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虽然盛况空前,甚至被外媒称为“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但绝不意味着中亚国家从此心无旁骛并心向中国。
毕竟作为身居亚欧大陆内部的地理单元,中亚五国也是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所谓“世界岛”的核心所在,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角色,甚至就连土耳其和印度这样的二流角色也一再表示扶我起来试试。
因此,理论上说,中亚五国在各方势力之间八面玲珑地闪转腾挪,演好左右逢源的杂技,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单方面和中国亲密无间,尤其是因为一次盛大的峰会就完全蜕变。绝不是中亚各国的上上之选。
然而,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却让俄罗斯打翻了醋坛,甚至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比如就在中国-中亚峰会开幕的前一天,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方相信无论中亚国家与哪个国家保持合作关系,都无法填补由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是一句火药味儿十足的表态,用大白话表述就是:
中亚各国注定离不开俄罗斯,任何大国想要拉拢都无济于事。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敢情这中亚是俄罗斯的管辖范围,想和谁打交道还得经过俄罗斯的同意呗?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苏联“有限主权论”那一套呢?
可以说,在中亚各国面前,俄罗斯对中亚各国俨然是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根本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实在是鼠目寸光、无可救药。
但转念一想,俄罗斯确实有在中亚各国面前居高临下的资格,因为历史上的俄罗斯对中亚的殖民统治虽然时间不是最长,但却最为入骨三分。
因为地理区位的极端独特性,中亚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各方势力东去西走、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中亚的民族分布和宗教格局也在这些频繁而剧烈的变动中逐渐成型,比如在波斯萨曼王朝的影响下,中亚在宗教上开启了“伊斯兰化”征程。而在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以及后来的塞尔柱王朝影响下,中亚在民族上逐渐实现“突厥化”。
从地形上看,中亚的“伊斯兰化”力量来源于西南,尤其是从伊朗高原一路北上,而“突厥化”则来源于新疆等突厥地区,可以说距离都相当近。
相比之下,虽然中原王朝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张骞凿空”,建立西域都护府的开疆壮举,并最早将中华文明向中亚辐射。而且唐朝时期更是设置安西都护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广大地区,深刻影响了中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但由于西域远离中原王朝统治核心,更因为唐朝的文明辐射,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使得唐朝灭亡后,丝绸之路逐渐阻断。
更因为政治中心从关中平原向东迁移,帝国经营方向由东西改向南北,西域于是逐渐脱离中原王朝掌控,直到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天山南北,西域东部的新疆才时隔1000多年重回中原王朝怀抱。
中亚的“伊斯兰化”和“突厥化”,正是在中原王朝缺席的1000多年时间里完成的,它的完成,也意味着除了新疆之外的中亚,已经和中华文明基本形同陌路。
而在完成“伊斯兰化”和“突厥化”后,沙俄的侵略又纷至沓来。
从沙俄的扩张轨迹来看,由于准噶尔汗国一度雄踞中亚,沙俄最开始将侵略矛头指向了远东,直到被清朝痛揍之后才部分折返向西,与准噶尔汗国勾结继续侵略清朝。
准噶尔汗国覆灭后,清朝和沙俄在中亚短兵相接。清朝盛极而衰后,沙俄一面加紧掠夺外西北,另一面疯狂侵略中亚,并最终在19世纪末将中亚纳入沙俄版图。
作为盛行“大俄罗斯”主义的国家,沙俄自然对中亚低看一眼,中亚反抗沙俄暴政的统治也从未停止。
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万劫不复后,中亚一度取得独立地位,“伊斯兰化”和“突厥化”更是一度甚嚣尘上。为了继续掌控中亚,苏俄在1920年于中亚推行“民族识别”,人为创造了5个国家,极大地压制了“伊斯兰化”和“突厥化”势力,维持了东斯拉夫势力对中亚的统治。
苏联期间,对家徒四壁的中亚进行了长期的经济援助,推动了中亚社会的发展。
正是因为苏联的援助实在太香,所以当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想要一脚踢开中亚五国奔向西方的怀抱,中亚五国尤其是哈萨克斯坦表现出了强烈的依依不舍,并一再表示没了俄罗斯的小钱钱,我们以后可怎么活?
