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拜访老人别空手

020 拜访老人别空手

00:00
03:59
020 拜访老人别空手

书接上回,小宁问我跟志宽的父母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

我笑道:“我跟他们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只不过是住过一个大院的老邻居。”

小宁不解地问:“拜访老邻居,值得您这么重视?”

我说:“当然。因为他们二老是志宽的父母,等于是我的长辈。按中国人的老礼儿,到朋友的父母家做客,要格外重视。”

小宁问:“为什么?”

我说:“中国人历来讲‘孝道’,敬重老人,孝顺父母。你知道‘家庭’这俩字应该怎么解释吗?”

小宁想了想说:“家庭不就是人家吗?”

我对她说:“‘家’就不用解释了,‘庭’呢?辞典里的解释是,厅堂和正房前的院子叫‘庭’。实际上,这个字的古义还有一种借喻,是指父母大人。”

“哦?”小宁愣了一下。

我解释道:“《论语》里有‘庭训’这个词。所谓庭训,意思是父亲的教诲。杜甫有句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这里的‘庭闱’一词,是指父母住的地方。所以,没有父母不称其为家庭。可见,父母在家里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小宁皱了皱眉头说:“您说的这是老礼儿了。从前,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们信奉子孙满堂,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现如今,已经是21世纪了,人们对家庭的理解已经变了。”

“哪儿变了?”

“您看,年轻人一结婚,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此外,还有许多年轻人信奉‘独身主义’‘丁克家庭’,即使结婚了,也不要孩子。难道独身的人自己有房不算家吗?那些离异后单过的人,难道您也把他们看成是没有家庭的人吗?”

我笑道:“你又跟我抬杠。我这儿跟你说的‘家庭’是一般概念,并没跟你探讨那些特殊的家庭问题。独身主义者和离异后独居者的家,当然也可以叫‘家’,即使没有固定居所的流浪者,也可以称他们是四海为‘家’。”

小宁说:“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我笑道:“你明白什么了?”

“家的含义呗。”

我接着说:“在文言里,还有一个词也指父母,就是‘高堂’。‘高堂’在上,晚辈哪有不尊之理?中国人交朋友,先看这个人是不是孝敬父母。如果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你说这样的人可交吗?”

小宁说:“那倒是。”

我说:“当然,不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别人的父母,我们都要敬重,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老礼儿了。志宽的父母既是我的老邻居,又是我的长辈。我们好多年没见了,现在我要拜访他们,你说我是不是得把这当回事儿?”

听我这么说,小宁笑道:“对,对,还是您懂中国人的老礼儿。”

第二天,我和小宁一起去志宽父母家拜访。

路上,我说:“看望老街坊,咱不能空着手呀。”

小宁说:“是啊,咱们买点儿什么当礼品呢?还买个花篮吗?”

我说:“咱们参加婚礼送个花篮可以,拜访老人送这个就不合适了,得实用一些。过去,人们看望长辈,讲究拎个点心匣子,或拿个‘蒲包儿’。”

小宁问:“什么叫‘蒲包儿’呀?”我说:“‘蒲包儿’就是用蒲草和荷叶包裹的现做的酱牛肉、猪头肉、烧羊肉等熟食。这是老北京人的说法。那会儿,人们串门儿、走亲戚,常以‘蒲包儿’当礼。现如今已见不着‘蒲包儿’了。给老人送见面礼,一般是买比较软的糕点、水果和一些营养品。”

小宁说:“那咱们就买这些吧。”

“好吧。”

我和小宁到超市,买了一些吃的东西,打了辆出租车,直奔志宽的父母家。没想到一敲门,家里没人,怎么回事呢?下回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昀在晴天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