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印度,最尴尬的地方不在于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对中国望尘莫及。而是长期一骑绝尘的中国,早已把印度当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气。
比忌恨更可怕的,是忽略,这让印度的尴尬,情不自禁地就化身为歇斯底里的不爽和愤怒:
明明西方国家抛出的“龙象之争”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为何中国就不能和印度一决雌雄?
要知道,中印两国不仅同为14亿人口的领土大国,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更在近代以来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而且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后,两国又基本都在二战后真正取得了民族独立,是第三世界令人侧目的“东方大国”。
而且,两国的缺陷和不足也异曲同工,比如起点都比较低,资源都不太丰富,足球水平都令人无语。
所以,尽管作为世界上人缘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争相拉拢的对象,但“高高在上”的印度却依然愿意“屈尊下顾”地与中国同台竞技。
面对印度各种破天荒的“礼遇”,热泪盈眶的中国一再表示:我们和美国只差5.6万亿美元的GDP。
是的,中国不需要印度的好意,更不想和印度一较高低,因为印度根本就不配和我们做对比。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龙象之争”概念中的所谓中印雷同点,除了只有人口比较接近,其他方面则相差甚远。而因为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事实上人口也大相径庭,毕竟低种姓某种程度上根本不能算“人”。
换句话说,中国和印度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虽然印度长期以文明古国自居,但现代印度和古印度没有一卢比关系。由于开伯尔山口这条“绿色打印通道”常年开启,雅利安人、希腊人、突厥人和蒙古人等侵略者先后光临,印度文明被各路征服者叠压成秀色可餐的“千层饼”,达罗毗荼人等土著居民则被驱逐到南部或者阿萨姆等边缘地区,古印度也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
等到17世纪英国殖民者漂洋过海地来“打印”并最终建立“英属印度”,才首次实现了印度版图的“大一统”。
然而,地图的统一只是表面文章,印度社会的撕裂则依然令人绝望。从雅利安人开始,为统治原住民,创造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成为印度切段式历史轨迹中唯一一项绵延不绝的遗产,并在英国殖民者手中登峰造极。
为统治人口众多的南亚次大陆,英国与土邦高层结成“统治者联盟”,保证了英属印度的贫穷稳定。
而土邦高层在追随英国殖民者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后,突然发现自己是在为英国佬打工,于是激发了最原始的反抗本能。
然而,他们本身也是英属印度的既得利益者啊,如何在赶走英国佬的同时又保证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一度深深困扰着这些锦衣玉食的领导人。
直到甘地结合自身颠沛流离的留学背景和一言难尽的印度国情,并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才突破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于是,印度的抗英斗争终于在如火如荼中被推向高峰。喜闻乐见的英国殖民者也对甘地的操作直呼内行,并一再表示还能再坚持殖民一百年不许变。
而且为了戏做全套,英国还扶持“全印穆斯林联盟”,充分发挥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搅屎棍”本性,将本就乌烟瘴气的英属印度折腾得更加波涛汹涌。
本以为一边不敢发动群众,一边不敢刺刀见红的“表演”能天长地久,但谁能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英国会在丘胖子的热血中一蹶不振,于是作为“日不落帝国”模范殖民地的英属印度“被迫”看到了反殖民胜利的曙光。
当然,出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本能,英国临死还要蹬一脚,在卷铺盖滚蛋前,以宗教为分野依据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也终于等来了自立门户的光明。
可以说,“不爱武装爱红妆”的民族特性,注定了印度无论是反抗还是建国,都充满着“与世无争”,是令人恨铁不成钢的“水到渠成”。
相比之下,中原王朝因为长期与游牧民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交锋,战斗力强悍得要命。而且从秦朝建立以来,因为“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文明由此一脉相承,这和古印度动辄推倒重来的历史轨迹有着本质不同。
虽然历史在很多时候是挥之不去的沉重包袱,但却也给了一个民族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就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以从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尽管在其后的近100年时间里,中国逐渐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我们的探索和抗争从未停止,并最终在我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俗话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中印两国不同的立国方式,注定了两国未来的天差地别。
由于没有革命或战争的洗礼,独立后的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消灭反动阶层,打破“政令不出新德里”的尴尬;下不能将统治力延伸到基层各个角落,推动土地改革为工业化铺平道路;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为工业化释放巨大的人口红利,建立庞大的国内市场。
而且,虽然现代印度和英属印度的统治者换汤不换药,但由于英属印度时代英国殖民者长期把持着军政大权,所以当他们走后,虽然留下了6万公里铁路等丰厚遗产,但印度的技术水平也几乎一夜归零。
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宗教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基层政府的作用,让印度上下呈现出先进与落后、现代与原始的泾渭分明。
