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导入
今天,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帮助行为,了解帮助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特点以及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听一个爱能拯救人的故事:耶路撒冷的"正义之园”位于一个山坡上,由成百上千棵树环绕而成,每棵树下都有纪念牌,上面刻着一些欧洲基督教徒的名字,这些人曾经在纳粹大屠杀时期给犹太人提供过庇护。
这些“正义的异教徒”知道,如果被纳粹政府发现,他们将与犹太人一样承受被处死的命运,但仍有很多基督教徒庇护了犹太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庇护者没有留下姓名。比如,乐队指挥康拉德•拉特是居住在柏林的2000名得以幸存的犹太人之一,他受到50名英勇的德国人的保护才活了下来。
简·海宁是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她是一名苏格兰教会的传教士,看管着一个拥有将近400名犹太女孩的教会。在1944年4月,海宁指责一名厨师偷吃原本为教会的女孩们准备的食物。这个厨师是一名纳粹党成员,他将海宁告发到纳粹秘密警察那里。几周之后,她被送去了奥斯威辛,同上百万犹太人的命运一样,在这个地方惨遭杀害。
又比如2010年,维克多•佩雷斯正站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夫勒斯诺市自家屋外,和表哥聊前天晚上一名8岁女孩被绑架的事。一辆老式雪佛兰卡车从旁边驶过,佩雷斯想起这辆车符合对绑匪车辆的描述。于是,他跳上自己的皮卡追上嫌疑车辆。通过4次尝试,佩雷斯终于迫使嫌犯停车并将遭受性虐待和精神创伤的小女孩扔下车,嫌犯随后被逮捕。
听过上述这些感人的故事,你是否会思考,人们为什么、什么时候会做出帮助行为?谁会做出帮助行为?怎样才能减少冷漠而增加帮助行为?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社会交换与社会规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新的概念,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例如,耶稣关于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寓言为此提供了经典的诠释:一名男子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途中落入强盗之手,强盗抢光了他的财物,并将他打得半死不活,然后跑掉了。这时,恰好有一名传教士经过此地。传教士看到了受伤的男子,便从路的另一边走过去了。
但是撒玛利亚人却不同,他动了恻隐之心,并走到受伤的人身边为他包扎伤口,然后,把受伤的人放到自己的马背上,带他到一家小旅馆并照料他。第二天,他还掏岀一些钱给老板,让老板好好照顾受伤的人。
这个撒玛利亚人完全为同情心所驱动,为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奉献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既没有期待任何回报,也没有期待任何感激的行为,这生动的诠释了利他主义。
在学界有几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这些理论都一致认为,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助者和受助者一样获得益处。因为,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比如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目的在于令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社会交换理论并不是说让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监控成本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测人们的行为。
如果上述的话语太过理论化,那么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校园里有一辆献血车,有人要你参加献血。难道你不会权衡一下献血的代价和不献血的代价吗?难道你会不考虑献血的收益和不献血的好处吗?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之前有精细的计算。
奖赏
奖赏可以催生帮助行为,这种奖赏不仅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比如,为了防止地铁晚点,一名纽约市民跳上铁轨救了晕倒的男子,他可能是因为“如果他被撞上,自己就没法上班了”的想法,这是受外部奖赏激发的。
再比如,商人捐款能提高其企业形象,让人搭便车能获得称赞或友谊,这些奖赏都是外部的。我们的付岀是为了奖赏,因此我们会热心地帮助那些吸引我们的人,帮助那些我们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实验还发现,自私的行为则会受到惩罚,而慷慨的行为会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
同时,奖赏还会来自内部。几乎所有的献血者都承认献血“使我对自己感觉良好”并且“给予我自我满足感”。的确,“献血!只会使你感觉良好。”成为红十字会的海报的普遍口号。而感觉良好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离家在外的人会帮助为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帮助行为提升自我价值感成为众人做过好事之后感觉良好的一种解释。研究发现,给予对方情感支持,对给予者而言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会使给予者产生积极的心境。
研究者指出,投身于社区服务计划,投身于以学校为基础的“帮助他人学习”或辅导儿童等活动的年轻人,都发展了社会技能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这些年轻人更可能成为良好公民。志愿者行动也同样有益于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丧失配偶的人在帮助他人之后会更快地从打击中恢复。人们做了好事之后都会表现良好。
正如捐款行为一样,在一项实验中,人们会得到一些现金,然后一些人被要求将这些钱全部用于自身的开销,而另一部分人则被要求将钱用于帮助他人。结果显示,将钱用于帮助他人的人最快乐,因为,捐赠行为会激活人们与报酬相关的脑区。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成本、收益分析似乎有损人格。然而,这个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不是都相信“善有善报”吗?如果人们只从服务自我中获得快乐,这会有多么糟糕?
有些你可能会说:“说的不错,奖赏理论意味着帮助行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利他行为吗?当回报是无意识地获得时,我们可能会说那种行为是利他的。但是如果我们帮助一位吓得尖叫的女士是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释放我们的压力,避免内疚,或者提升我们的自我形象,那么这能算真正的利他吗?”
这样争辩的最早者是斯金纳,他认为,只有当我们不能解释别人做好事的原因时,我们才会因此而信任他们。只有当我们找不到外在的解释吋,我们才会把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内在的品质,而当外部原因明显时,我们就会相信外部原因,而非个人品质。
事实上,奖赏理论也是有弱点的,它容易陷入循环论证的境地。比如,如果一个人志愿参加“大姐姐指导计划”,很容易让人将其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解释为这么做能为她带来满足感。
但这种对回报进行事后命名的做法又引起了循环的解释:“她为什么会做志愿者呢?”“因为有内部奖赏。”“你怎么知道有内部奖赏呢?”“那除了这个,她还会因为什么去做志愿者呢?”因为有这样的瑕疵,主张自我利益驱动所有行为的观点,也就是利己主义并没有完全得到研究者的赞同。
因此,我们必须把收益和成本独立于帮助行为之外来避免陷入这样的循环。如果社会赞许带来了帮助行为,那么在实验中,帮助行为带来赞许后也会随之而增加。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第一部分讲到了社会交换和社会规范,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利他主义,这种主义会激发人们产生帮助行为,并使得帮助行为的双方都产生受益。
第二部分我们讲到了奖赏,这种奖赏既来自于外部也可以是内部的,可以激发人们的帮助行为,让人们产生自我感觉良好,就如慷慨的人比那些只为自己花钱的人活得更快乐一样。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欢迎订阅专辑,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提醒,我们下期再见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