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上一次我们是非常简单地给出了一个总的观点,就是怎么来理解良知?那我们今天接着聊。
一.虚明灵觉 为其存在状态
王阳明在讲到良知的时候,他很喜欢用一个词叫做虚明灵觉,这四个字实际上在王阳明那里,它是用来描述良知本身的存在状态的。虚明灵觉,说它是虚,我们一定要领会到良知既然是不是那一团血肉,我们不能把它指定为是某一个具体的有形的东西,因为良知就是道,道是周流六虚不可为典要的。王阳明曾经说起过,天地万物,如果没有人的良知,没有人的那一点灵明,天地万物也不可以为天地万物,我们不能把良知领会为具体的、有形的、看得到摸得到的这么一个东西,在这个意思上就是说它是虚。
至于说它明,上一次也简单提到过,它就是个明德,它是能够保持着它自己的那种明觉状态的。他对自我的存在状态,它总是明了的、清楚地知觉的,并且通过这种自我知觉来实现自我存在的确认和肯定。
说它灵,那就是它是对于我们本人,对于一切所谓的外在事物,它的条理也好,它的存在状态也好,它是可以寂感神应,知是知非,知善知恶,不会搞错的。
说它觉,是它总是对我们自我的全部的行为活动、意识活动,都是能够保持着警觉的。王阳明也说他是常惺惺的,总的说那就是说它只是个明德,它本身是个虚明灵觉,良知的存在是这样的一个状态。那听起来似乎是玄乎得很了。那我们怎么来讲致良知呢?
二.身之主宰 良知犹主人翁
我把王阳明用过的这些比喻说得更加简单一点,试图通过几个比喻来和各位朋友呢进行交流,或许可能能够让大家对于良知本身的那种存在状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自我体会,我试试看。
第一个比喻,我把它比喻为这个主人翁,主人翁这个话,王阳明自己还真说过的。那也就是说良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因为是从本以来就有的,并且它是我们全部身体活动的主宰。既然是主宰,那就是主人翁。王阳明说过身之主宰便是心,所以这个心虚明灵觉的心,本心、良知就是我们的主宰,是我们什么的主宰?是我们全部眼耳鼻舌身的身体活动的主宰,是我们全部的理性活动、德性活动,情感活动的主宰。日常生活当中,怎么表现呢?
三.向外驰求 忽略良知本体
就好比这么说。他是我们的领导,那你要听从这个领导,按照他的本来的样子去展开我们所有一切的心身活动,主宰就获得了体现。主宰本身,这个主人翁就是良知!当然这只是个比喻,所以我有时候半开玩笑的讲,我们每一个人就好比是设想,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内部是有这么一个老头在的。这个老头是端端正正地坐在我们的心里,坐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我们的全部的思想活动意识活动、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我们做的是还是不是、善还是不善?这老人家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是常惺惺的,他总是在监视着我们的全部的内外心身的活动。只要我们向他请教,向它咨询,它就会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你这个想法对不对?你这个话说的对不对?你这个行动,对不对?关键问题我们往往不懂得向这位老人家请教,向我们自己的良知去咨询。我们如果观看一下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你看看我们这个身体结构的确也是蛮有趣的。我们实际上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样的一些感官来实现我们的生活的。那这个眼耳鼻舌身的感官,你看看它是一致对外的,眼睛是看外面的,耳朵是听外面的,鼻子是闻外面的各种各样的气味,是吧?舌头是品尝外面的什么东西的味道?身体也是感触外面的,冷的热的坚硬的还是柔软的等,这个感官是一致向外的。日常生活当中,正因为是凭借着感官,把我们自己开放给对象,同时也把外面的一切形形色色,通过感官摄入到我们自己的内心,通过感官来实现我们在世界的生存,同时也通过感官来表达我们自己的存在,这是个基本状况。正因为这个样子,人的现实生活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某种危机。
比如说举个例子讲,我眼睛看外面的,看到一朵花,我马上就有感觉花很漂亮。接着我很可能冒出第二个念头,就是如果我也有多好,或者说我想要,接着你的这个手很可能就伸出去了。我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而往往是凭着感官活动来展开我们自己的。可是有问题,什么问题?你看到一朵花,你说美丽,然后要,接着摘花,有没有经过你心中的那个老人家的批准?有没有经过你自己本然在的良知的审核你的这个行动?我们恐怕很少有人这么想。在外界事物的这种交往过程当中,凭借着自我的感觉,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以至于名誉、身份、地、财富,我们一股脑儿的把我们自己的身体导向到这样一个所谓外驰、外务、慕外等这样的一些个方面,反而忽略了我们自我本心、自我良知的本原实在。
