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第二十六章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5)

《中国人的气质》第二十六章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5)

00:00
13:26
我们听说一个例子,中国一个大城市的居民,一直受到一种严重传染病的侵袭,他们认为这是当地的一个神灵所施的魔法。于是,他们便汇聚到一起,把这个神灵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恶棍,痛打一顿,最后把他还原成了一堆泥渣。我们无法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这个故事的流传开来,似乎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整个过程都没有违背中国人关于神和神灵的观念。
我们提醒读者关注的这样一些事实,可能会让一个不熟悉中国人性格的人最自然不过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中国人完全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这样的论断,也的确经常有人直截了当地道出。密迪乐先生在他的《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中就引用了古伯察先生某些过于宽泛的概括,并加以指责,断言那是“对人类很大一部分人之高尚生活的毫无根据的诬蔑”。密迪乐先生一向愿意承认,中国人既不关心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教义辩论的纯粹结果,也不在意把这些结果当作其信念的各个民族的行为。但是,密迪乐先生坚决否认这样的断言,即中国人“缺乏对不朽的渴望,缺乏对美好和伟大事物的由衷敬仰,缺乏对美好和伟大人物持之以恒、毫不动摇的挚爱,缺乏渴求,缺乏一种对崇高和神圣的内心向往”。另一方面,与中国和中国人有过长期接触,被认为最有资格对中国人有无宗教的问题做出权威评论的威妥玛爵士[插图],最近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宗教不仅仅是伦理,我就否认中国人有宗教。他们的确有偶像,或者确切地说,是多种偶像的混合,但是他们没有信念;不够成熟的偶像崇拜有无数种,他们可能会嘲笑这些崇拜,却不敢漠视这些崇拜。”
我们感到没有必要去深入地探讨这个有趣但很难回答的问题。就此展开一番长篇大论,这并不困难,但是我们不敢肯定是否能把事情弄清楚。在我们看来,有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际办法,它能比抽象的讨论更好地完成我们的设想。道教与佛教已经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中国人却依然既不是道教徒,也不是佛教徒。他们是儒家弟子,无论在他们的信仰之上添加些什么,或者无论借助其他的思想体系从他们那里拿走些什么,中国人永远依旧是儒家弟子。
我们要再次探讨一下儒学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之没有成为中国人应该拥有的一种宗教,并将以此来结束我们的讨论。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将引用一位杰出汉学家的话,他的结论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
花之安博士[插图]在他《儒学汇纂》一书的结尾处,专门辟出了“儒学的不足与错误”这一部分。不足与错误是指出来了,但与此同时还不得不承认,儒学中有不少关于人际关系的优秀论述,其中的许多观点几乎都能与基督教的启示产生共鸣。我们在此引用其中的二十四个观点,并加上几句点评。
一、“儒学认为它与现存的神没有关系”。
二、“没有对人的灵魂与肉体加以区分,无论是就肉体意义还是就生理意义而言,都没有一个关于人的清晰定义”。
缺乏一个关于人的灵魂的明确教义,这会让一位学习儒学的外国学生感到十分困惑。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儒学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他们对任何一种灵魂都一无所知,除非这是一个动物般的生命体。一个人死后,经典的权威说法就是,他的“灵魂”升了天,他的“肉身”入了土。但是,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理论,认为“灵魂”或气会变成空气,肉体则会变成泥土,这种得到了持续发展的理论,是与一个真正儒家弟子的不可知论的唯物主义完全吻合的。往往很难让一个中国人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即他是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还是根本没有灵魂。他对于解释这个问题所具有的兴趣,一如他对吃饭时是由身体上的哪几块肌肉带动了相关器官的运动一样,只要这个过程是让他感到舒服的,他就没有任何兴趣去关心那些帮助消化的肌肉纤维在解剖学家那里是怎么称呼的。同样,只要一个中国人还对自己的消化器官感兴趣,还对那些靠他养活的人的消化器官感兴趣,他就很可能既不会关心自己的“灵魂”(如果他有的话),也不会关心靠他养活的那些人的“灵魂”,除非这件事情与粮食价格有着某种关联。
