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类起源与华夏之初(上)

3.人类起源与华夏之初(上)

00:00
10:59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对于人类起源的研究成为 学界历史研究方向的新突破口。1974年,人类学家 唐纳德·约翰森 教授一行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距今320万年前  属阿法南方古猿骸骨,并起名“LUCY1992,学界在埃塞俄比亚发现距今440万年 地猿 骸骨,起名“阿尔迪“并视为始祖种。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的“南方古猿源泉种“被视为直立人和智人的共同祖先。


直立人生活在180-20万年前,在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下,直立人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一部分直立人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并将遗传信息保留了下来。他们有非常明显的外貌变化,比如智人毛发覆盖减少,上肢可以360度转动。用现代技术分析是因为智人脑容量变大对能量摄取需求增大,而毛发的减少适合长距离奔跑时散热,上肢的变化可将石器投掷更远的距离获取食物。在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定义了智人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5-4万年前。学界共识的智人分类是,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现代人(晚期智人)。大约6万年前,踩着智人祖先开拓的道路,现代智人在非洲大陆上演了一场史诗级别的《出非洲记》。


世界各地都有直立人骸骨的发现。在中国发现的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等都属于直立人。直立人和智人至少有大约5万年的时间是生活在一起的,为什么世界上各地的直立人会渐渐的消失了?首先是因为智人和直立人的后代产生了单倍体的生殖隔离;其次是智人对直立人的猎杀使得直立人数量骤减。同样在三分类的智人内部里,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群落规模在20人左右,一方面受近亲遗传的 “基因诅咒” 种群数量难以增加;另一方面,气候的不稳定,群落食物不足,无法扩充人口。


因为时间过于久,各阶段人类骸骨的DNA信息经遭到破坏,我们当今描述的石器时代是:是笼统和模糊的归纳人类群落在距今300-5000年以前的生活和生产的情景。请留意我这里说的是生活和生产,生活意味着存在组织形态生产意味着会使用工具旧石器时代时间段人类完成了直立人、智人到晚期现代人的进化。这个时代的人,普遍会使用火,会打磨和使用含硅酸盐成分的石块进行采集和狩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陶器也属于硅酸盐制品)。


新石器时代,因为考古发现数量的增多,学界对其时间范围定义更为精准,大约距今1-5000年前。此时气候的相对稳定,现代智人迁徙到靠近相对有规律的河流周边生活,以驯养畜牧、种植果实为生,有了简单的农业生产-这将引发巨大的文明进步,当然也将伴随更多的冲突。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发现,均证明此时各适农区域的人类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如,尼罗河的埃及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恒河流域的印度人。制作陶器说明此时粮食已经有所剩余,余粮则保证了人口数量的增加。此时,组织规模从旧石器的群落进入聚落形态。聚落形态意味着有了较为耐久供居住使用的人造构筑物。聚落的人口规模可以达到百人之多。这些全球各地一致的聚落现象说明人类处于一种因环境产生的自发性的发展过程。在聚落的居住点位布置中,我们可以看见:直系血亲相邻布置。这说明此时基于生存的信任来自于血缘关系。基于血缘的关系,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基于母系的信任,另一种是基于父系的信任。聚落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维持人口数量的能量消耗越来越大,冲突也会不断增大,男性的体质在解决冲突方面的优势被体现出来。在新时期时代晚期,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主要沿黄河、长江中游至下游分布。究其原始是:古河流从中游往下游开始 稳定且有规律的泛滥。移居至此的祖先们开始了与自然互动和抗争的过程。随着聚落人口的增加,大规模的迁移的代价过高,当气候对人类友好的时候,聚落和聚落之间可以相对的相安无事。一旦气候变化时,聚落为争夺生存资源,要么选择战争,要么选择合作。因为合作,聚落共同体逐渐形成部落。于是,中华文明进入了传说时代,有了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伏羲-女娲系、取火的燧人氏、神农氏-炎帝 组成的天皇、地皇、人皇的神话体系


