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师读《自迷犹可,不要谤经》—《论语》第107课昨日回顾

牛老师读《自迷犹可,不要谤经》—《论语》第107课昨日回顾

00:00
08:12
自迷犹可,不要谤经——《论语》第107课(总2822天)
原创 黎小贤 黎明即起读圣贤书 2023-09-15 05:00 发表于山东
图片



图片
经文:

19.24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这一章的主角还是叔孙武叔,在《孔子家语》中也出现过。叔孙武叔去拜访颜回,颜回吩咐家人以宾客的礼仪来招待他。叔孙武叔有这样的特点:多称人之过,而己评论之。他常常数说别人的过失,而自己妄加评论。颜回非常清楚叔孙武叔想来干什么,他直接说:“吾闻知诸孔子曰: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说别人的丑陋之处,并不能证明自己的美;说别人的过失,并不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说过这样的话:“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惠能大师将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迷人,也就是众生;一类就是佛,便是觉悟的人。迷人身虽不动,实际上又特别忙,哪里忙?嘴巴不闲着,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



颜回接着重复孔子的话: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这个地方的其是一个代词,代指自己;这个地方的人,代指他人。君子应该批评自己的过失,不要批评别人的过失。



回到《论语》。叔孙武叔毁仲尼。毁,诋毁。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人之贤者,丘陵也。子贡将其他人贤达的能力比作丘陵,和平地相比,丘陵是有高度的,贤者和一般人相比也是有高度的。同样是高度,高度和高度之间又有不同。夫子的高度呢?仲尼,日月也。说到丘陵,我们可以努力跨越,这种可能性还是很高的。但是,谁说自己能够跨越日月,恐怕就有几分妄语了。子贡将夫子比作日月,认为无法超越。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如果有人自逃光明,自甘黑暗,对日月会有所伤害吗?当然不会。



我们距离夫子有着一米阳光的距离。当感到寒冷的时候,当然要去寻找光明之地。可是,有人说感到冷,自己却又不站到太阳下,还诋毁太阳。这样做的人是多见其不知量也。



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话:自迷犹可,不要谤经,罪障无数。同样的道理,自迷犹可,不要谤圣人。不要认为孔子、老子还没有自己聪明,可以不理解、可以不懂,但是不能轻易谤经、谤圣人。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已经知道孔子果然厉害,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无所不照。《孔子家语》中这样讲: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子思想的光芒像太阳、月亮一样,无所不照,那么,孔子是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照和无所不能并不是一回事。



昨天读罗素《西方哲学史》,他讲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么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



我们要想了解西方的哲学,有两部著作是必须要读的,一部就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另一部便是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罗素的话十分有理。以儒家来说,从内容上说,即便是广大悉备,但是也不能说无所不包。从作用上来说,即便是举足轻重,但是也绝不是无所不能。其他的思想体系也是一样的。唯有以这样的认识,方可虚位以待,对事物保持开放。



今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什么样的特质呢?我们为什么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信心呢?站在中西比较的角度,如果在西方,大家想学中国哲学,会发现很少有学校开中国哲学这个专业,有的将其部分内容设在东亚系,有的设在宗教学。不难想象,这样的做法就等于对人类文明史一个十分重要的文脉闭上了门。但是,我们会发现目前中国走在前沿的学者们,思想上都有高度的开放性。我们既要弘扬中国传统的哲学,也愿意吸收西方的哲学,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们便有了三个方面文化资源。要知道,这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皆可称得上人类文明成果之大成。此时此刻的中华民族,愿意将人类文明集大成者再一次集聚到一起,因此,我们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有信心的。我们讲文化自信并不是建立在盲目的基础上,更不能建立在傲慢和偏见的基础上,而是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将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们所用。

一念恒定,美成在久。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