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廖承志因得罪张国焘,差点被处死,周总理用3句话救了他

1936年,廖承志因得罪张国焘,差点被处死,周总理用3句话救了他

00:00
15:40

周恩来和廖承志都是党内的伟人,他们两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相识,廖承志曾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他的得力助手之一,而周恩来也一直像兄长一样关心和爱护廖承志,两人用长达50多年的友谊写下了一段佳话。

廖承志最早见到周恩来是在1924年,当时他才16岁,还是广州岭南书院的学生,但周恩来已经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了。有一天,周恩来来拜见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他炯炯的双眸和两笔刚毅的浓眉,给廖承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走后,廖承志问父亲:“这人是谁?”

廖仲恺惊讶地说:“你还不认识他?”

“不认识。”

廖仲恺充满敬意地说:“他就是共产党的大将周恩来!”

后来廖承志就和周恩来熟悉了起来,他在周恩来的指引下,逐渐走上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道路。

邓颖超曾担任过廖承志母亲何香凝的秘书,有一天何香凝得知她和自己的女儿廖梦醒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不禁高兴地说:“真是太巧了,我们两家的缘分不浅啊!”

后来邓颖超就很自然地喊何香凝为“妈妈”了,廖承志、廖梦醒则亲切地称呼周恩来为“阿哥”。

“四·一二”政变以后,廖家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何香凝辞去了在国民党中的所有职务,开始了隐居作画的生涯。廖承志也毅然退出国民党,并于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1932年,廖承志被党中央派任上海中国海员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在上海进行秘密活动,开展工人运动,他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由于叛徒出卖,他在1933年被捕。

上海市长吴铁城先要廖承志在脱离共产党、服从三民主义的声明上签字,但他却毅然拒绝,为了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他还在狱中作了一首诗:

冷风扫叶烟漠漠,枯骨荒坟观魂魄。

铁窗飒飒雪风浸,笑望金陵帝星落。

少年颈骨自铿锵,沐浴三番待环索。

英魂直上九重天,邀得同胞醇醪酌。

九巡玉盏将尽时,方捉民贼付炮烙。

后来经过多方营救,廖承志终于被释放出狱,组织考虑到他已经在上海呆不下去,于是安排他到红四方面军工作,他被任命为川陕苏区省委常委兼川陕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当时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张国焘推行“左”倾路线,他以“肃反”为借口,杀害了大量的党和红军的干部,给根据地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廖承志勇敢地对他提出了批评,因此遭到了他的忌恨。1934年9月,张国焘给廖承志强加上“特务”的罪名,将他开除党籍并囚禁了起来。

此后廖承志带着镣铐走完了长征,张国焘之所以不杀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绘画才能非常突出,他还会刻蜡版,张国焘在根据地要印行钞票,无论如何离不开他。

在长征途中,廖承志经常被叫去写标语、画宣传画,尽管任务非常重,但他依然精益求精,经常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戴枷”长征的痛苦更是难以忍受,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精神,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自由。

周恩来一直非常关注廖承志的情况,1936年2月,他请求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给张国焘发电报,要求他必须保全廖承志的生命,而且给他以优待。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党中央派周恩来迎接红四方面军北上,他在路上遇到了戴着枷锁的廖承志,廖承志正在犹豫该不该和周恩来打招呼,担心自己会给他带来麻烦,周恩来已经走了过来,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这让他非常感动。

当天晚上,周恩来把廖承志叫到了司令部,当时张国焘也在场,他明知周恩来认识廖承志,却阴阳怪气地问他:“你们早就认识了吗?”

周恩来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转头佯装生气地问廖承志:“廖承志,你认识了错误没有?”

廖承志回答:“认识了!”

周恩来又问:“认识深不深刻?”

廖承志回答:“深刻!”

周恩来又问:“改不改?”

廖承志回答:“改!”

