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大人学个啥?五位一体的修养论
您好,我是黄向军。我来继续为您浓缩王阳明《传习录》的思想精华。
上一次,粗略地为您解读了《传习录》中所讲的“致良知”,这是个贯穿《传习录》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大学问》这篇文章中,讨论得更集中。所以,为了方便您掌握这个思想,我这里专门为您聊聊《大学问》中的“致良知”,帮您从此掌握打开《传习录》大门的钥匙。
汉代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号称《六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儒家倡导的真理,就在这《五经》之中。问题是,《五经》相当于是先秦中华文明文献总编,跟清朝编订的四库全书似得。谁有功夫把四库全书都读了啊,那么时候,掌握儒家真理,就必须熟读《五经》,累死个人啊。所以,经过一千年的研究,宋代的人给出了结果:打开《五经》真理世界的大门,其实是有钥匙的,这就是两篇短文加两本小书,合称《四书》。其中,《大学》这篇短文,是孔夫子得意弟子曾子的作品,浓缩孔夫子的整体性生命智慧,所以,特全面。解读好《大学》这篇文章,就能解读好整个儒家的人生观。
所以,王阳明经常被学生请教《大学》这篇文章中的问题。他自己的回答,时间长了,都大差不离。于是乎,有学生把相关问答,整理成书面文本,请他过目,就形成《大学问》这篇文章。原《大学》文本中,针对“大人之学”,全面一一展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然而,关于《大学》的解读,程朱理学对其后半部分,讲得特别好。所以,王阳明重点聊开头的“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孟子》中所说的“良知良能”,就是“致知”要“致”的那个“知”,所以,《大学》的“致知”,就是在讲“致良知”。
既然如此,王阳明是怎么解读《大学》的呢?王阳明利用儒家学术研究方面的技术,对《大学》思想进行解读,顺便,聊出了自己的思想。这是咋回事呢?
背景情况是这样的:《大学》文本传到宋代,从二程开始,就对前半段的文字内容,解释得疙疙瘩瘩。思想家们很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学者们怀疑,秦汉的时候还没有纸张,可能在传承《大学》文本的时候,竹简的编排,编错行了。于是乎,程颐、程颢以及朱熹,都从学术探讨的角度,从思想的角度,尝试重新理顺《大学》前半段文字的顺序。原本这是个学术研究,但是到大明朝的时代,科举考试是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的。于是乎,小众的学术研究,成了大众的学习标准。改变顺序的《大学》文本,反而成了大众背诵考试的标准,历史上《大学》的原文,反而成了小众才了解的事情了。
王阳明的工作,就是重新弘扬《大学》原本,换个角度解读,结果发现,《大学》原文很顺畅,没啥疙疙瘩瘩的地方。他认为,人们读不懂,才会怀疑《大学》文本的原因,并不是《大学》本身出错了。
原本《大学》,哪里不容易让人读懂呢?王阳明讲,就是开篇“大学之道”四个字所讲的“大人之学”,没抓住重点。“大人”是个啥呢?所谓“大人”,就是主张人这个物种,不是生下来就能成长为真正的人的;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摆脱了动物性干扰的人,就是“大人”。所以,“大学之道”,就是这样一种方法,专门讲说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对于这个思想,宋明理学的儒家学者,意见一致。但是,“大学之道”的重点,是啥呢?
在王阳明看来,这个重点是在说:人生其实只有一件事需要做,说来说去,人活着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人,人生只此一件事。做得到的时候,当然要好好做下去,变得更加完美;做不到的时候呢,当然是争取做到。所以你看,人的一生,其实就一件事儿,认认真真让自己不断向上成长,按照大人的标准,去如此活着,就没别的事情了。
王阳明为啥要强调这个说法呢?因为对于这个说法,虽然别的宋明理学思想家往往也会赞同这个重点,但是,他们一定没有贯彻这个重点。只有王阳明,彻底贯彻这个立场。
要知道,如果彻底贯彻这个立场,那么,生命中的全部,无非是构成人生的内容罢了。请看,生命中的种种独立事件,如何构成同一个整体性人生呢?逻辑上看,只可能是关联性的关系,构成整体的系统,才可能。就是说,在王阳明眼中,生命就是一个种种关系构造而成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的运转,当然仅仅是“运转下去”这一件事儿嘛。遵循着生命系统本身的规律,让自己的生命持续运转下去,无论是谁,无非都是这样活着的,人生只此一件事儿。但是,有的人,随随便便任由自己的生命转动下去,而另外一些人,自主掌握自己的生命系统,通过不断向上的发展,追求正确顺畅地运转自己的生命系统,这种人,就是王阳明眼中的“大人”。能够正确帮助人类正确活着的学问,就是“大人之学”。在“大人之学”支持下,一个人追求做大人的成长进步历程,这个过程,就是“大学之道”。
