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致良知?追求真我的生命主旋律

啥是致良知?追求真我的生命主旋律

00:00
14:34

02 啥是致良知?追求真我的生命主旋律


您好,我是黄向军。我来继续为您浓缩王阳明《传习录》的思想精华。

想要掌握《传习录》的内容,应当从哪里下手呢?老实说,这部书中的精华要点,非常非常得多。但是我觉得,应当从一个历史的误会讲起。

现当代的很多人认为,儒家是压制人性、反对个性的思想体系。这种看法,其实是受到了文革等等历史因素的错误影响。从《传习录》这本书的内容中可以明确看出来,这种看法或者判断,肯定是不对的。真正的儒家,绝非如此。

我凭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致良知”这个名词,就可以确认这个事实。所谓“致良知”,这是王阳明的一个核心思想。这个思想的源头,来自传统儒家的四书五经,王阳明的心学,作为儒家的后代主流思想,继承发展并提出“致良知”,绝绝对对,不但不是传说中的压制人性,恰恰相反,“致良知”倡导的是追求人性的自我解放。

首先来看“致良知”这个名词的典故。这个名词中的“良知”,来自《孟子》中的“良知良能”概念。王阳明倡导的“致良知”,是有经典依据的。王阳明的这种做法,特别中国。要知道,任何国家的思想文化,肯定都重视新思想、新观点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请注意,思想或者文化是不是真的新,是要放到历史文化中去检验的。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真正有价值的新思想,都必定是在搞懂并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再去进一步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应当首先“照着讲”——照着历史讲,再去“接着讲”——接着讲心得体会,最后,再“自己讲”——讲自己的创见与猜测。只有遵循这样一个次序,“自己讲”出来的新思想,才真正新,才真正有道理。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这个思想,就符合这个要求。王阳明面对《大学》这部儒家经典,首先“照着讲”其中的“格物致知”思想,然后,他“接着讲”出来一个特别有特色的一个心得体会。这个心得体会,在王阳明自己看来,不是他自己随便想出来的,而是对经典原文的本意进行解读。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起名《大学问》。为啥叫做《大学问》呢?因为,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向他请教如何理解《大学》中的经典语句,王阳明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讲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所以这篇文章叫做《大学问》。

在这篇文章中,王阳明把“致良知”的思想,进行了整体全面的论述。这篇文章,没有收录在《传习录》中,但是,《大学问》这篇文章,是快速理解《传习录》的一个捷径。为啥呢?因为《传习录》上卷的首篇《徐爱录》,整个部分,同样是针对《大学》这篇经典中的要点,进行探讨。两者面向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致良知”来讲。

现在存世的《传习录》版本,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就是《徐爱录》,是徐爱这个人向王阳明请教,他自己把请教的结果整理记录下来,一共是12大段。徐爱这个人,是王阳明的妹婿,也就是妹妹的丈夫,彼此是很亲的亲戚关系。所以,本着一家人的态度,徐爱问啥,那么王阳明一定是认认真真在回答的,讲得肯定是真心话。后来研究心学的学者,都特别重视《徐爱录》中记载的王阳明思想。

《徐爱录》中涉及“致良知”的记录,我推荐您关注《徐爱录》的第6条。第6条的内容,特别能体现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对这一条的原文,我就不啰嗦了,其中提到“知”这个字眼,也就是格物致知、致良知的“知”。这个字,啥意思呢?王阳明说,这个“知”,相当于知州知县的“知”。古代的县官,叫做知县。所谓知县,职责就是管理整个县。所以,“知”这个字是动词,管理的意思。王阳明说,懂得“知”的意思是“管理”,那么就会知道,所谓“良知”“致知”,这两个词,都是被修饰的动名词。意思是说:要实现某种完善的管理效果。

啥玩意儿要被完善地管理起来呢?这个问题,在第6条中有答案。王阳明曾经说过叫“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这四句话,很有名。

你看,“身之主宰便是心”意思是说,你我身体的核心,就是你我的精神;你我的精神指挥着你我的身体,这个精神主宰,便是心。既然如此,心灵是个啥玩意儿呢?“心之所发便是意”,所谓心灵,不就是你我有想法、有意见、有主观能动性嘛。主观的意愿,意念所在,或者注意力等等,这些都是“意”。“心之所发便是意”,你我的精神现象实实在在发挥作用,这就是意了。

