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潘富俊,今天我们讲讲古典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的匏瓜。
匏瓜又称葫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原产于赤道非洲南部低地,后来传到印度,应该在史前时代就已由印度传入中国。瓠瓜随着古人类迁移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今天的墨西哥、秘鲁和泰国均有数千年的被种植的葫芦被发现。在中国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瓠瓜子出土。新石器时代也有许多葫芦形状陶器,可知七千多年前中国已有瓠瓜。
最可靠的植物文献《诗经》,匏瓜出现有七篇以上,可见在春秋时代匏瓜已经是中原地区普遍栽植的蔬菜。鲜嫩的果实可作为蔬菜,成熟的果实供盛水或玩赏之用,即俗称之葫芦。依照古人的生活经验,将当时的匏瓜分成苦、甜二大类。甜匏瓜之果实嫩时作蔬菜食用,苦匏瓜之果实成熟后作为器物。果实甘者,叶亦甘;果实苦者,叶亦苦。《诗经》甘甜之瓠的篇章有:《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的「甘瓠」;《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用来烹煮的「瓠叶」,当然是甘甜的瓠; 《大雅•公刘》:「酌之用匏,食之饮之」,食用的「匏」,也是甜的品种。至于苦瓠的篇章,有「匏有苦叶,济有深涉」的《邶风•匏有苦叶》篇。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篇:「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苦叶的匏瓜果实也苦,不是种来吃的,而是收成成熟的果实当水瓢或容器用。《邶风•匏有苦叶》称「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说前面有很深的河,要如何过去?这时苦匏成熟晒干的果实就能派上用场。果实干后,保留整颗完整的匏瓜,比重相当轻,渡水时可绑在腰部充当「救生圈」使用,本章诗句在暗示取苦匏瓜成熟的干果实供涉水用。不只是《诗经》,战国时代的《楚辞》《九叹‧愍命》篇:「莞芎弃于泽洲兮,匏蠡蠹于筐簏」句之「匏蠡」是用瓠瓜做成的水瓢,也属于苦的匏瓜品种。
历代诗词歌赋中,匏瓜占有一定的文学地位。《全汉赋》共有11篇章提到匏瓜,用「觚卢」、「瓠」、「瓠瓜」、「匏」、「瓢」等名称。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梦地区的埤湿处,长有「东蘠雕胡,莲藕觚卢」等植物,「觚卢」即葫芦,今之匏瓜;大多数篇章用「瓠」或「瓠瓜」,如王延寿《王孙赋》的「乍瓜悬而瓠垂」句;偶然用「匏」,如黄香《九宫赋》的「曳陶匏以委蛇」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19首诗出现匏瓜;《全唐诗》有165首诗引述匏瓜。另外,《全宋词》63首、《全金元词》64首、《全元曲》 82首、《全明词》139首出现匏、瓠、葫芦、瓠等名称。
每部著名章回小说的内容,都提到匏瓜、葫芦、瓢之容器,或与葫芦相关的成语和文学意涵。如《红楼梦》出现15回匏瓜、葫芦相关词语,有葫芦庙、葫芦条、苦瓠、瓢、锯嘴葫芦、没嘴葫芦、闷葫芦等;《金瓶梅》有9回,出现瓢、葫芦提、香囊葫芦儿、药葫芦儿等实物或词语;《西游记》共16回,有金葫芦、药葫芦、红葫芦等容器,葫芦架、葫芦菜、瓢、瓠等实物;《水浒传》则有15回出现葫芦架、装酒葫芦、银葫芦、铁葫芦、 瓢等对象,和闷葫芦、葫芦提等文学表现。另外,《儒林外史》出现3回的装酒葫芦和瓢;《三国演义》有5回的装酒葫芦和葫芦谷、葫芦口等地名;《老残游记》有装药的大葫芦等。
制作出来供玩赏的葫芦
历代诗文和匏瓜有关的文学典故很多:首先是《论语》的《阳货第十七》篇,孔子回子路的问话:「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怎能只悬挂在那里而不让人吃呢?用「系匏瓜」比喻贤才不得志,像没用处的人。唐代孟浩然《将适天台留别林安李主簿》诗句:「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宋代李觏《寄祖秘丞》诗:「君行剧鸿轩,我处近匏系」;范成大《清湘县郊外杂花盛开有怀石湖》诗:「橘柚走珍贡,何如系匏瓜」等诗句,都是利用以上的「系匏瓜」典故,表达个人志气。
其次为「一瓢」,或「一瓢饮」典故。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颜回每天只吃一碗(箪)饭,只喝一瓢水,住在贫困简陋的巷屋中,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困苦,但颜回仍旧没有改变他快乐的心情。「一瓢」、「一瓢饮」或「箪食瓢饮」的词语,就从这个《论语》《雍也》篇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简单、清苦的生活。后世诗词都受到影响,如宋代唐庚《受代有日呈谈勉翁谢与权》:「祇缘二子日相从,便决一瓢穷可忍」;朱松《送仲由北归》:「黄墨功夫怜我倦,箪瓢风味要君知」,诗句之「一瓢」及「箪瓢」都表示困苦的生活条件。