这个一体化的生命动态系统立场,让王阳明认为,如果已经变成了大人,那么,继续把人生这唯一的事情变完美,就对头了。这就是《大学》后半段所讲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三阶段,越来越完美。如果按照“大人”的标准一个人还不合格,那么,就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生活中的一切,都用来帮助自己的生命,变成一个合格的大人。这个成长的变成大人的过程,就是《大学》文本中所说的“修身”。
所以,从“修身”的角度看,一个人活在世上,一辈子其实只应当做一件事:“修身”。第一,先“修身”成功,第二,再把已经成功的“修身”变得更完美。人生无非这两大阶段,无非一件事儿:“修身”。
所以,从一体化的生命动态系统立场出发,在《大学问》这篇文章中,王阳明的核心说法,就是五合一思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一件事儿,不是五件事儿。
为啥不是五件事儿或者五个阶段呢?因为,一体化的生命,它的运转,是动态不停止的。王阳明说,为啥《大学》文本中的开篇一句话,就是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呢?从系统的关系构成角度看,整个宇宙系统,“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客观现实。看见一个小孩子快掉井里的时候,一个人之所以会紧张,就是因为这个人所看见的,跟这个人的灵魂,发生了关联关系。听见动物们的哀鸣,一个人心中同样伤心,是因为这个人所听见的对象,跟他发生了关联关系。看见一草一木被伤害会觉得可惜,是因为草木跟灵魂关联在一起。看见石头瓦块碎裂会觉得可惜,是因为石头瓦块跟灵魂关联在一起。很多人觉得,肉体就是自己生命的边界,其实这个判断完全否认了一个客观事实。你我的灵魂,明明随时随地跟天地万物关联在一起构成活生生当下的关系,对这个客观事实,为啥要装作看不见呢?
你我的灵魂,是活在跟天地万物关联在一起的活生生关系之中的。这才是生命的客观现实。一体化的生命系统,就是由生命中种种关系关联在灵魂之中构建而成的。所以,当动态的关系系统不断动态转动的时候,怎么可能只管肉体的自己,不管不顾灵魂的自己呢?怎么可能不管不顾天地万物的喜怒哀乐呢?所以,大爱无疆,才是生命的本能。真正完美的“大人”,也就是咱儒家所讲的圣人,是大爱无疆到顶天立地的,是仁爱天下的。
当然了,这是完美的“大人”。暂时还没有“修身”成功的个人,应当以“仁爱天下”为理想,但行动实践中,要立足现实。啥现实呢?就是不断地完美自己嘛,不断跟自己当下生命系统的不完美,随时随地作斗争,这就是现实。
怎么确保发现自己生命系统的不完美呢?这事儿,完全不是事儿。为啥?因为老天爷把理性这种玩意儿给了人类当做本能。只需要发挥人自身的理性本能,就能自动判断自身生命系统哪里运转得不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碰到事儿了,就用理性感受判断自己灵魂,看看自己的灵魂这是运转得是不是足够完美。这个任务,就是《大学》文本中所讲的“格物”。执行这个任务,就能发现自己灵魂的不足,这个目标,就是《大学》文本中所讲的“致知”。这个任务,是认认真真对待自己的灵魂,是事实上真正关心自己的灵魂,这个情况,就是《大学》文本中所讲的“诚意”。这个任务,主要是让自己生命系统的中心动力体质变完美,这个效果,就是《大学》文本中所讲的“正心”。所以你看,发挥天生理性本能,随时随地在生活的实践中检验自己灵魂的完美状态,这一件事儿,呈现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方面,整体上,就是“修身”。所以,一体化生命动态系统这件事儿,决定了修身其实是“五合一”现实。
当然了,五合一的“修身”,从行动的角度看,啥是重点呢?发挥理性这个天生本能,这当然是重点。理性本能是天生的,这件事,《孟子》中称之为“良知良能”。所以,俺王阳明当然要突出生命的中心工作,把生命的基本纲领,称之为“致良知”嘛。所谓“致良知”,其实就是“格物”等等五合一的修身,只不过俺王阳明在突出重点而已嘛。
以上,大致是王阳明《大学问》这篇文章的思路。在阐述这个思路的过程中,王阳明通过文字解读,把“格物”的“物”字,解读为“事件”。把“本末”解读为同一个物体的头尾。如此来说明原本《大学》文字的正确性,也如此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总之,《大学问》所讲的“致良知”,更系统,更逻辑。读懂《大学问》,再来看《传习录》,就能够彻底把握《传习录》的主题纲领。“致良知”,这是个贯穿《传习录》的核心概念。
既然如此,这个良知,真有用吗?把这个思想纲领,用到现实生活中,将会是怎样的生命过程呢?
下一次,就来聊这个问题。
我是黄向军,下次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