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秦汉史》15王莽改制:汉家儒生终极理想的绽放与破灭(上)

孙晓《秦汉史》15王莽改制:汉家儒生终极理想的绽放与破灭(上)

00:00
09:49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孙晓。欢迎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被刻意忽视的朝代——新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总是被忽略和轻视,以至于人们对它不太熟悉。这个王朝就是西汉与东汉之间的新朝。新朝建立于公元9年,灭亡于公元23年,仅存1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对于新朝的忽视,并不是因为它享国甚短,传祚无继,其实与新朝相比较,秦朝的国祚也不过14年,但是却在任何一本史书中,都要浓墨重彩地来描绘。

新朝的建立者是王莽,他代汉而立。这种异常的行为被后来东汉初年的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确定为“篡汉”。班固的定性几乎为后代所有的史学家所沿用。人们不愿意把这个时期称作新朝,而称作“新莽”。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所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直到近代,胡适开始为王莽翻案,他说:“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胡适说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这三大政策是很有意义的,并指出“王莽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

王莽在公元前45年生于西汉魏郡元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县的县东。当今各地都喜欢争名人故里,可这个大名县对这位名人似乎并不重视,而在刻意回避,这大概是因为王莽被视为“乱臣贼子”的缘故吧。王莽幼年实际上十分坎坷,父兄先后去世,他随着祖父一起生活。王氏是个外戚家族,当时权倾朝野,先后有九人封侯,生活非常奢靡。只有王莽贫孤节俭,但是又勤劳好学。成帝的时候,王莽继他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当时年仅仅38岁。这时候的大司马既是外朝的首领,又是“内辅之臣”。王莽成为大司马后,生活上更加克勤克俭,政治上广泛招纳贤良,所有的赏赐都用来款待儒士。


新朝的经济改革

公元8年12月,王莽接受了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这样,历时210年的西汉王朝就此结束。王莽代汉而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做皇帝的先河。王莽在朝野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他用和平的方法接收了政权。西汉王朝在平静中消失,一个叫新朝的王朝在平静中诞生,两大王朝直接交接,几乎没有流太多的鲜血。

王莽做了皇帝。他根据儒家的经义,开始了自己的改革: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革故鼎新,王莽根据《周礼》,将很多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如果说,王莽的政治改革只是改朝换代的形式,那么他的经济改革才比较深刻而全面。

其一、王田,即土地国有化,规定了土地不允许自由地买卖,据说这是为了恢复周代的井田制度。

其二、均产,即土地的重新分配:没有耕地的农民,由政府分给耕地。

其三、废除奴婢,即禁止所有的奴婢买卖。

其四、管控游民,强迫劳动。

其五、五均,即政府控制好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

其六、六筦,即专卖制度,具体规定是酒、盐、铁器等等由国家专营,由中央政府统一铸币、征收山泽渔海之利。

其七、赊贷,即建立了这种贷款制度,具体规定是,老百姓这个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有没有资金,可以向政府借贷。

其八、改革币制。王莽继位前后,共进行了四次币制的改革,发行了几十种货币。由于货币的种类太多,算起来又十分困难,因此这些货币流通非常不便。而且每次易币,都是以新铸的劣质的货币代替质量比较好的旧币,由于这些货币没有什么信誉可言,所以在货币改革时期,物价飞涨,经济混乱,老百姓深受其害。


儒生的梦想照进现实

一般来说,王莽依照《周礼》的旧制度来推行新政,制定政策以《周礼》为标准。但是我们不能认为,王莽的改制就是复古,其实《周礼》所记载的那些制度并不完全是周代实行的制度,很多寄托了以王莽为代表的汉代儒生的一些政治理想。纵观王莽改制的政策与措施,可以说,这是汉代一批富有理想主义的儒生,基于残破的社会现实,所进行的一次宏大的政治实践,目的是为了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重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后人常常把王莽改制的失败,原因归为改革者太拘泥于古制,照本宣科。比如古书有“四海”这种说法,王莽便胁迫羌人“献”出了青海湖一带的土地,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南海郡、东海郡结合起来凑成四海。这种人为地改变疆域的行为,为边疆的动乱埋下了伏笔。其实,这样理解也稍显仓促。王莽设立了西海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制移民,解决西汉末年人口的暴增对关中、关内地区带来的人口的压力。凑成“四海”,只不过是托古改制的借口罢了。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目沧

    谈得深刻啊。史学,实学。

  • 低唱轻吟

    每集时间有点短。且大部分结束的很仓促。

  • 刺眼的蓝66

    请问中的书签还发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