请问,发挥作用的精神现象,它的根本是什么呢?“意之本体便是知”。要知道,人是一种理性动物,这种动物的本能,是和其他动物不太一样的。别的动物本能是啥,不必管它,反正人类天生独有的,就是理性。理性虽然需要后天社会培养才能完善,但是,人天生有理性潜能,这种事儿,是人的本质。当然了,理性更根本的更深层的心理现象,还可以再探讨,但是不管怎么说,总体上能发挥出理性的精神效能就叫做“知”。“意之本体便是知”,“知”这种精神管理作用,就是所谓的精神现象的现实作用。

管理啥呢?“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物的“物”。很多人一听“事物”这个词,就认为是外在的客观东西。王阳明说,没错,静态地看,事物都是客观外在的;但是请注意,如果看生命的动态现实,就会发现,所谓“事物”,其实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是你我每天都在处理的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和事件。什么是活生生的过日子,事件嘛,你我把“事儿”——生活中的各个事儿——都处理好了,这日子不就是这么过下去的嘛。所以,面对面需要处理的全部事物,都和你我的精神密切相关联。例如,你我睡觉,有床、有枕头,你我白天工作,打电话、生活、做生意,都是人生中的所谓“物”了。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大学》这部经典中讲的“格物致知”,“格物”要“格”的,是这个“物”,也就是与精神密切相关的种种事儿。这里的“格”,也是动词。什么动词?纠正的意思。处理好我们的生活中的事件,这不就是“格物”了嘛。所以王阳明说,《大学》的“格物致知”,讲的是你我运用能力,去纠正处理你我生活事件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做对了,就做到了是格物,也就达到了“致知”状态,实现了某种完善的正确管理效果。

总之,王阳明认为,正确地管理、处理内心,让自己的灵魂保持这样一个综合的完善情况,或者说保持这样的生命状态——这是你我生命中原有的、本有的一个良好的功能。把这个良好的功能,让它全面的发挥出来,这就叫做“致良知”。


聊到这里,已经可以明确了,王阳明的“致良知”,倡导的是灵魂的不断向上生长。无论如何,这也不是压制人性嘛。按照“致良知”的要求,是需要每个人自己管理自己的心灵,而不是让别人告诉你我啥是对的啥是错的。人活在世界上,所谓是非对错,如果只有当别人告诉你我啥是对错是非,你我才知道啥是对错是非,那么这种人生,就是委屈你我的心灵去服从外来的道理。这样子的人生,是做奴才、训练奴才的洗脑式人生,绝对不是“致良知”的人生。

在王阳明看来,任何人都本来天生就有辨别是非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良知”。社会中的所谓真理,社会的对对错错,全部来源个具体的每个个人。个体人心目中的是是非非,综合起来,才是社会上是是非非。所以,真正的是是非非,就在你我心灵的深处,你我只需要把心灵深处本来就有的本能,把它本有的作用,正确地发挥出来,这就是人生嘛。所以,致良知,追求真我,这就是你我生命的主旋律。

在王阳明看来,是非对错的真理判断最根本标准,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尊重人性、尊重心灵,这是心学的核心立场。可以说,心学是特别弘扬人性解放的儒家学派。

这个核心立场,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处处体现。例如在《王阳明全集》的《文录》中,有一篇小文章名叫《从吾道人记》。王阳明有个朋友,自号“从吾道士”,王阳明很感慨,就写下来这篇文章。什么叫做“吾”呢?按今天的说法,就是真我——真正的我,也就是“真吾”。在这篇文章里,王阳明说:“夫吾之所谓真吾者,良知之谓也”。在王阳明看来,“真我”其实也就是内心我们自己的是非判断的内在的自知的东西了,是不需要外求的。

以上,就是这一次聊的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致良知”,这是个贯穿《传习录》的核心概念。不过,如果想快速掌握“致良知”思想,借助《大学问》去体会,更快捷。

下一次,就来聊《大学问》中的“致良知”。

我是黄向军,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