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隋唐史》9夺嫡之争:天才表演大师隋炀帝

孟宪实《隋唐史》9夺嫡之争:天才表演大师隋炀帝

00:00
07:19

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有一次,皇帝和皇后就突然到晋王杨广家去看望、探视,其实也有点儿检查工作的意思。到了杨广的府上一看,都有点伤心。为什么伤心?你看杨广一个亲王,那个艰苦朴素的那个样子都令人心疼,杨广的府上,所有的打扫卫生的、干粗活的都是一批老太太,没有一个长得像样的。杨广是一个很好的音乐家,结果为了操心国家大事,很长时间都不弄琴,都不去弹琵琶,他把这个琴挂在墙上。皇帝、皇后一看,这琴都多少年没碰过了,这还落厚厚的灰尘。比较起来,还是这个杨广更好,一个是夫妻关系好,第二艰苦朴素,很节约。

而杨勇在节约这个问题上,也大有问题。有一次,皇帝竟然发现太子杨勇坐骑的那个马鞍竟然是蜀鞍,蜀就是四川,四川专门生产一种马鞍子,镶金带银,镶嵌宝石,这多贵的鞍子。所以隋文帝认为杨勇过于奢华,太过分。

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大臣都要给皇帝拜年。正月初一给皇帝拜年,正月初二给太子拜年。给皇上拜年的时候,按照朝廷礼仪规定,皇帝要宴请大臣吃顿饭,结果隋文帝是很节约的皇帝,吃饭就免了,咱们这都不是外人。第二天去太子那儿给太子拜年,太子就按规定请大家吃饭,那有酒有肉,还有音乐,大家吃得很高兴。皇帝听说以后就不高兴,我当皇上的都不请这帮人吃饭,你一个太子凭什么要请他们吃饭。于是皇帝、皇后就越发不喜欢太子。

皇帝和皇后坚持的价值观对不对,对。这不是好事儿吗,皇帝节约,皇帝维护一夫一妻制,这都是好事,但是他用这个东西当做一面镜子去照所有的人,去检视所有的人,这个问题就来了。问题出在哪儿?因为你是领导人,你能决定别人的一切,生杀予夺,所以大家都会看皇帝眼色行事。即使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也是一样的,于是会做戏的,比如说杨广,最后就做成了。不太会做戏的,比如说杨勇,他有质朴的一面,他觉得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跟父母还有什么。结果父母就更喜欢老二,喜欢晋王杨广,越发不喜欢太子杨勇。

杨广手下还有一批人,比如说杨素,当年也是平陈的时候的一大总管,后来跟杨广搞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怎么夺嫡,怎么样地说服影响皇帝、皇后。他们背后其实是有算计的,怎么拉拢大臣,怎么争取皇帝等等。最后皇帝下定决心废了杨勇,立了杨广。隋朝最重大的一个政治事件,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发生了。

其实杨勇没干什么了不得的坏事,很多人很同情杨勇,但是没有办法,这是朝廷的政治斗争。所以古人,比如说韩非子就特别强调一点,有权有势的大人物要喜怒不形于色。什么意思?就是你的价值观不能让别人掌握,一旦别人掌握你,人家就会利用你,因为你权力太大了。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隋文帝读书还是有问题的,韩非子读得不够,所以他的立场过于分明,因此别人在他面前的表演,他就以为是真的。后来的事实证明,隋炀帝绝不是原来他表演的那个样子,他没有什么一夫一妻制这样的坚贞的概念,也没有什么节约朴素的概念。他葬送了隋朝,他让隋朝这个天下提前灭亡了很多年。这都跟他当年的那场表演,或者那一系列的表演是有关系的。

所以总体上说,隋文帝这个人有优点,但是缺点也很鲜明,隋文帝的几个儿子,后来没有一个是正常完成的人生,都出了问题。隋文帝养子、教子无方,他不能说没有责任。

好了,总之杨广的表演让他成功夺嫡,他成了太子。后来隋文帝的死,《隋书》的记载,隋炀帝是有责任的。就是临死的时候,隋文帝发现隋炀帝这个太子有问题,就让大臣赶快让我的杨勇来,结果那些大臣都是隋炀帝的人。

天下交给隋炀帝了,隋炀帝上台,改元叫大业,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这个大业的年号一共用了13年,唐朝取代隋朝。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