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阳的属性划分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水与火这一对事物的特性,最能代表和说明阴和阳各自的特性,水性寒凉、幽暗而趋下,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背日”特征的阴;火性炎热、明亮而向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向日”特征的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与火的特征也就成为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最佳参照。
以水、火的特征推而广之,一般而言,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而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常用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归类:从空间(方位)来说,上、外、左、南、天为阳,下、内、右、北、地为阴;从时间来讲,昼为阳,夜为阴;从季节来讲,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从温度来讲,温热为阳,寒凉为阴;从湿度来讲,干燥为阳,湿润为阴;从重量来讲,轻为阳,重为阴,从性状来讲,清为阳,浊为阴;从亮度来讲,明亮为阳,晦暗为阴;从运动状态来讲,化气、上升、动、兴奋、亢进为阳,成形、下降、静、抑制、衰退为阴。
将阴阳的属性划分引人医学领域,则把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滋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当温煦、推动、兴奋作用不足时称之为“阳虚”,其临床表现有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症状,治疗时运用肉桂、附子等补阳的药物可获良效。所以中医学的阴阳,既有哲学的一般属性,又有医学的特定内容,如阴虚、阳虚,补阴、补阳中的阴和阳,既是属性概念,又有物质本体与功能特征的特定内涵。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阴阳的相互交感为前提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关系。
所谓阴阳的相互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相互感召交合,进而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交,即交合、交流;感,即感应。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阴阳的相互交感,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本条件和肇端。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空气、阳光,万物得以生长,生命体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人类得以繁衍。所以,阴阳二气能维持或进行正常的交感,事物就会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受到伤害,甚至凋亡。可见,阴阳的相互交感,是阴阳之间一切运动变化和产生各种联系的前提和基础,阴阳两者只有不断发生交互作用,才会进一步呈现出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特性或趋向。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属性相反,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峙而立,属性相反。如上与下、天与地、左与右、表与里、动与静、昼与夜、明与暗、升与降、出与人、水与火、寒与热、内与外、兴奋与抑制等。其二,对立的阴阳双方,彼此斗争,相互制约和排斥,往往呈现出你强我弱的态势。如寒与热、动与静、阴邪与阳气、阳邪与阴液等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又以四季寒暑变化为例,从冬至春及夏,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变热,是属阳的温热之气制约了属阴的寒凉之气;从夏至秋及冬,气候逐渐从热转凉变寒,是属阴的寒凉之气制约了属阳的温热之气。人体也是如此,以睡眠与觉醒为例,由于阳主兴奋,阴主抑制,清晨人从睡眠中清醒,是阳制约了阴;夜晚从清醒转入睡眠,乃阴制约了阳。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阴阳的动态平衡将遭到破坏。如一方过于亢盛,则会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方过于虚弱,则无力制约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高者抑之”“下陷者举之”则是在阴阳对立制约的规律指导下确定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关系维持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阐释发病机理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
1.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就无所谓热,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反之亦然。
2.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在自然界,“地气(阴)上为云”的过程,须借助阳热之气的蒸化;而“天气(阳)下为雨”的过程,须赖阴寒之气的凝聚。云与雨,天气与地气的往复循环过程,就是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人体气属阳,血属阴,气能促进血的生化和正常运行,血之充沛则可促进气的生成与生理功能的发挥。人体兴奋(属阳)与抑制(属阴)过程也是如此,正常的兴奋是以充分的抑制作为前提的,充分睡眠才会有旺盛的精力;反之,兴奋到一定程度就可有效地诱导抑制,劳作后往往会带来高质量的睡眠。故王冰在注《素问·生气通天论》时说:“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可见,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阳是阴的化生动力。阴阳互用关系失常,即为“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甚或离决。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