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暴雨“没来”,预防意识却不可缺位 | 新京报快评

尽管暴雨“没来”,预防意识却不可缺位 | 新京报快评

00:00
04:18

“说好的暴雨呢?”

从7月19日开始,气象部门就预报北京会迎来一波强降雨。可7月21日一早起床,不少市民却“一脸问号”:“雨呢”“地皮已经快干了”“ 再不下雨我可要上班去了”……诸如此类的吐槽与疑惑,迅速登陆各大社交平台,降雨不“解渴”,一些市民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对此,北京气象部门有关人员表示,从目前的降雨情况来看,北京降雨比较明显的地区还是集中在北京西部一带,但对于整体的降雨强度和预报相比来说,部分地区会存在一些感官上的差异,这都是因为降雨不均和降雨的阶段性导致的。

气象部门还进一步解释了天气预报的原理:预报结论是基于整个降雨过程做出的一个累积雨量的预报,也就是说从降雨开始到结束后,是可以累积达到大雨或者暴雨的量级,“而各个不同阶段或者时段大家存在感官上的差异是很正常的”。

这样的解释是说得通的。尽管当前局部地区没有降雨,或者降雨量不大,但根据预报,这轮降雨过程还在持续,预计到7月22日傍晚结束。所以,当前没降雨或者雨量较小的地方,还有可能迎来强降雨。

市民“等雨来”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这个“史上最热夏天”的确有些难熬。人们急切地希望用一场大雨来驱散头顶上的炎热。但是,当大雨没有如预期般到来,也实在没有必要冷嘲热讽,更不应该以此否定天气预报的作用,以及有关部门为了防汛做出的种种准备。

对天气预报而言,预报的准确性是一方面,同时通过预报向市民发出预警,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安全冗余设计,这可以防止市民因麻痹大意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实际上,每一次与预报相对应的,还有各职能部门紧急开启的防灾减灾行动。

比如,在这一轮降雨预警发出后,各种防汛减汛措施就被迅速“安排上”:市防汛办发布提示信息,提醒市民稳妥安排出行,倡导全市有关单位错峰上下班;轨道交通延长高峰运营时间40分钟,计划加开临客50余列;下凹式立交桥提前部署人手;全市消防救援队实行高等级战备……

这些措施,都是应对雨水险情的必要布控,是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的应尽之义。尽管最终可能派不上用场,但不代表这么做就没有意义。

在防灾减灾方面,相关部门一直强调“要善于运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民间对那句格言也耳熟能详,“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失万无”。这些都表明,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才是防范安全风险的“最优解”。

值得一提的是,7月21日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经历过11年前那场雨灾的市民不会忘记: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踪。这场特大灾害给北京带来的伤害,超乎想象。此后,北京痛定思痛,从政府到民间,围绕防灾减灾意识与城市规划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规划与升级,夯实了北京的风险防范能力。

11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城市韧性早已今非昔比,但“7·21北京特大暴雨”殷鉴不远。在未知的灾害面前,多一些警戒意识,多一些底线思维,终归不是坏事。

因此,对于本次预报偏差,适度的调侃与打趣无妨,但不该用轻佻的段子与嘲讽消解防汛减灾的严肃性。毕竟,防灾减灾,兹事体大,其连着市民的生命安全,也关乎这座城市的安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