但叶利钦为了俄罗斯“一路向西”的宏图大业,铁了心要踹掉中亚五国的沉重包袱,于是中亚与俄罗斯彻底分手。
然后,俄罗斯没有获得西方国家的接纳,反而被坑得欲哭无泪,而中亚各国则靠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左右逢源的优越条件,纷纷实现了自力更生地脱贫致富。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突然意识到,中亚是俄罗斯不可或缺的后花园。
俄罗斯之所以有始乱终弃的底气,不是因为其一言难尽的国力,而是因为苏联几十年如一日的经济帮扶,让中亚各国与作为苏联直系继承者的俄罗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比如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出口欧洲的天然气管道,都必须经过俄罗斯的土地,俄罗斯与中亚各国的铁路轨距也保持一致,极大地便利了俄罗斯与中亚的客货联运。
再加上沙俄以来,为巩固对中亚的统治,向中亚大量移民,导致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不仅遗留着大量的俄罗斯人,俄语更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所以,中亚各国想要脱贫致富,绝对不能离开俄罗斯的支持,这是俄罗斯虽然国力大不如前,但依然能卡着中吉乌铁路25年不落地的根本因素。
但俄罗斯不曾看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中亚各国早已“苦俄罗斯久矣”。
中亚虽然位置得天独厚,但也需要吃饭,更需要脱贫致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八面玲珑的传统技能,专心跟着俄罗斯混不是不可以,但中亚各国想要的,比如资本、技术,俄罗斯需要马上拿出来。
但问题是,除了和中亚能源有竞争的能源产业,俄罗斯能给中亚各国的实在不多,充其量只能是资源供给站。
这就让中亚各国相当不爽了:你不仅给不了我什么,还想从我们身上刮点儿什么,更想阻止我们和其他国家搞贸易谈合作,凭什么?
再加上当初是你打死不要我们这帮穷亲戚的,如今我们陆续发达了,你又想王者归来,想得挺美啊。
所以,俄罗斯与中亚各国的主要矛盾,是俄罗斯控制欲与实力差距天差地别的矛盾。
而一场俄乌冲突,让俄罗斯本就捉襟见肘的影响力更加雪上加霜,对中亚的影响力更加力不从心。所以我们看到,哈萨克斯坦公然跳反了,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又打起来了,俄罗斯作为中亚的“大哥大”,说话完全不好使了。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信号,因为相比于在感情上的渐行渐远,中亚被重新卷入漩涡才最可怕,因为漩涡之中,一定有美国上蹿下跳的龌龊身影,而一旦美国与中亚眉目传情,欧盟以及日本等美国附庸必然紧随其后,中亚将很快成为西方国家在俄罗斯腹心插上一刀的绝佳平台。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推动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用俄罗斯没有的资本和技术深深吸引了中亚,防止其被西方国家拉拢,可以说本质上是帮了俄罗斯的忙,解除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后顾之忧。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对中国-中亚峰会阴阳怪气,不仅缺乏常识,更缺乏格局。
而这样的国家,是我们决不可过分靠近的存在,因为它们会随时将我们拖入难以挣脱的泥潭,为它们的利益买单。
在静夜史看来,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不仅是中国国力今非昔比的重要证明,更是我们锚固“一带一路”倡议,增加对抗西方国家纵深的战略布局。
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不是俄罗斯的施舍或网开一面,而是我们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举行中国-中亚峰会无需看任何国家脸色。做好我们自己,就是互利共赢的正确选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阴阳怪气讲国际关系!
分折的好,水平高,高水平。
这背景音乐真受不了
静夜史 回复 @plkhi1s8t2dhblxc8b95: 抱歉,下次去掉
上善若水!
听着味道不正
你是50W吧
中亚也没有亲华,只是平衡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