尽管良知这个主人翁、这个老头他还是那么端端正正的坐着,并且也同样对我们所有这一切的举动,所有这一切的内在的活动,都知晓的一清二楚,知善知恶,知是知非。
可是我们并没有向他请教、并没有向他咨询、并没有把他自身本来的存在性表现出来。我们的真实存在,也就是良知本身实际上在也就等于不在,因为我们没有把它体现出来?用现在大家喜欢说的说法,那就叫做所谓遮蔽。日常的生活、跟着感觉走的生活、凭着感觉来发出自我行为的行动的这样的一种生活,在这个意思上,反而是遮蔽了自我真实的存在。那我们用老话来说,那就是心身灭裂,心和身两重化了。
四.反身而诚 求诸己致良知
那我的说法很简单,我们在讲知行合一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我们正常人的正常的生命,内诚于中,必形于外。内外一致,心身一致。王阳明也在这个意思上讲知行合一,那才是我们生命本然的真实状态。结果倒好,你现在跟着感觉走,良知这老头,尽管它应该是我们的主导,应该是我们的领导,结果把它丢在一边,不理不睬而只是跟着感觉走。实际上也就造成了心身的二重分裂。我有个很简单的说法,你看我们本来是个一,一分裂就变成二,现实生活就使我们处在各种各样的二的危险当中。
王阳明说了,如果我们真懂得那个良知才是我们真实的自我,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总不能生活在虚假虚妄之中,得要把那个属于自我的真己,真实的体现出来、呈现出来,那才是我们真实生命的表达。不能让良知这个老头就那么冷清的坐在那里,我们还得要时时事事不断的向他请教,把我们自己的真实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良知本身,通过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活动把它表现出来、体现出来,心身一体,回归到生命本源的真实状态本身,这就叫做致良知了。
可是我们如何向他请教,如何向良知这老人家去请教并且听从他的领导,把他的知是知非知善知恶,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声的活动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呢?实际上儒家从来都讲,我们这个是没有什么别的更多办法的。只有一条,反思、反省要时时保持对于自我行为的反思和反省。从孔子以来,经过孟子讲过多少遍的自省、自反、反身、反求诸己,这个的确是我们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如果说修身,这同样是一种修身的重要途径,不能脱离它的。反思的目的是什么呢?便就是回归到心身秩序的本原的统一性。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当我们处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打个比方讲,我可能今天出去遇到了什么事情,我很愤怒,那我就处在愤怒当中,那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所谓得非理性的、过了头的等诸如此类的事。在这个事情的进行过程当中,我想大多数朋友可能都差不多,我们并没有真实的意识到,某种行为是过了头的,因为你如果意识到很可能你就不那么做了。可是当事情过了之后,反思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立马会知道,某件事情我可能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做的时候过了;某件事情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做的不够;某件事情很可能大方向就不对了。
那我提醒各位朋友想一想,你在反思的过程中那个告诉你这件行,那样不行的,那个是谁?那就是我们的本性。因为在反思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并不会真实的涉及到事实上的我和他人的利害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自我和自我的关系之间的对话。所以只有在这样的一种反思过程当中,我们那个真实的自我、良知,会像我们毫无保留地开显它自己,开放它自己,它也会真实地给我们自己全部的心声活动,包括意识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经过反思,我们既然知道了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或者某事善、某事不善,某事对,某事不对,那你就要听良知的话。同样的错误,不要重复的犯,这就叫做不贰过。因为行为是我们自己的,活动是我们自己的心身给出的,不管它结果不好还是好,不要怨天,不要忧人,不要把责任推诿给其他人。