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大家好,我是毛立平,我们一起来聊聊清朝历史吧

【发刊词】大家好,我是毛立平,我们一起来聊聊清朝历史吧

00:00
12:51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毛立平。


从今天开始我将在喜马拉雅上和大家分享一些清朝的历史知识以及我在研究这段历史当中的感受。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离我们今天最近,所以保留下来的资料也最多。不仅正史的资料比较完整地得以保留、还有很多野史、笔记,甚至口碑史料——就是口口相传的东西也保留了下来。比如我的祖母就出生在清朝末年,那她给我讲的小时候的故事,是不是就可以看做是当时的社会史料呢!


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既然清代离我们最近、留下的史料最多,那为什么清朝的历史反而有那么多的迷案呢?顺治出没出家是个谜,孝庄太后下没下嫁给多尔衮也是个谜,雍正是否篡位是个谜、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也是个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原因,就是清朝给我们留下的史料太丰富了。比如正史记载顺治是得天花而死的,孝庄并没有下嫁,雍正是根据父亲遗诏继承皇位的,乾隆的生母就是钮祜禄氏;可是除了正史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史料啊,包括清朝人所写的各种野史、笔记和日记,在里面记载了对这些事的不同说法或者看法。


大家知道,野史和小道消息往往传播得更快、让人真假难辨,搞得世人对这些问题的真像争论越来越多。这也正是清朝历史有意思的地方所在,不然怎么那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都把时代背景聚焦在了清朝呢!


清朝从入关到灭亡,一共268年的历史,中间历经了10个皇帝,也历经了很多权力的更迭和制度的变迁。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讲起呢?


我打算就把目光聚焦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身上。


为什么要讲这三朝呢?


首先,清朝从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各种典章制度开始完备。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康熙以后,典制大备”。


之前的顺治朝,由于刚刚入关,很多制度都在草创时期,还没有形成定制,皇帝手中的权力也没有大,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及其他的八旗势力和满洲勋贵都对顺治帝的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分化。康熙即位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固自己的权力,加强皇权,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让清朝在各方面都趋于稳定。


所以,康熙去世后,大臣们认为他“名为守成、实同开创”,就是表面上他是一个守成之君,皇位不是自己打下来的,而是从父亲手中继承而来,但清朝的很多制度、包括疆域的底定,康熙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实际上他相当于一个开创之君。所以大臣们在给康熙帝讨论庙号的时候,就没有使用什么“宗”,而称他为“圣祖”——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比如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等,后面的皇帝一般称宗,比如唐太宗、宋高宗。那康熙被称为“圣祖”表明他对清朝建立和稳固有着重要的开创作用,那我们的清史就从他开始讲起。


康熙之后,他的儿子雍正和孙子乾隆相继继承皇位,三人加起来在位时间共有130多年,占到清朝268年历史的将近一半,康雍乾三位皇帝又共同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在这个盛世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用一个现代说法就是GDP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承平日久,人口也开始迅速增加,在乾隆时人口数字达到三个亿,奠定了我们今天人口大国的基础。清朝的疆域也是在康雍乾三朝确定下来,疆域面积较明朝几乎增加了一倍,多民族长期也比较稳定地共存在大清的版图之中,清朝的民族政策功不可没。


三位皇帝还大力推行各方面的改革,在经济上摊丁入地,取消了在中国施行近两千年的人头税,让人和土地的关系进一步解绑;在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建立军机处,让中枢决策系统发生重要改变,而皇帝手中权力达到历史上的顶峰。


所以,我们常说,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就是高度概括了清朝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基本都是在康雍乾时期形成的,


所以这三位皇帝,无论是对清朝的历史而言,还是对整个的中国历史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康熙、雍正、乾隆这爷仨,还各自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康熙皇帝比较早熟,少年老成而且勇于任事,年纪轻轻就独立做了很多重大的决策,16岁除了鳌拜,20岁决策收复三藩;同时他还是个头脑开放,喜欢学习和吸纳不同的知识体系的人,他不仅学习满汉文化,还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跟当时的传教士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地理、甚至解剖学,他曾和儿子们一起解剖了一头冬眠的熊。


在性格上,康熙是个敏感而重情的人,他家庭观念很强,对儿子的培养也很重视,把儿子们个个培养得文韬武略,以至于形成了后来的九子夺嫡,让老父亲伤透了心。当然,大家可能关心的是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这个问题史学界是怎么看的,我会在后面的节目中给大家做细致深入的讲解。


雍正皇帝则是个工作狂。他在位的时间虽然短,只有十三年,比起父亲康熙的在位六十一年,和儿子乾隆的在位六十年,后来又当了三年多一点的太上皇,雍正这个十三年的确是有点短。所以人们在说康乾盛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中间还有个雍正帝。


但是,雍正皇帝的历史作用其实不容忽视,他在十三年时间里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推行了几十项改革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摊丁入地在雍正朝最终完成之外,秘密立储制度也是雍正制定的,还有改土归流、废除贱籍等等,每一项改革可说都对清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喜欢出巡,比如每年夏天到去木兰围场打猎,或者春天的时候南巡去看看江南的美景,就像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中所唱的那样,是“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希望自己的足迹能够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但雍正在位期间却基本就是固守京城,哪儿也不去,没有出游的爱好。甚至连他的后宫都是最精简的,一共就有7位后妃,在清前中期的皇帝当中为数最少。


不过,以上因素并不代表雍正就是一个光会工作而无趣的人,相反,他很有个性,如今故宫的一些文创作品当中都写有雍正的语录,比如“朕就是这样汉子”,让大家看到了这位皇帝的特立独行和率直可爱。


雍正的特立独行,还表现在他死后非不跟父亲和祖父一起安葬在清东陵,而是跑到北京西南边另起了清西陵,有人说由于他是篡位的,所以死后不敢和父亲安葬在一起,那是这么回事吗?我也将在节目中给大家进行讲解分析。


乾隆皇帝的特点,我个人觉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骄傲自负。


在父祖70多年的努力经营之后,他所继承的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强盛的、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的清帝国。所以,乾隆皇帝更像一个骄傲自负的公子哥儿,对外来的东西都不屑一顾,说我们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宝远物。还把清朝前期的历史都按照自己的立场重新梳理了一遍,他不喜欢的或者认为不对的、对清朝不利的一律都删改掉,并且给不少历史人物都翻了案,总之就是后人能够看到的历史,乾隆表示是我说了算。


另外大家还比较熟悉的一点,就是他喜欢给宫中收藏的名家书画盖章,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韩滉的《五牛图》等名作就都被乾隆盖了不少章,有的作品上所盖的章多都到了污染作品的程度,被后人称之为名作上的牛皮癣,而乾隆本人因此也喜提了“章总”的雅号,就是讽刺他太爱盖章了。这个行为也体现出乾隆想通过这些名作在历史上充分留下自己印记的特点。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么一个连身世都是个谜团的皇帝,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自信。那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他是不是雍正的亲儿子?让我们一起在节目中寻找答案。


好,今天呢,我们就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点我们这档节目的内容。


在风格上我希望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大家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跟大家分享康雍乾这三位皇帝以及这三位皇帝所主导的18世纪的历史,其中也不乏一些比较前沿的历史研究成果和我个人的历史观点。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记得要关注收听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半亩花田_o9

    老师 从b站追来的 感觉语速要慢很多哦

    DJZHAOZe 回复 @半亩花田_o9: B站不更了吗?

  • beanspower

    人大的老师呀,多听听。我闺女正在人大上学

  • 1394407bpel

    污染这个词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