三、“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是圣人,另一些人却生来就是凡人”。
四、“称所有人都具有达到道德完善所必需的才情和力量,而与此断言构成对立的事实却没有得到解释”。
五、“儒学关于罪恶的训诫,口气不够坚决和严肃,因为,除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谴责之外,它没有提及对罪恶的惩罚措施”。
六、“儒学就总体而言对罪恶的洞察不够深刻”。
七、“儒学因此发现它不可能去解释死亡”。
八、“儒学不知道那种能使人的本性适应于其理想的中介”。
九、“祈祷及其道德力量在孔子的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
十、“尽管信任的确经常得到强调,但是这种信任预期,即谈话中的诚实,在现实中却从未得到鼓励,更确切地说,事实正好相反”。
十一、“允许并容忍一夫多妻制”。
十二、“认可多神论”。
十三、“相信算命、择日、预兆、托梦以及其他一些幻象(比如凤凰等)”。
十四、“把伦理与外在仪式混为一谈,使之成为一种专横的政治形式”。
十五、“孔子对古代制度的态度是反复无常的”。
十六、“关于特定的优美旋律会影响人的道德的断言是荒谬的”。
十七、“好榜样的影响被夸大了,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如果真如儒家伦理学所言,君是器皿民为水,杯子是圆的水亦圆,盘子是平的水也平——那么这似乎就很难解释,中国的伟人们为什么没有对那些研究其生活的人产生强烈的影响,矫正他们的性格。如果真如儒学家们所说,榜样的力量的确是强大的,那么其效果相比之下为什么如此微弱呢?下列第二十条中提到的对“贤人”的神化,与在第八条中已经指出的任何中介的缺乏,两者是相互对应的。无论圣人多么的“贤”,他也只能提出好的建议来。一旦建议不被采纳,他非但爱莫能助,反而不再提建议了。
对于我们来说,孔子的一段话一直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插图]他只对贤人提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极好的,但却不是预防性的。如果不能起到预防作用,那就需要一剂补药。一位旅行者落入贼手,被洗劫一空并被打伤了,若是和他讨论参加友好旅行队的重要性,谈他不接受劝告因而导致皮肉严重受苦,还有可能会失血过多,中枢神经也会受到伤害,这样的谈话是徒劳无益的。这位因为失血而昏迷的伤者明白这一切,的确,他一直明白这一切。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一通关于违反自然规律之后果的回溯性演讲,而是油、酒和一个能养伤的地方,首先,就是一个聪明的、能帮得上忙的朋友。对于身体残疾的人,儒学还时常能做点事情,而对于道德和精神上受伤的人,儒学则没有、也无法做出任何事情。
十八、“在儒学中,社会生活体系就是一种专制,妇女就是奴隶,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任何权力,在与长辈的关系中处于臣民的地位”。
十九、“孝顺被夸大到了神化父母的地步”。
二十、“孔子体系的最终结论,如他自己所总结的那样,即崇尚贤人,亦即人的神化”。
二十一、“除了那种没有任何真正伦理价值的祖先崇拜,没有一个关于不朽的明确概念”。
二十二、“所有的愿望都想在现世得到实现,自私自利在无意之中得到鼓励,这即便不是贪婪,至少也是野心”。
二十三、“整个儒学体系没有给予普通人以任何安慰,无论是在他们生前还是死后”。
二十四、“中国的历史表明,儒学并不能给人民以新生,让他们去过更高尚的生活,去做更高贵的事情。在当今的实际生活中,儒学已经与黄教[插图]和佛教的观念及做法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已经谈到了不同的信仰方式在中国的奇妙混合。中国人自己也明白,无论是儒学还是与儒学混合的其他宗教,都无法“给人民以新生,让他们去过更高尚的生活,去做更高贵的事情”。有一篇我们不详其作者的中国寓言故事,就淋漓尽致地表明了这一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