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颁令用小篆,实际上却用隶书|走近“汉字中国”特展⑦

里耶秦简:颁令用小篆,实际上却用隶书|走近“汉字中国”特展⑦

00:00
02:57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记录、传承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是承载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汤汤之水。在其使用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是经过历史洗礼、岁月积淀的华夏民族之魂。

近日,“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众多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悉数亮相,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感受汉字的历史与魅力。

2002年6月因建设电站,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城、古井,在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之后,更出土了36000余枚秦朝竹简。其中一枚写有“迁陵以邮行洞庭”7个古隶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邮寄书信,距今已有2200多年。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特展上展出的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的重要性在于其数量之庞大,约为过去发现秦简数量之和的九倍左右,且根据其所记载内容,确认为从秦王政25年至秦二世2年12年间的县府行政档案,内容从中央政令、行政区划,官吏任免、军事物资调度,甚至百姓欠款等县府大小琐事一应俱全。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份秦朝政府档案,共约20万字。

2019年8月6日,北京,“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关于盐的记录木牍。 图据 ICphoto

里耶秦简内容涉及秦代典章制度、行政设置、军事动态、民族关系、当地水文等方面,是标准的秦代官方文档。里耶秦简的文字绝大多数为古代隶书,很少见到秦朝官方颁布的小篆字体。里耶秦简的发现,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将隶书作为“秦书八体”的说法相印证,实证了秦隶以便捷快速的书写而在秦代时被广泛使用,并成为秦代官方文书的实用“手写体”。

里耶秦简是继秦陵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改写和填补了《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改变了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貌。它的重见天日,令一段被湮没的秦朝历史重新浮出水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