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快30岁还没对象,毛主席很着急:你别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

毛岸青快30岁还没对象,毛主席很着急:你别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

00:00
24:31

对于子女的恋爱和婚姻,毛泽东一直十分开明,他没有常人想像的那种高标准和高要求,而是主张子女自由恋爱,并尊重子女的选择。李敏曾说:“对于我们兄妹,爸爸是很尊重我们个人的感情的。他从来不把我们不能接受的感情以父辈之权强加给我们。他允许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情感小天地。”

今天,帝哥就来讲一下毛泽东关心子女婚恋的故事。

毛岸英要求和刘思齐结婚,毛泽东却反对:思齐还不满18岁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后不久,江青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对方是一个从北平来的姑娘,姓傅,长得很漂亮。江青专门把毛岸英和傅小姐约到她那里,吃饭聊天,高高兴兴地玩了一天。

傅小姐走后,江青问毛岸英对傅小姐的印象怎么样,毛岸英红了脸,说觉得她长得挺漂亮,但还得先问问父亲的意见。

江青于是大包大揽地去找了毛泽东,没想到毛泽东说:“见一面就定终身,太轻率了。”

毛泽东又把毛岸英叫过去,批评他“不能光图人漂亮”,还得从人的理想、品德、性格各方面加强了解,告诫他对终身大事“一定要慎重,不能轻率从事”。

事情的结果也正如毛泽东所料,傅小姐根本看不上前途未卜的毛泽东一家人,也受不了延安的艰苦生活,不久后便跑回北平,还在报纸上写文章辱骂延安。

通过这件事,毛岸英终于承认父亲说得对:“看来漂亮靠不住,还得靠理想。”

后来毛岸英认识了刘思齐,两人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恋爱。刘思齐的父亲是革命烈士刘谦初,母亲张文秋也是党员干部,而且早在1927年就和毛泽东、杨开慧认识了。邓颖超和康克清得知毛岸英和刘思齐恋爱以后,主动去找毛泽东,替两人说媒。毛泽东当然知道儿子恋爱的事,他也很高兴,但他表示自己不能搞专制,还得问问张文秋的意见。

1948年9月的一天,刘少奇请张文秋去西柏坡看望毛泽东,张文秋欣然答应。见面以后,毛泽东开门见山地对张文秋说:“听岸英说,他和思齐很要好,已经通信一两年了,你知道吗?”

张文秋笑道:“他们通信,我当然知道,就是信中的内容他们一直保密呀!”

毛泽东摇摇头,认真地说:“岸英已向我提出和思齐订婚的要求。我虽然喜欢思齐,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岸英?”

张文秋见毛泽东说得这么真诚,连忙说:“既然孩子们真诚相爱,我非常高兴。主席都同意了,我没有不赞成的。但我担心思齐年轻幼稚,不懂事,恐怕难对岸英有所帮助。”

就这样,在毛泽东的亲自撮合下,毛岸英和刘思齐订了婚。此后毛岸英整天洋溢在幸福中,他希望能够尽早和刘思齐完婚,于是有一天,他带着刘思齐,鼓起勇气去找了父亲。

这时毛泽东正在处理十万火急的电文,当毛岸英给他说结婚的事情时,他并没有听得十分清楚,只是“嗯”了几声。

毛岸英以为父亲已经同意了,便提高了声音:“爸爸,那我们明天就去登记结婚!”

“你说什么?”毛泽东猛地抬起了头。

毛岸英又重复了一遍。

毛泽东说:“不行,现在不能结婚!”

毛岸英不解:“我都二十六七了,为什么还不能结婚啊?”

毛泽东说:“思齐还不满18岁,根据解放区的《婚姻法》规定,女人不满18不得结婚。”

刘思齐说:“那我听爸爸的,只要岸英真心爱我,再等10年我也愿意。”

但此时毛岸英当然听不进父亲的劝告,他觉得脑袋发热,一会儿把脑壳从左边摇到右边,一会儿从右边又摇到左边,表示拒绝父亲的规劝。

看到儿子还想解释、申辩,毛泽东毫不留情地说:“我说过了,我不同意你现在结婚,时间往后推!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后来毛岸英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决定推迟婚期。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与刘思齐完成了婚礼,从此两个人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天婚宴结束后,毛泽东拿出一件半旧的黑呢子军大衣,递到毛岸英手里说:“我没有别的礼物送给你,这是我赴重庆谈判时穿过的大衣,后来未曾动用,现在送给你。”

毛岸英接过大衣,毛泽东看了看一旁的刘思齐,觉得好像儿媳没有礼物,就补充道:“这样吧,白天岸英穿在身上,晚上盖在被子上,思齐也有份了。爸爸欠你们的太多了,只要你们幸福,我也就别无遗憾了。”

刘思齐31岁时,毛泽东给她写信劝她改嫁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毛泽东得知以后,悲痛欲绝,但他马上想到了儿媳刘思齐,他叮嘱秘书叶子龙:“这件事先不要对思齐讲,晚点,尽量晚点……唉,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经得住这沉痛的悲伤哟!”

