迁移富人充实关中的政策,后来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各种弊病,于是成为祸乱的根源。】
户口之数,增减不一,其可考者,洪武二十六年,天下户一千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弘治四年,户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万历六年,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户口的数量,每个时期增减不一,其中可考的,洪武二十六年,即1393年,全国户数一千零六十五万两千八百七十,人口六千零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弘治四年,即1491年,户数九百一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人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万历六年,即1578年,户数一千零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人口六千零六十九万两千八百五十六。】太祖当兵燹(xiǎn)之后,户口顾极盛。其后承平日久,反不及焉。【太祖时期在战乱之后,户口却很多。后来承平日久,户口却反而不如明朝初年。】靖难兵起,淮以北鞠(jū)为茂草,其时民数反增于前。后乃递减,至天顺间为最衰。【靖难之役,淮河以北荒草丛生,当时的户口却比从前更多。后来逐渐减少,到天顺年间最少。】成、弘继盛,正德以后又减。【成化、弘治开始兴盛,正德以后又减少了。】户口所以减者,周忱(chén)谓:“投倚于豪门,或冒匠窜两京,或冒引贾四方,举家舟居,莫可踪迹也。”而要之,户口增减,由于政令张弛。【户口之所以减少,周忱认为,贫民投靠到富户之家,有的冒充工匠流窜到两京,有的伪造凭证到各地做买卖,或者全家住在船上,无法查到踪迹。户口增减的关键,在于政令的宽严。】故宣宗尝与群臣论历代户口,以为“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由土木兵戎”,殆(dài)笃论云。【所以宣宗曾经与群臣讨论历代户口的问题,认为户口多是因为休养生息,户口少是因为徭役和战争,这是比较准确的评论。】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