不贰过,不迁怒,那就是自我修养;而这一切实际上是需要经过自我心灵的不断的审查、省察、反思,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的,这就叫做功夫。经由这样的反思和反省,我顺便说一句,我们这个汉语构词也挺好玩。你像反、醒,一反就醒,我们内在的良知就会向我们呈现它自己。如果反思,我自己的言行全体,身口意全体都合乎良知自体的本然状态。我所想的、我所思的、我所做的、我所行的都合乎良知本身的那个状况,那就叫做诚。那样的诚的状态,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无上的心身愉悦。所以孟子当年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叫做幸福。
王阳明也曾经说过,乐是心之本体,真正的快乐是这种快乐,新生自我展开的完整的统一性,内外一致。我通过这样的一个比喻来讲,良知实际上在对于自我行为的不断的反省当中、反思当中,清楚明白地体现在我们自我的心灵当中、自我的内在,实实在在地把它作为我们全部活动的主导,这就叫做致良知。
五.事上磨练,良知便是准则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意思。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来不断地纠正我们自我日常生活行为的偏差,就是致良知的实践。也因为这个缘故,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各种各样的对象性关系当中的,总是处在各种情景当中的,那么我们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当如何去表达我们自我,就成为致良知的功夫。同样因为这个缘故,王阳明是很强调事上磨练的。当然此话我们今后也还会再提起。顺便说一句,良知的虚明灵觉,良知的常惺惺,他总是对我们内外全体的心身活动保持着一种独特的警觉的,并且总是能够作出判断的。这里头已经包含了一个意思,良知本身,就是准则。
王阳明的确也说过这个话,尔那一点良知便是尔自家的准则。既然说它常惺惺,顺便说个挺好玩的事,王阳明好像当时也提到过这个话,有学生说睡着了之后良知还在不在?那王阳明马上回答一句,原何一唤便醒?请注意王阳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良知是不睡觉的,它总是警觉的,它总是常惺惺的,否则的话,那就唤不行了,那可麻烦了。良知就是我们的明德,它总是明觉的,怎么来表达和体现?
我想通过第二个比喻我通常讲的秤的比喻来说。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先谢谢各位。
良知就如心中坐着的一位老人,他时时刻刻保持觉知和清醒,只是我们有时候把他忘了,而任由感觉牵引着走。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理智吗?
我自己的言行全体,身口意全体都合乎良知自体的本然状态。我所想的、我所思的、我所做的、我所行的都合乎良知本身的那个状况,那就叫做诚。那样的诚的状态,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无上的心身愉悦。所以孟子当年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叫做幸福。
晶莹剔透的晶 回复 @正益慧武: 说得好,很多人都知道真诚也都知道知行合一,但是把个人自身行为和内在融合一体实在太难了。所以也就要求我们平时在工作学习中不停练习才能逐渐的知行合一。比如工作就是工作,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何尝不是知行合一的实践呢?
科学知识如何用良知来解释?既然良知是知是非的,为何牛顿没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局限性;既然知是非,为何没发现封建制度的缺陷
良知,就是个人的思想啊,保持行为与思想的一致
别害外人,常持恻隐心,羞耻心,敬畏心
每个人的良知或对于“良知”的认识深度不同,如何确保“致良知”的结果的正确性?另外,有很多事物并非眼耳鼻舌身所能体味的,如何将这些事物内化到“良知”中并给人以指导?
因为行为是我们自己的,活动是我们自己的心身给出的,不管它结果不好还是好,不要怨天,不要忧人,不要把责任推诿给其他人。不贰过,不迁怒,那就是自我修养;而这一切实际上是需要经过自我心灵的不断的审查、省察、反思,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的,这就叫做功夫。
乐是心之本体,真正的快乐是这种快乐,新生自我展开的完整的统一性,内外一致。
感谢老师
致良知这个“致”我认为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知(获取)良知,一个含义是行(执行)良知。要把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