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帖页:行笔如处世般不疾不徐|走近“汉字中国”特展⑯

大运帖页:行笔如处世般不疾不徐|走近“汉字中国”特展⑯

00:00
03:14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记录、传承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是承载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汤汤之水。在其使用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是经过历史洗礼、岁月积淀的华夏民族之魂。

近日,“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众多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悉数亮相,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感受汉字的历史与魅力。

虞世南是书坛“初唐四大家”中的江南越中名家,不仅出身南朝梁、陈世家大族,书法更师从隋代书法家智永。唐太宗李世民对虞世南十分敬重,赞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其中“书翰”即是对虞世南书法造诣的高度认可。

后世认为虞世南的书法“妙得其体”而虚和圆润,刚柔内含,沉厚安详,行笔如闲庭信步、不疾不徐,与其身为帝王资政的老臣身份一脉相承。字如其人之说,并非妄论。

释文:世南闻大运不测,天地两平;风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鸿业六超;君寿九宵,命周成算;玄无之道,自古兴明。世南。

《大运帖》从内容来看,是直言敢谏的初唐“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建议唐太宗遵循道德义理,不因功高而自满,不因承平日久而骄傲松懈,应该风俗相承、始终如一,如此帝王基业方能永固。因书起于“大运不测”,间有“帝基能厚”等语,因而后世冠以《大运帖》或《帝基帖》知名。书写年代估计是贞观八年至九年之间,唐太宗向虞世南垂询“天变”时期的回复书作。

宋人刘次庄在《法帖释文》中说:“《大运帖》玄无之道,大观讳“玄”字末一点,以宋太宗小字“玄朗”故。高宗临《兰亭》于天朗气清,“朗”字亦阙“月”中两小画。”有人将该帖的局部和虞世南较为可靠的《孔子庙堂碑》进行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结字风格的惊人一致。

正在成博展出的《大运帖》,25.7×43厘米

宋淳化三年,宋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镌集尤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书法赖以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大运帖》即因收入《淳化阁帖》卷四而存留至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