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①。”《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④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⑤者,不得尽其辞⑥,大畏⑦民志。此谓知本。
【注释】
①此句见于《诗经·商颂·玄鸟》。邦畿:都城附近的地方。
②此句见于《诗经·小雅·绵蛮》。缗(mín)蛮:鸟叫声。今本《毛诗》作“绵蛮”。丘隅:丘陵,山岭。
③此句见于《诗经·大雅·文王》。穆穆:肃穆,庄严的样子。於(wū):同“乌”。语气词。缉:继续。熙:坦荡,光明的样子。止:语气词。
④犹人:和别人一样。
⑤无情:隐瞒实情的。
⑥辞:花言巧语。
⑦畏:使人敬畏恭敬。
【译文】
《诗经》上说:“都城附近,千里之地,是民众所居住的地方。”又说:“黄鸟一声声鸣叫,停止栖息在丘陵。”孔子说:“小鸟都知道该在哪里停止,人怎能不如鸟儿呢?”《诗经》上说:“肃穆庄严的文王,你光大先王之德,办事敬顺天命。”作为人君,应该达到“仁”;作为人臣,应该达到“敬”;作为人子,应该达到“孝”;作为人父,应该达到“慈”;与国人交往,就应该讲信用。
孔子说:“听理案件,我的能力和别人差不多,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恐怕是使人不再发生诉讼吧。”让隐瞒实情的人,不敢花言巧语,内心畏敬。这叫懂得事情的根本。
【原文】 《诗》云:“邦畿(ji)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yú)。”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缗(mín)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角落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能不如一只鸟儿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
丹丹_j1r 回复 @反主流的雪花: 六月我吃屎发现太难吃
【译文】 《诗经》上说:“都城附近,千里之地,是民众所居住的地方。”又说:“黄鸟一声声鸣叫,停止栖息在丘陵。”孔子说:“小鸟都知道该在哪里停止,人怎能不如鸟儿呢?”《诗经》上说:“肃穆庄严的文王,你光大先王之德,办事敬顺天命。”作为人君,应该达到“仁”;作为人臣,应该达到“敬”;作为人子,应该达到“孝”;作为人父,应该达到“慈”;与国人交往,就应该讲信用。
👍👍🌺🌺🌺
育灵童国学365 回复 @月下听歌_qv:
不是正板
育灵童国学365 回复 @听友191360368: 有版权的哦,这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
顺序完全不对
小剑魔白一子 回复 @在无人敌: 对
第二条缺了一个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怎么看不到呢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太好听了😄
原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小剑魔白一子 回复 @飞鱼婆婆: 太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