直到1953年7月,毛岸英已经牺牲了将近3年,刘思齐越想越不对劲,她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去问他:“爸爸,岸英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来信?”

毛泽东默然不语,沉默了很长时间,终于告诉了刘思齐:“岸英已经牺牲了!”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刘思齐崩溃了,开始嚎啕大哭。毛泽东说:“我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的。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

为了缓解刘思齐的悲痛,毛泽东安排她去苏联留学,刘思齐在1957年学成回国,但心里依旧记挂着毛岸英。此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好几年了,毛泽东觉得媳妇一直这样一个人也不是办法,于是多次催促刘思齐再找一个人,但她始终不为所动。

1959年,毛泽东再次给刘思齐提了改嫁的事情,刘思齐哭着说:“岸英瞒着我去了朝鲜,再也没有回来,我最后连他的尸骨都没有看到,连他的墓地都没去过,怎么可能考虑再婚的事?”

毛泽东震惊了,他没想到儿媳对儿子的感情那么深,也为自己的疏忽而感到内疚,他对刘思齐说:“去吧,孩子,代我问岸英好。说我很想念他,爱他,但我无法去看他。”

毛泽东又叮嘱刘思齐:“去朝鲜扫墓,不要惊动朝方,给朝鲜政府添麻烦。不要登报,一切开支,包括往返路费,由我出,不要花公家的钱。”

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刘思齐终于在当年7月来到了朝鲜,并来到了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亲自给毛岸英扫了墓,她摸着岸英的墓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啊!

1961年,刘思齐已经31岁了,毛泽东认为她再也不能在个人问题上犹豫了,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

女儿:你好!

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父亲

六月十三

“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是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经常说的一句话,指的是指挥员如果犹豫不决,只会贻误战机,导致失败,用在这里,则表明了他对刘思齐的关心,刘思齐再次深深地被父亲感动了,她终于决定认真思考自己的个人问题。

毛泽东为了刘思齐的事,托了很多人。有一天,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对毛泽东说:“我们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有位教员,叫杨茂之,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这个人老实正派、我觉得可以,主席是不是让思齐考虑一下?”

后来毛泽东又了解到杨茂之年龄30出头,身材高大,为人老实,父母都是渔民,而且刘思齐在苏联学习时还和他见过面,于是决定让两人交往一下,刘思齐同意了。

刘思齐和杨茂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都很满意,感情进展也很快,他们在1962年2月正式结婚。毛泽东也很高兴,他把自己亲手写的一首《卜算子·咏梅》送给刘思齐作为贺礼,又给了刘思齐300元钱作为陪嫁的礼金。

刘思齐和杨茂之结婚后,感情非常好,他们生育了两儿两女,刘思齐为了表达对毛岸英的思念,给自己的大儿子取名为“小英”。

以后每逢节假日,刘思齐和杨茂之都会带着孩子,来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也总是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孩子们喊叫爷爷的一声欢笑,干女儿孝敬老人的一腔热情,抚慰着他心灵的创伤。

毛泽东对毛岸青说: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事业上一帆风顺,但感情上一直不顺,年近30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毛泽东对此很是着急,专门找毛岸青谈了一次心,他说:“你谈恋爱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你就说你是中宣部的翻译,不是很好嘛!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对你可能还有些帮助。你要求条件高了,人家的能力强,看不起你,那就不好了。整天不愉快,生闷气,那还有什么意思呀?”

1957年夏天,毛岸青在大连休养时,医院有一个女护士对他很不错,他想和对方谈恋爱,但又拿不定主意。毛主席于是让警卫员去了解了一下这个女护士的情况,他认为两个人并不合适,于是劝毛岸青:“这个姑娘别谈了,另找个合适的吧。”

又过了一阵子,毛泽东试探着问儿子:“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

毛泽东说的人就是刘思齐的妹妹邵华,这一问正合毛岸青的心意,因为两人早就认识,而且毛岸青心里一直喜欢着邵华,他还对哥哥毛岸英说过:“如果我找对象,

就找嫂嫂的妹妹。”但因为后来毛岸青一直在外地养病,所以一直没有向邵华表达自己的心意。

毛泽东主动提起此事以后,毛岸青终于敢给邵华写信了,邵华也不停地给他回信,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在爱情的滋润下,毛岸青的病情也大有好转。

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正式举行了婚礼,毛泽东虽然没能参加,但给邵华送了一块手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作为他们的新婚礼物。这两件物品,毛岸青夫妇一直保存到现在。

邵华和毛岸青结婚前,还在北京大学读书,婚后她并不安心做一个家庭主妇,很快便继续回到大学学习,但是由于缺课太多,学业压力非常大。再加上毛岸青的神经不能经受一点刺激,小夫妻之间自然而然就不可避免地发一些小脾气,互相斗气。