更尴尬的是,由于土地革命无从谈起,工业化无从落地,但尼赫鲁又为印度定下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的“印度梦”。于是善于变通的印度精英不等不靠,头也不回地走上了“第三产业”立国的道路上,将印度的第三产业比例推高到60%。
虽然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之路绝非金科玉律,但没有第二产业支撑的第三产业绝对是灾难而不是财富。而印度产业结构的倒挂,带来的是高度的对外依赖性和恐怖的贫富差距,所谓的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根本无从谈起。
相比之下,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如此深刻彻底,新中国建立时虽然一穷二白,但却具备了大国复兴的一系列优势要素。
再加上毛主席力排众议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不仅赢得了难得的国内发展环境,凝聚了人心,更令苏联刮目相看,于是156个援华项目先后上马,中国由此建立了最完备的工业体系。
等到1959年中苏交恶,新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优势,吸引了国际市场的大量外资,通过市场经济形成了空前庞大的国内市场,我们也有了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
另外,相比于印度被美俄等大国人见人爱的优越环境,新中国由于长期被美苏封锁,不得不强化了自力更生的意识,即便参与国际合作也始终坚守靠自己的底线,这让我们不仅尽可能地不受制于人,更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性。
而印度,由于没有工业化的发展,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不仅农业发展长期被掣肘,国防也不得不仰人鼻息。虽然通过“天天双十一”,印度买来了一个第四军事强国的体量,但再好的伙伴也不可能将最先进的科技慷慨分享。
从这一点来看,印度和中国,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国家,准确来说是“棋子”和“棋手”的差距。
那么,面对这样的差距,印度是如何弥补并脱胎换骨的呢?答案是不停地对华挑衅。
关于印度为何频繁挑衅中国这个问题,印度方面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具体来说就是英国留下的祸根。
话说英国完全殖民南亚次大陆后,很快开始以南亚为家开始了猛烈的“开疆拓土”,除了向西侵略伊朗,西北染指阿富汗,向北侵略尼泊尔、不丹和锡金,向东夺取阿萨姆地区,更向东北疯狂蚕食西藏,甚至不惜炮制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由于自古以来,中印边境基本由中原王朝确定,与南亚次大陆的边界基本都是一条过渡带而不是一条线,再加上青藏高原距离中原王朝核心距离遥远,为英国的强取豪夺提供了契机。
印度独立后,自诩“英属印度”继承者,自然对英国的所谓殖民成果全盘继承,所以侵略中国是印度的“既定国策”。
而尼赫鲁作为“有声有色印度梦”的缔造者,在英国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野蛮干涉我们内政,妄图将西藏作为中印的缓冲国。
在这个世界上,有野心不难,难的是如何梦圆,而很明显尼赫鲁没有这个水平。一场不自量力的中印战争,不仅让他这个“开国领袖”差点儿成为“亡国之君”,更让如日中天的印度被彻底打断了脊梁。
而从中印战争后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场一边倒的战争,不仅重新定义了中印边界,占据制高点的中国对印度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制态势,使印度面临着不逊于开伯尔山口的被动局面,更让巴基斯坦等苦印度久矣的南亚国家欢欣鼓舞,从此新中国“不得不”将影响力伸进了南亚,从而彻底扼住了印度大国崛起的咽喉。
面对这样的极端被动,印度没有痛定思痛,想方设法从睦邻友好中获利,反而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肆无忌惮地对我们发动挑衅。
对于印度而言,挑衅中国不仅不一定能改变中印边境的被动态势,更不可能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让貌合神离的印度阶层形成统一的国家意识,毕竟挨揍的时候不分你是锡克人还是泰米尔人,只知道印度人身上都有咖喱味儿。
同时,“不辞辛苦”地挑衅中国,还能得到美俄等国的争先照应,而它们慷慨的武器出口又是印度提升军备水平的主要途径。
要知道,印度可以战五渣,但一定不能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这是印度核心竞争力的最好说明。
但问题是,印度虽然经常高喊“印度再也不是62年的印度”,“爸爸再打我一次”的心愿感人至深,但印军的战斗力公认的不行,只能欺负巴基斯坦等弱邻,最强也不过能和俄军来个硬碰硬。而没有打败中国报当年一箭之仇的胜利,印度也就不可能真正涅磐重生地复兴。
所以,印度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越努力越不行。
因为立国之前,印度虽然继承了英属印度的大部分遗产,包括领土和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却没有社会结构的推倒重来,只能在殖民地基础上缝缝补补,所以印度虽然基础比中国雄厚,却注定被“后来居上”。
而建国后的印度,因为国际社会太过顺风顺水,尤其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争相搭拢,让印度产生了“还没努力就已经跻身一线强国”的错觉,于是印度的大国崛起之路越跑越偏。
在静夜史看来,脱胎于英属印度的现代印度,像极了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非但没有争分夺秒、想方设法地“补课”,反而妄想着不经高中学习直接考上清华。
而面对这种痴人说梦,周边的国家尤其是美苏却纷纷煽风,让印度的萌生了“中国行,我更行”的错觉。
而这,注定了英国只能被中国越甩越远,并最终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确实,我以前对伟人的功绩理解并不深刻,自从在喜马拉雅听过了圣雄甘地的传奇以后,才发现伟人的不同,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以弱胜强的传奇,所以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就不同以往了……
现在的声音怎么怪怪的
小人之道!
作者既然都知道现代印度从人种文字宗教甚至区域等都跟古印度几乎没啥关系,为什么老说“印度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世界四大文明只有中国前面不加“古”字,这是学界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