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六篇精讲》02.《狂人日记》上

《鲁迅小说六篇精讲》02.《狂人日记》上

00:00
13:14

我们今天开始讲鲁迅的《呐喊》。这是一个中短篇小说的集子,那为什么叫《呐喊》?要知道这个名字在当年,一百多年前,这是非常颠覆性的。我们记不记得有一幅著名的画,是蒙克的,就是《嚎叫》对吧,那个人在尖叫,那张变形的脸。你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但是你会莫名地觉得惊恐或者内心震颤,被他抓住,那种情绪是你感知得到的。呐喊这两个字只要写下来,它就有情绪,它一定是张着嘴的。   

那为什么叫《呐喊》?鲁迅先生在自序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在很多时候,当要发出声音和表达意见的时候,我觉得生活着的人没有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那我就像置身在一个毫无边际的荒原中,无所适从,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所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所以让我会有无端的悲哀,但是也并不愤懑。因为这个经验让我反省,看见自己,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这段话我会觉得跟每一个人的内心体验都有关系吧,你有没有觉得寂寞?发出的声音是空荡荡的,没有人回答?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那鲁迅该怎么表达他所经历的那些事中带给他的这种感觉呢?

《呐喊》的第一篇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第一句话你还记得吗?“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这句非常宁静和诗意,而且是古典的诗意,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看见的那个月亮是一样的,和我们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那个月亮也是一样的。

可是后面,他突然之间颠覆了。他说赵家的狗又叫了。天哪!就这一句,你就发现那个古典的诗意被撕裂了,整个的世界就不正常,散发着疯狂的气息,这就是鲁迅的灵魂冒险。所以《狂人日记》在当年是刷新了所有人三观的。

那他发表在哪一年呢?1918年的5月15日,周树人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这个小说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所以我们都很熟悉一个词,叫新文学运动,《狂人日记》就是这个运动的奠基石。所以《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的作品,也是文学史的总纲,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许子东先生就讲,说某个作家的第一篇作品,竟然变成了后来百年文学的提纲,这个太稀罕了。那它影响了一百多年来很多中国作家的创作,一直到当代,比如说残雪、余华、莫言都受到过启发。

那什么是“狂人”?我最近因为就在看许子东先生的书,他很精辟地阐释过,说英文叫作mad man,意思是疯子。但疯子和狂人是有重要区别的,疯子和天才之间就隔着一个狂人。所以狂人往前走半步,就是疯子,狂人往后退半步,就是天才,都只差半步。那这半步在中文里是什么意思呢?

狂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精神病;第二个意思是纵情任性、放浪之士;第三个意思就是狂放不羁、过于进取。那我们一看就发现,后面这两个意思都不能算是完全的贬义对吧?比如竹林七贤,我讲过嵇康,那叫狂狷之士,那这个狂指的是特立独行和进取。那李白他写“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以狂人在中文中是多义的。

但奇怪的地方是什么呢?《狂人日记》里的主人公既是一个疯子,又是一个狂人。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狂人是一个典型的被害妄想症患者,所以他会觉得周围的人都要吃他,都看着他笑,那就是要害他,就总有刁民要害朕,他就很害怕。那这是典型的精神病的患者状况,鲁迅是曾经学医的,所以他写了一个很真实的病人案例,它有真实的原型。

但是从文学的角度看,它又有自己的象征意味。这是一个挑战旧的封建礼教,是一个反对庸众,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这就是文学的魅力。那如果能够说得特别清楚,那这件事就叫科学,可是意识模糊,左边可以理解,右边也可以理解,会给我们开很多脑洞,这才是文学,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所以“狂人”这个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多义性。这篇文章不长,全文大概就四千八百字左右,但其中二十四处提到了吃人,五处提到了吃我。吃人是一个比喻,但同时吃人也是写实的。说狼人村有一个大恶人被人打死了,就挖出恶人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这是狂人在病中的所见所闻。