有一天,邵华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焦虑,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毛泽东很快给她回了信:

你好!有信。拿来,想看。要好生养病,立志奔前程,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读。余不尽。

父亲

六月三日上午七时

毛泽东劝媳妇“加一点男儿气”,就是希望邵华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上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要有一股不服输不怕苦和战胜困难的精神,这是他所“企予望之”的。

至于毛泽东提到的《上邪》是汉朝的著名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毛泽东这是在鼓励媳妇:要坚信美好的爱情可以成为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家庭中的纠葛和烦恼的武器。

邵华读了父亲的信后,深受感动,她开始积极治病,继续学习,同时对丈夫更加关心。1965年,邵华顺利从北大毕业,并被分配到军委总参谋部工作。

1970年,邵华临产住院,但因为难产,情况非常危险,医院很快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毛泽东,并问他要保哪个。毛泽东坚决地说:“两个都保,一定要想方设法,母子两安。”

后来经过剖腹产,邵华平安产下一子,这是毛泽东唯一的孙子,他亲自为孙子取名为“毛新宇”,意为:新的宇宙新的天地。

李敏结婚,毛泽东说:和普通市民办婚礼一样或低一点即可

李敏在八一学校就读时,认识了同学孔令华,孔令华是开国中将孔从洲的儿子,两人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感情越来越深。1958年,李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以后,正式和孔令华确定了恋爱关系。

毛泽东得知女儿恋爱的事后,便问李敏:“这个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在哪里工作?”

李敏回答说:“这个我没有问过,他也没有说过。”

毛泽东问女儿:“那你怎么跟他交朋友呢?”

李敏不以为然地说:“我们都是八一学校的同学,我想他的父亲应该是军队干部吧!再说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他父母干吗?”

毛泽东耐心地解释说:“两家结亲嘛!还是要问一问,了解情况的。”

几天后,李敏告诉父亲,孔令华的父亲是孔从洲,毛泽东高兴地说:“噢!小孔的父亲原来是孔从洲将军,我知道他。”

李敏问父亲:“那你同意吗?”

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好,什么时候领他来家里见一见?”

1958年7月,李敏把孔令华带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对这个未来女婿很满意,但他提示女儿,这件事也要征得她妈妈的同意。

1959年暑假,李敏又带着孔令华来到南昌见母亲,贺子珍也很喜欢这个女婿,她表示:“你爸爸同意,我就同意。”

1959年8月29日,毛泽东亲自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了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婚礼前,毛泽东对伙食管理员张国兴说:“我的大女儿李敏下个星期天要结婚,请你帮办伙食。规模不大,

新郎家来十多个人,我身边服务人员也有十多个人,三张桌就足够了。地点在咱院内,一般饭菜,不买高级酒、高级菜、高级烟,和普通市民办婚礼一样或低一点即可,费用由我出,不收礼。”

张国兴站起来说:“主席,我有意见。李敏是贺子珍同志所生,她又不能来北京参加女儿的婚礼,咱们最起码要把在北京的老帅们的夫人和孩子们请来热闹热闹,李敏一生可就这一次。”

毛泽东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如果此事传扬出去,不要说全国,光北京各机关的头头脑脑也得几千人,那还了得!所以要严加保密。”

张国兴回去以后,厨师廖师傅问他主席安排了什么事,他只好编了个谎言:“下星期天,主席这里要来30多名一般客人,叫咱们准备饭菜。”

到了结婚当天,张国兴买完菜回来已经快10点了,院内还是静悄悄的,张国兴不禁感叹:主席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好啊!

最后这场婚礼没放鞭炮,没穿婚纱,没有司仪,也没收彩礼。事后张国兴心想,主席女儿的婚礼还不如农民为儿女为婚礼有排场,但他想了想又觉得不对,这个婚礼在全国应该是规格最高的,因为有毛主席参加。

李讷结婚时,毛泽东给她送了满满一大包袱的“大礼”

60年代末,李讷已经是快30岁的大姑娘了,毛泽东对她的个人问题非常关心,但还是表示:“她的婚姻,我不干涉,找个工人也行,农民也行。”

后来李讷认识了在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当服务员的小徐,两人经常一起干活、打球、聊天,渐渐地产生了感情。最终李讷郑重地向毛泽东报告:“我自愿与小徐结婚。”

毛泽东在了解了小徐的背景以后,一向主张婚姻自主的他当即在结婚报告上写下了:同意。

李讷结婚的时候,毛泽东专门派人给她送去了满满一大包袱的结婚礼物,可待打开后却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原来,包袱里装的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毛泽东送这样一份礼物,可谓是用心良苦,他认为即便是结婚这一人生大事、女孩子最幸福之时,女儿仍然要加强精神层面的修养,他希望女儿时刻都要注重加强思想理论素养的提升,他更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够学习马列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qd_7u紫氣東來

    已播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