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记录、传承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是承载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汤汤之水。在其使用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是经过历史洗礼、岁月积淀的华夏民族之魂。
近日,“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众多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悉数亮相,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感受汉字的历史与魅力。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战国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得名,又称《正始石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三体石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石经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字体的文字呈品字形排列,战国古文在上,小篆在下右,隶书在下左;只有战国古文、小篆二体字而无隶书或只有战国古文、小篆或隶书一体字。以往认为石经的书写者是邯郸淳、卫觊、嵇康等人,但三体石经字的大小、笔划和书法风格不相似,因此王国维及当代学者认为是曹魏书法家多人书写。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特展上展出的三体石经残石拓片,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
自刻成以后,这些石经命运多舛。北魏时期,部分石经被用作兴建佛寺的材料;东魏时期,这些石经迁往邺城,到河阳时,河堤崩坏石经落水,运到邺城的不及一半。
公元586年,石经被运至长安,准备修补后再立于国学,其后却又被用作建筑材料。唐代的魏征曾搜求不止,却仅得十几段残石。宋金之后,仅有少量残石出土现世。
故宫博物院所藏残石,存高38厘米、宽32厘米,存文11行110字。录文:嗣前/施于/天弗庸释/受命时则有/衡在大戊时/家在祖乙时/惟兹有陈保/纯若命则商/甸矧咸奔走/若卜筮罔不/嗣天灭威/
1922年,洛阳东大郊朱家古墩盗掘出一方三体石经残石,共有1800余字。石碑正面为《尚书》,共34行;背面为《春秋》,共32行。这块残碑下部略有缺损,但所存文字完好,是迄今出土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块。这件残石也表明石板的正反两面都刻有文字。截至目前,出土的三体石经大约有2500余字,而这块碑上就有1800余字。
遗憾的是,愚蠢贪婪的盗掘者嫌转运不便,竟丧心病狂地将其凿成两半。如今残石的一半存于河南博物院,另一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即便坚硬如石,也抵不住人世间的兴衰风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