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第二十六章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6)

《中国人的气质》第二十六章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6)

00:00
06:23
打开APP 收听完整版
这个故事说,孔子、老子和佛陀一日在神仙国里相遇,悲叹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这些退化的年代中,他们出色的教义在这个国家似乎没有获得任何进展。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讨论,他们认为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教义尽管备受赞赏,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恒久的楷模,人类就无法去实践这些教义。因此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每个教派的创始人都要化为人身,下凡到人间,去寻找一个可以担此重任的人。这个计划被立即付诸实施。在人间徘徊了一阵之后,孔子遇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过,在圣人走近的时候,这位老人并没有起身,只是请圣人坐下,与他谈起了古代的教义以及这些教义在当今被忽视、被执行的情况。言谈之间,老人显示出他关于古人学说的渊博知识,也体现出了非常开阔、深刻的判断力,这使孔子感到非常高兴。一番长谈之后,孔子打算离去,但是在圣人起身离开的时候,老人却没有起身。孔子找到一无所获的老子和佛陀,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他们,建议他们去轮流拜访那位坐着的哲人,看看他对他们两人的教义是否像对孔子的教义一样精通。老子非常兴奋地看到,这位老人对道教的熟悉几乎不亚于老子本人,其口才与热情也堪称典范。和孔子一样,老子也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这位老人一直保持着一种最为谦恭的态度,可他却始终没有站起身来。现在轮到佛陀了,他也获得了同样惊奇而又可喜的成功。老人依然没有起身,但是他却表现出了对佛教内在含义的深刻洞察,这是许多年都未曾见到的。
这三位宗教创始人相聚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位罕见的、令人赞赏的老人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他不仅可以介绍“三教”中的每一种,而且还可以证明“三教的确同一”。为此,他们三人结伴,再次来到老人面前。他们解释了他们上一次造访他的目的,说老人的智慧激起他们崇高的希望,三种宗教都想通过老人来获得振兴,最终被付诸实践。这位老者仍然坐在那里,恭敬而又专心地聆听着,然后答道:“尊敬的圣人们,你们的善行像天一样高,像海一样深。你们的计划充满智慧,有令人赞叹的深邃。但是,你们不幸选错了你们希望去完成这项伟大改革的代理人。我的确仔细研读过《道德经》和其他的经书,我也的确对这些经典的崇高和完整略知一二,但是有一个情况你们却没有考虑到,或许你们是没有注意到,我的腰部之上才是人,腰部之下却是石头做成的。我擅长从各种不同的观点来讨论人的责任,但我的身体构造是如此不幸,使我永远也无法把其中任何一种观点付诸实践。”孔子、老子和佛陀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就从人间消失了。从那天起,他们再也不去努力寻找那个能在其生活中展示出三种宗教之教义的凡人了。
经常有人把中国的现况与公元1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状况相比较。中国如今的道德水准要远远高于罗马帝国,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中国,正如同在古罗马,宗教信仰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以像吉本[插图]评论古罗马那样来评说中国,即对于普通人民而言,所有的宗教都同样地真实;对于一位哲学家而言,所有的宗教都同样地虚妄;对于一位官员而言,所有的宗教则都同样地有用。中国的皇帝和罗马的皇帝一样,都可以同时被说成是“一位高级教士、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个神”!其中掺杂着多神论和泛神论的儒学,就把这个国家带到了这样一个境地。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充分地说明,即对无神论是否正确这一问题的完全漠视,比纯粹的无神论还要糟糕。在中国,多神论与无神论就是同一个骰子上相对的两个面,许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认为两者都正确,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矛盾之处。对人的本性中最深刻的精神真理的绝对漠视,是中国人心灵中一个最为可悲的特点,他们随时准备接受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一个没有精神的灵魂,一个没有生命的精神,一个没有起因的宇宙,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