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品鉴】《明史·于谦传》: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原文品鉴】《明史·于谦传》: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00:00
17:11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克,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掳走,兵部尚书于谦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是为景帝。按照张英聘老师所说的历史分期,明朝从此进入到一个积弱和改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皇帝大多才能平庸,虽然治国无方,但是很擅长权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政局动荡和统治危机。即使有于谦、杨士奇、杨廷和、张居正这样的能臣辅佐,也无法力挽狂澜。特别是于谦,尽管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却被复辟的英宗处死,成为皇权争夺战的牺牲品。让我们通过《明史·于谦传》领略一代名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凛然正气: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chéng)王。【英宗被也先掳走,大臣担心国家没有君主,太子还年幼,敌人快要打过来了,就请求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郕王大吃一惊,再三辞让。于谦大声说,我们其实是为国家担忧,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考虑。郕王这才同意。九月,景帝即位,尊奉英宗为太上皇。】

……

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十月,景帝命令于谦统辖各营兵马。与此同时,也先挟持太上皇攻破了紫荆关,长驱直入,逼近京城。石亨建议撤回军队、坚壁清野来消耗敌军。】谦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亟(jí)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都督陶瑾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朱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宣武门,而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于谦不同意,他说,为什么要示弱,让敌人更轻视我们呢!他立即分派众将领,率兵二十二万,在京城九门外列阵:陶瑾守安定门,刘安守东直门,朱瑛守朝阳门,刘聚守西直门,顾兴祖守阜成门,李端守正阳门,刘得新守崇文门,汤节守宣武门,于谦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列阵,阻挡也先。】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谦把兵部的事务交给侍郎吴宁,关闭所有城门,亲自到前线督战。于谦下令,如果有将领在阵前不顾士兵先退的,就斩杀这个将领;士兵不顾将领先退的,后队就斩杀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却敌彰义门北,擒其长一人。【将士们知道进退都是死,都奋勇作战。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以北击退了敌人,擒获了敌军的一个首领。】帝喜,令谦选精兵屯教场以便调用,复命太监兴安、李永昌同谦理军务。【景帝大喜,命令于谦挑选精兵驻扎在教场听候调用,又派太监兴安、李永昌和于谦一起处理军务。】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当初,也先深入境内,认为早晚能把北京打下来。当他见到明军严阵以待,信心稍微受挫。】叛阉喜宁嗾(sǒu)使邀大臣迎驾,索金帛以万万计,复邀谦及王直、胡濙(yíng)等出议。帝不许,也先气益沮。【反叛的宦官喜宁唆使也先邀请大臣出城迎接英宗,索取财物不计其数,又邀约于谦和王直、胡濙等人出城商议。景帝不同意,也先再次受挫。】庚申,寇窥德胜门。谦令亨设伏空舍,遣数骑诱敌。【十三日,敌军偷袭德胜门。于谦命令石亨在空房子里设下伏兵,派几个骑兵去引诱敌人。】敌以万骑来薄,副总兵范广发火器,伏起齐击之。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敌军上万骑兵逼近,副总兵范广发射火器,伏兵出动一起攻击敌人。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身亡。】寇转至西直门,都督孙堂御之,亨亦分兵至,寇引退。副总兵武兴击寇彰义门,与都督王敬挫其前锋。【敌人转攻西直门,都督孙堂领兵防御,石亨也分兵赶来,敌人撤退了。副总兵武兴在彰义门攻击敌军,与都督王敬挫败了敌军的先锋。】寇且却,而内官数百骑欲争功,跃马竞前。阵乱,兴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敌军正要撤退,却有几百个宦官想要争功劳,骑着马赶了过来。明军因此阵脚大乱,武兴被流箭射死,敌军于是退到土城。】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王竑(hóng)及福寿援至,寇乃却。【居民爬上屋顶,呼喊着朝敌人扔砖石,喧哗声震天响。王竑和毛福寿的援兵赶来,敌人才撤退。】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相持了五天,也先邀请和谈不成,打仗又没有占到便宜,知道终究无法取胜,又听说各地勤王的军队快到了,担心被明军断了后路,就带着太上皇从良乡往西逃去。于谦派众将领追击,追到紫荆关才返回。】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景帝论功行赏,加授于谦少保头衔,总管军务。于谦说,京城四方郊外还有很多战事,卿大夫以之为耻,我怎么敢邀功受赏呢!他坚持辞让,景帝不答应。】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诸府州,请以大臣镇山西,防寇南侵。【于是朝廷增兵防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地,于谦请求派大臣镇守山西,防范敌人南下侵扰。】

……

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于谦的性格本来就刚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是拍着胸口叹息道,这一腔热血,将要洒在什么地方啊!】视诸选(xùn)耎(nuò)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他看到那些懦弱的大臣、权贵的子弟,心里很看不起,因此怨恨他的人越来越多。他又始终不主张和谈,即使太上皇确实因为和谈才得以返还,他也很不高兴。】徐珵(chéng)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徐珵因为建议迁都南京,被于谦所斥责。此后徐珵改名有贞,渐渐受到重用,常常对于谦怀恨在心。】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总兵十营,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德胜之捷,亨功不加谦而得世侯,内愧,乃疏荐谦子冕。【石亨本来因为违反军法被降职,于谦为他求情才让他被留用,总领十营兵马,他畏惧于谦而不敢放肆,也不喜欢于谦。德胜门大捷,石亨的功劳不如于谦,却受封世袭的侯爵,心中惭愧,于是上书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诏赴京师,辞,不允。谦言:“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bì)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亨复大恚(huì)。【朝廷诏令于冕赴京,于冕推辞,景帝不同意。于谦说,国家多灾多难,臣子从道义上讲不应该考虑私人恩惠,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在民间举荐一个人才,从军中提拔一个士卒,有助于军国大事,却只举荐我的儿子,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坚决反对侥幸得到赏赐,实在不敢让儿子冒功受赏。石亨因此非常生气。】都督张軏(yuè)以征苗失律,为谦所劾,与内侍曹吉祥等皆素憾谦。【都督张軏因为征讨苗乱时违反军法,被于谦弹劾,他跟宦官曹吉祥等人向来痛恨于谦。】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景泰八年,即1457年,正月十七日,石亨与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迎接太上皇复辟,向朝臣发布命令之后,立即逮捕于谦和大学士王文。】诬谦等与黄■(王+厷)(hóng)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谋迎立襄王子。【英宗的党羽污蔑于谦等人和黄■(王+厷)暗中谋划,改立太子,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襄王是宣宗的弟弟,英宗和景帝的叔叔。】亨等主其议,嗾(sǒu)言官上之。都御史萧惟祯定谳(yàn),坐以谋逆,处极刑。【石亨等人发起提议,唆使言官上书。都御史萧惟祯定案,判定于谦、王文谋反,处以死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辩何益?”【王文不堪忍受诬陷,极力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等人的意思,争辩有什么用?】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奏章呈上,英宗有所犹豫地说,于谦其实对国家有功。徐有贞说,不杀于谦,陛下就名分不正。英宗终于同意杀死于谦。】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二十一日改元天顺,二十二日将于谦斩首示众,抄没家产,把他的家人发配到边疆。】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2meh0vk3bxstpmbg6943

    说的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