《诗经》之《卫风•硕人》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匏犀」来形容美人。「齿如匏犀」是说美女牙齿白的好像匏瓜的种子。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杂兴》诗:「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就用「瓠犀」形容美女微笑时露出的白牙,此一美女标准在后世的诗文中从来不曾改变过。
章回小说、历代诗文都用「葫芦」相关的词语表达文学意念。例如,「锯嘴葫芦」是比喻不善应对、口才迟钝的人;用「没嘴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这两组词汇出现在《红楼梦》和《金瓶梅》。「葫芦提」或作「葫芦蹄」、「葫芦题」、「葫芦啼」, 意思是胡里胡涂;「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事情,或比喻不喜欢说话、让人弄不清楚事情的人。这些文学表现,常出现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的情节中。
匏瓜主要的用途是食用:《诗经》、《楚辞》的春秋战国时代,匏瓜就是中国重要的栽培蔬菜,果实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疏菜食用,在世界各地出产匏瓜的地方匏瓜都被作为食品使用。在中国烹饪中,匏瓜可以做汤或者炒菜。在中国北方、东北地方、日本等地区,冬季酷寒,能果腹的疏果类很少。夏季新鲜匏瓜收成后,用刀切成细条,再晒干食用,称「葫芦条」,方便储存及运输,是北方常见的干菜。古代先民也以匏瓜嫩苗、嫩叶作菜。
成熟后的匏瓜果实,果皮变硬,可当作容器使用。小型果作成水杯或酒杯。酒杯在诗文中称「匏樽」,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句,此「匏樽」就是匏瓜果实制成的酒杯。大型的匏瓜果实,从中间剖成两半,挖去果囊种子,称作「瓢」或「水瓢」,可以用来盛水。如孟郊《山老吟》诗:「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句之手瓢。果实不剖开,从顶端切开,耐心取出果囊,上端切口处可用塞子塞紧,可作装水或盛酒容器,称水壶或酒瓢。诗人尤喜欢酒瓢,如唐代韦应物的两首诗句:《答释子良史送酒瓢》:「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简卢陟》:「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宋代徐积的《送李守》:「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等有「酒瓢」的诗句。
匏瓜也是药材,果中含有多种保护性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钾等,对保护心脏血管、预防癌症、降低氧化压力都有帮助。《神农本草经》认为匏瓜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伤寒类药》说匏瓜可以医治黄疸。
古代,常以果的形态来区分匏瓜品种,如北宋陆佃所的写专门解释名物的词典《埤雅》说:「长而瘦上曰瓠,短头大腹曰匏」。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葫芦)」。以上都是古代的分法,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见解,而且意见都不统一。
从远古时代到今天,经长期栽种后已培育出匏瓜的不同品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疏菜卷》依果实形状,区分成以下五个变种:
(一)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var. clavata Makino):果实呈长圆筒形,嫩果供食用;果皮绿白色,果肉白色。
瓠子
(二)长颈葫芦(L.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var. cougourda Makino):果实圆柱形,下方圆大,近果柄处细长。嫩果供食用,老则可制瓢。
长颈葫芦
(三)大葫芦(L.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var. depressa Makino):果实扁圆形,嫩果供食用,老熟可作器具。
大葫芦
(四)细腰葫芦(L.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var. gourda Makino):果实下方圆大,近柄部较小,中间紧缢,主要作器具。
细腰葫芦
(五)观赏腰葫芦(L. siceraria [Molina] Standley var. microcarpa Makino):果实形状同细腰葫芦但形体小,长度只有十厘米左右,主要作观赏用。果实葫芦形且中凹的品种,一般不采食,大都用来观赏或制作艺品之用。
瓠子、长颈葫芦、大葫芦等供食用的品种,应该类似《诗经》所言之甘甜的匏瓜品种。细腰葫芦和观赏腰葫芦,果实为哑铃形的品种,都可称为「葫芦」,幼果叫苦,成熟果实专当器具使用,应即《诗经》的苦瓢品种。
相比葫芦,还有一种植物更常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与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芸。它不仅可以死而复生,还可以驱防书籍蠹虫和蚊虫,这么神奇的香草,到底有怎样的来历?我们下节课告诉大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