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争(上):日本和苏联为什么输掉了芯片战争?

芯片战争(上):日本和苏联为什么输掉了芯片战争?

00:00
25:46

日本和苏联为什么输掉了芯片战争?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一、从无到有:芯片崛起与国家战略


1. 由于战争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美国军方萌发了研发计算机的念头。194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埃尼阿克的基本组件是真空管,又大又重还耗电。怎样才能把计算机变轻变小,减少能耗呢?


2.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威廉·肖克利想到了硅,他和同事用硅研制了晶体管。晶体管体积和重量都比真空管小,所以很快取代真空管,成为计算机的基础配件。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将多个晶体管放置于同一片硅板上,大大减少了电路的数量。基尔比管它叫集成电路,后来被通俗地称为芯片。


3. 由于看好芯片的广阔前景,8位年轻的美国半导体工程师创立仙童公司,致力于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仙童公司总部设于硅谷。


4. 两件事拯救了美国的芯片行业


(1)阿波罗登月计划:为赢得和苏联的太空竞赛,美国政府制定了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由NASA负责。NASA采用了仙童公司的芯片,使其名声大噪,业务量飞升。


(2)越南战争:美军在越战中误差率太大,根本达不到摧毁军事设施、消灭目标的目的。后来美国军方采用德州仪器的芯片装载导弹上,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德州仪器获得了大批军方订单。


二、从军用到民用:芯片产业链的形成


1. 仙童公司推动芯片从军用转向民用:


(1)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过18个月就会翻一番。这不仅将增强芯片的计算能力,还意味着成本会持续下降。这对于芯片进入民用市场非常有利。


(2) 民用计算机兴起:受制于芯片昂贵的价格,IBM的民用计算机很难打开销路。仙童许诺以优惠价格向IBM供应芯片,配备了仙童芯片的IBM计算机凭着低廉的成本,在民用市场高歌猛进。仙童芯片占据了民用计算机80%的市场份额。


2. 民用计算机需求大涨,美国人力成本太高的劣势显现,芯片生产向美国以外的地区转移。仙童首当其冲,德州仪器、摩托罗拉、西部电器等美国芯片商立刻跟进。芯片厂在亚洲东部区域遍地开花。


3. 日本芯片产业崛起:


(1)日本企业家走上一条问美国买芯片技术使用权,造日本货的道路。从收音机和计算器起步,电视、电话、冰箱、空调、汽车,只要是消费品,没有日本人做不成的。除了索尼和夏普,日立、东芝、富士通、NEC等日本企业随之崛起。


(2)索尼、日立、东芝和NEC相继掌握芯片技术,而且日本芯片故障率远低于美国芯片。迈入1980年代,日本芯片几乎占领了美国市场,美国各大芯片制造商陷入困境。日美冲突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芯片战争。


三、内存争夺战:没有硝烟的美日冲突


1. 1981年,IBM推出个人计算机IBM 5150,开启家用电脑时代。5150的中央处理器即CPU,来自英特尔。美国人打算用CPU这款利器夺回芯片市场。


2. 研发CPU难度大、周期长,而研发电脑中的内存技术,周期就相对短。日本芯片企业攻关内存技术,横扫美国市场,内存成了日本公司的天下。美国芯片企业陷入亏损。


3. 美光和英特尔的反击:


(1)美光:通过改进技术、简化生产步骤、鼓励员工加班等手段降本增效,成为唯一一家能和日本企业打擂台的美国内存制造商。


(2)英特尔:砍掉内存业务,专心研发CPU。同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英特尔得以跟上家用电脑市场高速扩张的节奏,保持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迭代速度,令日本企业望洋兴叹。


书名:《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上集

作者:[美] 克里斯·米勒

撰稿人:抱老师(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编辑:阿柑

主播:石头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王雨

总编辑:赵雅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7232qcuu

    搬来我的小板凳。接着听

  • 霜魂冰魄

    主播终于想起了还有这么个账号!太好了~爱听~

  • 13481378qqy

    啥……就这……还收费……!

  • 听友388595607

    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你发布的信息所以答案已经注定

  • 初恋黑佳人

    好节目

  • 听友8146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