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引吭高歌的蝉——梁思奇《我的动物故事》

25.引吭高歌的蝉——梁思奇《我的动物故事》

00:00
07:39
25.引吭高歌的蝉
古时候有个秀才参加科举考试,为了有个好意头,将一只知了藏在自己戴的帽子里,希望能得“头名(鸣)”。这么有创意的“高考励志文案”,比现在进孔庙烧香、在池塘里捉鲤鱼、门楣上挂粽子之类强多了,可惜他的头虽然“鸣”了,却被逐出了科场。我念书时也曾因为知了惹过麻烦,有一次将下课时捉到的知了放在书桌的抽屉里,接下来是自习课,就算它叫出声也没关系。但人算不如天算,学生算不如老师算,数学老师忽然到教室辅导,正敲着黑板,那只知了不安分地叫起来。大家叽叽嘎嘎笑起来,教室乱成了一锅粥,老师的脸比黑板还黑,放学后我被留了堂。
留堂就是留下来训话,老师不敢体罚学生,留堂成为为数不多的惩罚手段之一,还有一招就是告诉家长。留堂的时候,那只闯祸的知了已经被老师 “放生”。我一边听着老师“谆谆教诲”,一边想象那只知了在自由的天空振翅飞翔,琢磨着怎样才能把它捉回来。
大名叫“蝉”的知了在老家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 :“吱喳虫”。顾名思义,它喜欢叽叽喳喳乱叫。老师有时骂那些上课乱说话的学生 :你这只吱喳虫!要是知了不这么“饶舌”,估计它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玩物。捉到吱喳虫后,我们就用绳子拴住它的脚,抡一个圈,它呼呼飞起来。
捉吱喳虫最好的办法是用蜘蛛网。屋檐底下的蜘蛛网比簸箕还大,闪闪发亮,它黏性很强,富有弹性。将篾条弯成圆圈,绑在长竹竿上,将蜘蛛网缠到上面。举着这支绑着蜘蛛网圆圈的竹竿,感觉就像挺着丈八蛇矛的张飞,能将停在高处的吱喳虫“挑落马下”,手到擒来。大人警告要是被蜘蛛把尿沘1 到脸上会破相。我现在也不知道这是否是真的,反正大人经常都用破相吓唬小孩,包括不让小孩吃狗肉也这样说。
学校门前有一棵大饭甑树,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天热的时候,树上经常停着像火柴盒一样大的吱喳虫,颜色酱黄,翅膀透明,都说螳螂捕蝉,我根本不相信螳螂能捕捉这么大的蝉,再说吱喳虫的身体很坚硬,像穿着一副铠甲,它捕到了也无从下嘴。饭甑树上的吱喳虫像不知疲倦的歌手一样,每天都引吭高歌,唱得坐在教室里的我们一心两用,焦急地等着有人去敲响挂在走廊的铁块。
下课钟一响,我们抄起屋角的竹竿去粘吱喳虫。一些吱喳虫十分警觉,你刚举起竹竿,它们就停住唱歌,嗖地飞走了。但大部分的吱喳虫都呆头呆脑,你的竹竿都快伸到它背后了,还在忘我地唱着歌,感觉到“大祸临头”时为时已晚。它透明的翅膀粘在蜘蛛网上,身体像发动机一样震颤着,但怎样挣扎也白搭。
动物似乎都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智慧,因为经常被捉,后来饭甑树上的吱喳虫被弄怕了,纷纷停到了竹竿够不着的高枝上。它们似乎认定我们对它无可奈何,拖长声音挑衅似的唱个不停,仿佛在示威,毫不理睬我们捡石头扔它。
我们捉吱喳虫是想听它唱歌,但只有极少数吱喳虫愿意“合作”,大多数被捉住后嘴巴像上了锁,一声不吭。我们将它的翅膀扯下来,透过透明的翼片辨认课本上的字。有些知了天生不太会唱歌,记得有一种只有指甲大小,淡青色,经常停在草叶上,只会发出短促的“吱吱”声。它特别木头木脑,看到停在叶子上,你双手一扣就能将它捂在掌心里。
我一直不明白知了为什么叫得那么来劲,后来才知道可能是憋屈的缘故。长出翅膀之前,“蝉生”的十分之八九都生活在土里,时间之长说出来吓你一跳,少的两三年,多的六七年,据说有一种知了从产卵时算起,埋在土里达十七年。这么久闷在土里,难怪它们一辈子都叫得那么起劲,其实是不平则鸣,或者说是为重见天日欢呼。它的声音响亮而单调,小学门口的饭甑树、中学球场旁的苦楝树,此起彼伏的知了声,成为小时候夏天最深的记忆。
知了也是入诗最多的昆虫之一。古人不懂科学,不知道知了是靠树的汁液而活,相反认为它“餐风饮露”,把它当成品行高洁的象征,因而成为获“点赞” 最多的野物之一。有人听到蝉鸣感慨秋风萧瑟,“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有人因为蝉声大作倍觉境界清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王籍);更多的人借它托物言志,“六经注我”,最有名的莫过于骆宾王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成了诗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知己,这自艾自怜的调调,你能想到它与“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檄文,竟是出自同一个人吗?
知了是著名的“文化虫”。“蝉”谐音“禅”,传统玉制工艺品喜欢以蝉作为造型,既高洁又有禅意。因为蝉是从土里钻出来,蜕壳重生,过去人死后要在嘴里塞一只玉蝉,不让“灵魂出窍”(其他的窍当然也要塞住),脱掉皮囊重生。合浦汉文化博物馆就有一套完整的女主葬玉,除了手里握着的两只玉猪,还有九件塞住全身九窍的玉器,嘴里塞着的就是一只琀2蝉。
1 沘(bǐ):射。
2琀(hán):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