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宋代扬州三状元 朗读:彩虹

10.宋代扬州三状元 朗读:彩虹

00:00
10:02

       过去,扬州有条三元巷,道路拓宽后,改名三元路。人所共知,此名为纪念宋代扬州的三位状元—— 吕溱、王昂、李易,他们虽是文弱书生,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不畏强暴,坚持抗敌,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宋代多事,外患不断。北宋时常遭辽邦骚扰,签订盟约,直到两位帝君被掳。南宋也不断受到金国侵犯,屡战屡败。在对待入侵者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朝廷分为对立的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泾渭分明。北宋有奸相蔡京童贯,南宋则有贼臣秦桧,他们贪图眼前利益,贪生怕死,经常撺掇皇帝屈膝投降。三名扬州状元,没有一个是软骨头,他们坚定抗敌立场,始终没有动摇。


       吕溱(1014-1068年),字济叔,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状元,任集贤院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吕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任翰林学士时,与欧阳修同声相应,上疏弹劾宰相陈执中,仁宗把上疏退还,吕溱回答:“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皇帝没法子,罢去执中的职务。溱以侍读学士知徐州,《宋史》有其传,因病早逝。

       王昂(1090-1132年),字叔兴,扬州人,祖籍成都。徽宗重和元年(1118)状元,除秘书省校书郎。王昂以文学称誉于时,高宗绍兴二年(1132),“起居舍人王昂并试中书舍人……昂以疾不拜”。同年,以待制身份知台州,病逝于家中。据说王昂是个幸运儿,原被定为第二名,主考官拟定的第一名是徽宗之子嘉王赵楷,徽宗为笼络士子,钦点王昂为状元。

       有关李易的史料不多,生年不详,《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他独占鳌头是在高宗建炎二年(1128),上年,刚刚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两宗被金兵虏走北去。登基不久的高宗赵构,在定都问题上首鼠两端,临时在扬州建立“行在”。为了粉饰太平,高宗亲临集英殿策问,抡才选贤。及第进士分列五等,李易高居魁首,成为南宋开国后的第一任状元郎。

       据野史记载,李易“高中”有一段插曲。岭南学子王大宝,自幼聪敏颖悟,博通五经,被选入太学攻读。会试中深得主考官赏识,以第一名呈报。当时,宋高宗驻跸扬州,殿试时,赵构特意把扬州籍进士李易提到榜首,王大宝屈居第二。这是高宗即位后首次科考,称“龙飞榜”。王大宝不无遗憾,赋诗云:“对策丹墀中上游,天颜抚谕逊龙头。”李易独占鳌头,是占了籍贯的光,实属侥幸。

       李易官不逢时,此时扬州遭兵燹,城市毁坏,民生凋敝。李易在扬州当官,兢兢业业,忧心忡忡,留下一首《竹西怀古》,可见内心伤痛:“淮南昔繁丽,富庶天下称……一朝烽火急,廛市为沟塍。风月无欢场,睥睨皆射堋。荒荒野月白,照地如寒冰……我来经故里,日暮此一登。隋唐倐已往,遗迹几废兴。江山极苍莽,望之涕沾膺。”

       作者百感交集,悲从中来,泪湿衣襟。这首古风,名曰怀古,实为伤今,没有丝毫衣锦还乡的炫耀!李易放下个人的小欢喜,正视山河破碎、断壁荒田、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一介文弱书生,时代风雨赋予他的忧虑与担当,惟有化为忧国忧民的悲怆。

       老天有眼,李状元没给扬州人丢脸,初授左宣义郎,签书江阴军判官。金兵犯江阴,守将劝李易说:“吾曹义当死,城郭有君母,宜往避之。”李易回家把这主意告诉母亲,深明大义的母亲对他说:“吾去汝则无坚守之志,死生当与汝共之。”闻者无不感泣。

       李易曾在抗金名将韩世宗的麾下服务,后官居工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出知扬州,以清素自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