周恩来说:“改了就是好同志,张主席还是欢迎你的。”

本来张国焘准备在当天晚上处死廖承志的,但他见周恩来的这几句话给了自己面子,心里火气也消了,于是下令说:“不杀廖承志,以观后效。”就这样,周恩来用3句话救了廖承志。

抗战爆发后,廖承志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兼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在广东、香港往返活动,进行统战工作,1942年5月30日,由于叛徒出卖,他在广东乐昌县被国民党军统逮捕,然后被秘密押解到赣南马家坝集中营。

这已经是廖承志第7次坐牢了,他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得了肺病,面黄肌瘦,但他始终不肯向敌人低头。

当时蒋经国正主政江西,他想以“兄弟”的身份去劝降廖承志,却被他严词拒绝。敌人又给他施“美人计”,安排一名年轻女子去诱降他,他也毫不动心。

廖承志在狱中不仅写下了大量诗词,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精神,他还画了大量的漫画对敌人进行嘲讽,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反映自己在狱中生活的“肥仔”漫画,后来廖承志做通了一个看守的思想工作,托他把自己画的漫画和一封信送给了正在重庆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看到廖承志的画以后,对他遭到的非人待遇感到无比愤怒,他一面报告给党中央,一面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严重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廖承志等“政治犯”。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还在狱中的廖承志以第一名的高票当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1月,经过多次交涉和抗议,国民党当局终于同意释放廖承志,他被送到重庆,周恩来亲自去接了他,他看到廖承志被折磨的惨状,眼圈都红了,但还是安慰他:“好了,出来就好了,你在狱中非常坚强。七大时,代表们已经选你为中央候补委员了。”

廖承志也感动地说:“谢谢组织对我的信任。”

过了几天,周恩来又来找廖承志谈话,并对他说:“你已是七大的候补中央委员了,你有了些粗线条的表现,骂过蒋介石,敢顶他,同志们选举你,但你还有不少缺点。你要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处处要注意政治影响。”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廖承志被党中央调回延安,担任新华通讯社社长兼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3月,他在七界二中全会上被递补为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廖承志则被任命为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当时新中国的华侨工作没有任何的现成经验,廖承志只好自己独自摸索。

解放初期,我国有200多万华侨全靠侨汇养家,还有100多万华侨半靠侨汇生活。但当时有一些干部受“左”的倾向的影响,认为他们接受侨汇是“不劳而获”、“剥削”。

廖承志便把这些情况写成报告,并向周恩来进行了汇报,周恩来听到以后,生气地对这些干部说:“假如你们认为这是剥削,不允许侨眷收侨汇,那就让你们发钱给他们好了,发钱给他们吃饭,发钱给他们穿衣,行不行?200多万侨眷,你们将从哪里出这份钱?反正我周恩来是拿不出这个钱的!你们这些人真是幼稚得很!”

1955年3月3日,廖承志又撰写了文章《贯彻侨务政策,坚决保护侨汇》,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华侨的关怀,让他们非常感动。

“文革”爆发后,廖承志也受到了冲击,他的家门口甚至被人贴上了“火烧廖承志”的大字报,尽管有周恩来的保护,但他还是在1969年1月被移至北京西皇城根民政部大院后院关押了起来,对此他戏称这是自己的“第七次半坐牢”。

1970年冬,尚在被关押中的廖承志心脏病发作,周恩来在百忙之中还非常关心他的病情,并安排他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

后来周恩来还专门来医院看望廖承志,他没有直接进入病房,而是先问他的夫人经普椿:“我可不可以进去看他?我去看他会不会使他心情激动?会不会加重他的病情?”

周恩来在临走前还专门叮嘱经普椿:“给他喝豆浆吧,牛奶有胆固醇,可能对心脏病不利。”

1972年8月,何香凝病重,周恩来专门赶到医院探望她,当时廖承志也在,何香凝已经说不出话来,她用手指了指廖承志,又指了指周恩来,周恩来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对她说:“承志是好同志,他是没有问题的。你放心吧!”

1972年也是中日建交之年,许多来华的日本朋友一定要见廖承志,不久以后,在周恩来的争取下,廖承志终于恢复了工作,并被任命为外交部顾问,并在次年8月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不幸逝世。这使廖承志全家无比悲痛,泣不成声。廖承志挥泪写下缅怀总理的长文《教诲铭心头,恩情重如山》,表达了他一家四代人对周恩来的无限深情。廖家的孩子们则把家里所有周恩来的的照片都找了出来,并装上镜框,挂在房间里,天天瞻仰。

1978年,廖承志担任了国务院侨办主任、党组书记、港办主任。1982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邓颖超,看到蒋经国在台湾发表的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章,觉得这是一个促进两岸交流的机会,于是建议廖承志以私人身份给蒋经国写封信。

廖承志也欣然同意,他在写给蒋经国的信中,劝他带领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

这封信于1982年7月25日发往台北,并在《人民日报》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同时将这封信传遍了全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83年6月6日,廖承志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要对他委以重任时,他却不幸于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69531ekwu

    断句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