进入陕西渭水的姜姓畜牧农耕部落就是神农氏。神农氏有精卫填海的传说,从世界范围的各神话体系来看,其背后的社会学意义有可能是一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往父系氏族社会过度阶段的人祭事件,祭祀了女性之后神话女性。神农氏依靠着先进的生产力和耕种技术从渭水经关中平原进入华北平原;遇见了此时以山东为根据地,从豫苏皖交界处进入华北平原的蚩尤部落。河流下游冲击平原的土壤有个优势就是,沿途带来的金属在河口沉淀下来。所以蚩尤部落较早的通过火烧土壤萃取到了坚硬锋利的金属,这大大增强了蚩尤部落在战斗中的杀伤力。神农氏节节败退。这时候另外一支部落出场了—善水利的黄帝部落,有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当炎帝部与黄帝部形成联盟时,黄帝部使出技能“应龙高水”,利用上游水利优势,以蓄水冲蚩尤寨。至此一战王者荣耀,被封轩辕黄帝。黄帝的孙子瑞顼(专需)、以及瑞顼的侄子帝喾地库)有自东夷部落的血统,均被纳入三皇五帝体系,这反映了部落联合与扩张的过程。从社会建筑学角度分析,部落联合最大的阻力是各自价值观的冲突。一旦可以构建共同价值观就为联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典型的解决方案是 将各自崇拜的自然力量通过祭坛和图腾的形式彼此相容。从炎帝和黄帝部落融合开始起,祖先们够建包容互通的历史记忆将一直影响到当下的我们。


那么五帝中的其余两位又因其何种贡献,被纳入历史荣耀的体系呢?帝喾的儿子尧做部落领袖时,命羲家(仲、叔)二子、三子、和家二子、三子分别去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自然规律,指导农时。将客观的自然规律抽象成便于理解的主观规则是伟大的发现-如同现在科学的探索精神。这将部落成员对自然的恐惧转变为获取生存能力的自我超越。大白话就是“靠天也要靠自己”。这种超越精神,在尧的女婿舜当领袖时期,得到了加强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成为周边部落共同的精神鼓舞历史记忆。五帝将部落的价值观不断扩大到河流流经的地方。这便是就是九州边界的前身。九州边界的具体化,则是通过大禹治水的行为。实现了炎黄部族 对联盟共同体 义务的承诺责任的担当。舜将领袖权力禅让给治水有功且划定九州地理边界的禹。


至此,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地理边界的概念被引入中华传说体系。这一点很关键,该边界内的所有部落联盟的后代,被纳入炎黄子孙的体系。部落联盟开始发展出相对稳定的城邦形态进入城邦社会伊始,人口数量和生产资料有了双向的保证。有了不平等分配的现象,产生了阶级的分化。


禹将领袖权力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历史教课书告诉我们,禹同其后代建立了夏朝。此时中国进入到半信史时代。之所以用半信使时代描述,是因为考古学上还未找到夏都城的遗址,中国学界最近的假设是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都的遗址。如需国际上认同,则需要更多考古记录的发现。全国各地目前有一大批的考古工作者在夏商探源工程上投入了令人敬佩努力。


回到公元前20世纪前后,此时全球气候开始转寒。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亚伯拉罕,带着自己的部族离开与他信仰矛盾的大城邦-乌尔前往迦南美-地巴勒斯坦地区;此时,古埃及进入第一中间期,政教一体的控制权减弱;阿摩利部族因生存环境压力从叙利亚草原进入两河流域,之后灭掉了苏美尔人,建立巴比伦帝国;


在我们的黄河长江流域,受气候影响最大的就是农耕畜牧的混合地带。农耕区居民面临作物减产和被游牧民抢夺的双重危险。久居此地的夏部族面临生存危机时,之前构建包容的手段已不再适用。约公元前1600年,夏部族被迫迁往南方。商部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我们的历史叙事中,三皇五帝被描述为高尚的代表,对于残暴君主的描述则从夏最后的一个王,桀(结)开始。这种后来人带有道德预判的描述是有失偏颇的,对于学习者从历史中获得深刻的思考是没有益处的,并且容易被后世的立场观所利用。因为道德和伦理的边界是在周王朝时期形成的。


排除当时还未形成的道德观念,是什么因素导致夏被商取代的呢?我通过对比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发现,公元前1918世纪,人类陆续进入使用青铜制品的时代。夏部族在扩大地理边界和构建部落联盟共同体的过程中,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夏部族需要砍伐更多的树木进行农耕操作和建造房屋。部族的生产时间和生产资料只能满足生存,无法引起技术的升级。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夏只能主动或者被动的通过优化人口数量来应对自然危机。夏末时期,商部落掌握了初级青铜器的制作,这对于夏部落来说是降维打击。我期待学界,能发现夏末时期的青铜制品,这样我们对历史的学习会有新的理解和反思。


总结传说时代和半信使时代,也为接下来的讲述做过渡。对于神话中所述的“混顿之初“我来描述两个概念:


1.   生物学意义上的混顿-大气中悬浮颗粒沉淀后,臭氧层形成,阳光诱导生物的适应性。海洋生物进化出感光器官;两栖动物进化出视觉、听觉器官前的混顿。


2.   灵魂的混顿—在认识觉醒前,概念意义的混顿-比如现代所谓的时间观念是古人观察变化后总结。这是人最原始的对于规则、规律的抽象能力。


理解了这两个混顿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从现代的“习以为常“中抽离出来。即便以现在的评判标准是 多么荒谬的行为,放在几千年前,或许都是技术的创新和认知的超越。


公元前16世纪中国的黄河流域覆盖浓密的森林,长江中上游遍布沼泽。从商代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文物和文字可考的信史时代。从殷商遗址废墟发现,商人进入基础建设的城邦形态,从城市形态来说,城邦优于部落的形式是在于,城邦拥有城墙防御体系。坚固的防御是反攻的必备条件。因城墙的建筑形式,商人有了城内城外的概念,商的管理手段也采取内外分别对待


对内,商人部落继承了夏的水利技术并吸取了夏部落由人口压力导致失败的经验,发展出了祭祀阶级。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他们用巫术+金文的手段将分配食物和祭祀人牲的行为合理化。


“合理化”需要技术支持,金文图案的解释就是这种技术。古人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观察,赋予了乌龟这种动物的神圣性。1.自带护甲和房屋的龟壳。2.雨天来之前,龟壳会比较湿润,可以预测降雨-用科学的原因解释是龟壳温度较低,在空气湿度饱和度较高时,遇冷的表面水蒸气会凝结。现代气象也用空气湿度来预测将与的概率。3.龟壳纹路稳定有规律,与皮毛蓄养类动物非常不同,在有数字认知以前,在龟壳刻画以记录时间规律的过程。古人通过龟壳构建天与地的联系,并首次以10天干12地支的抽象概念定义了时间。至此三皇传说,天地人得到统一的系统性解释。我在学习时遇到“系统性的结构时,总会追问前因后果、先后顺序”,这是由于建筑师职业所带来的,比如,设计超高层建筑时先是对系统进行设计,最后给予建筑设计的说明。回到商人文字系统时,我认为是先有了龟壳所对应的天地人的认知坐标,然后去合理解释这套认知系统。心智理解会决定人类对事物探索的方向。


随后,古人发现在龟腹甲上凿出小孔,并用火灼烧,会呈现出纹路图案。这些纹路其实就是乌龟的神经网络和骨松质的排布。乌龟的祖先先由肋骨进化出腹部的甲壳,过程中 充血、神经元的发育、供给营养都要经过这里,再到背部甲壳的发育。这些纹路最初的时候没有现在意义上文字表达的意思。只是依靠观察自然规律,在人群中形成记录和有所依据的工具。从猜忌的主观到有据可依的来做判断和思考,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祭祀阶级为了解决族群内部分配冲突,开始赋予这些纹路意义,演变成了后来的甲骨文。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便开始有了合理性。当解决了内部冲突引发的血亲复仇,合理化祭牲又使得族群人口数量和质量稳步发展,对组织力和生产技术跃迁提供保障。此时,甲骨文的解释权归祭祀阶级。而商王则垄断祭祀的权力,形成了政教一体的城邦式国家。


对外,通过邀请周边部落首领参加祭祀,一方面通过人祭时恐怖和自卑的气氛来影响部族首领的心理结构;另一方面,展示青铜祭器,是代表高科技生产力的国家实力秀。依靠这一套低成本的不用发功侵略战争的统治工具,商人将地理影响力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平原和汉江流域。政教一体的政治形态虽有其统治成本低的优势,但作为牺牲的是每个个体的奉献。


当商人内部因过多祭祀人牲产生矛盾时,祭祀阶级把人牲的来源转向西边落后的羌人和西戎部落。商王帝辛频繁的利用周边人口做大规模祭祀最终引发了周边部落的不满。公元前1046年,西戎的周部族首领联合羌人的姜族部,率众讨伐商纣王,史称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我一直相信,敢于面对真实是需要勇气的。面对真实的残酷,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则是人类在历史中最高贵的品格。周人在炎黄子孙一度走进迷茫的时候,勇敢的占了出来,提出了天下观的概念。


至此我们讲述了智人的起源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到炎黄子孙的历史记忆、以及甲骨文形成的条件和文字对于文明的意义。


了解文明的起源对生活在任何时代的人们都非常重要。这种最容易被遗忘传统认同,会直接影响继承者的判断力。我将在下一讲中,为大家详细讲解周文明之于华夏的意义。


期待与您的下一次相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321691oxm

    入误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