但有一句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那历史上是有过记载的,有一个词叫易子而食,就是闹饥荒的时候,这个父母就不忍心吃自己家饿死的小孩,就跟别人家换着吃,这是真实的历史。 那么鲁迅在写完《狂人日记》的时候,曾经给许寿裳,他的好朋友写过一封信,他就这样讲,他说:“凡事总要研究。”这句话在《狂人日记》里也出现过,他说:“我偶阅《通鉴》,”这当然是一个历史读物,“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吃人就要找各种理由。”有为了打仗的,说“汉末臧洪杀爱妾以食将士”,就是把他的小老婆杀了,让将士吃,然后表达他的这种勇敢和激情。那有的时候打仗,然后把敌人抓来了,就“齐勇士互食其肉表勇决”,吃掉敌人身体的一部分表示我们赢了,然后把对方彻底地消灭,而且从肉体上毁灭。那还有就是为了尽孝道,叫割股疗亲,割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自己的父母吃,表示孝顺,让他们来治病,这些记载都是写实的。 那么有一种很极端的说法,这是生物学的说法,说世界上只有三种动物是吃同类的,蟑螂、老鼠、人,这肯定是瞎说,是污蔑人类,因为动物界吃同类的动物还挺多的。我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叫《黑猫警长》,那个螳螂新郎在新婚之夜就失踪了,后来去破案,发现是被螳螂新娘吃掉了,为什么要吃掉呢?因为这个雌的螳螂不吃掉雄的螳螂,它就没办法繁衍后代。

但是据说狮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吃掉死掉的狮子的,就是那个《狮子王》的狮子,但人类会吃掉死掉的人类。所以许子东老师就在他自己的书里说,说人类虽然很聪明,是食物链的最顶端,但是境界不高尚。

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拍的,就那个少年跟一个老虎一起在一条船上,然后经历了好多个日夜,那么彼此饿了,怎么办呢?那其实原来的小说里面是写,就这个遭遇到了海难的少年,他其实是靠吃死去的人的尸体活下来的,那这个就是动物性。

那《狂人日记》里的疯子,他得了被迫害妄想症,家里人把他关在屋子里,只有被许可才可以出去走走,透透气。可是每出去一次,这个人的病情就加重一些,为什么呢?小说里写了三层。

第一,古来时常吃人。第二,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第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自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这三句话,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从课本里读过,非常熟悉。可是现在再来重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我们从头细讲。

《狂人日记》是用一个情绪——怕,来开头的,就是畏惧,而且怕得有理。他说:“不然赵家的狗,何以多看我两眼呢?”这一句话,我们跟余华一样就感到惊悚,说天哪,这个人不正常了。可是他为什么不正常呢?

那第一次让狂人产生这样的担忧,是因为一个人,赵贵翁和一群小孩子。早上出门,赵贵翁的眼神就很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经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这一段是狂人的自述、独白,他一直幻想着别人要吃他,甚至觉得家里人也要吃他,在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他就发现路人对他的态度,眼色怪怪的。他看我,交头接耳的议论,所以他生理上本能的反应是从头直冷到脚跟。

那然后他是怎么思考这件事的呢?一句:“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我明白了。”他明白什么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象征,他是在讲这种仇恨的传承,或者是说人欺负人,人吃人这个“传统”的继承。

一个疯子用一句根本上不了台面的大实话,就揭露了一个人人都知道,但是都不愿意面对的真相。所以鲁迅笔下所写的“吃人”二字,它既是一种象征,又是写实。既讲实际上历史上有一些野蛮的习俗,那又讲礼教是怎么样来限制一个人的灵魂,让一个正常的人害怕到绝望,最终陷入疯狂。

那么从文学性上讲,单纯的象征是很容易的,单纯的写实也很容易,但是把象征跟写实结合起来,浑然天成,这个是最难的,它非常高级。就像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说它是写实还是象征?所以它高级。

然后狂人就说了,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那他就陷入思考,开始研究人为什么会吃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这个就是吃人的本质,就让人害怕的是什么呢?就是用世俗的眼光去随意的批判他人。有的时候你说,我没有恶意,可是却造成了糟糕的后果。或者说,我这么说的时候,也不想把事情搞得这么糟,只是有一点点小心思,可是偏偏就造成了有一些人失掉了性命。

比如阮玲玉,人言可畏,那就是被人言吃掉了。然后看社会新闻,说一个女子让快递小哥跑腿,然后给了两百块跑腿费,大家都说太少了,你怎么那么冷血。后来这个女人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就一跃而下。还有诗人余秀华,比如说谈个恋爱,然后去晒她的照片,下面有一群人在讲说你那么丑 ,你怎么不去死,这个就是非常恶意。

所以人言有的时候就像锋利的刀子,我们一直讲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那么恶,并不孤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19962kcsv

    声音很像《小欢喜》里演员咏梅的,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