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孙晓。欢迎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正史之祖《史记》
大家去解释历史的时候,喜欢把这个《史记》看作所谓轴心时代的一部典型的,一个最后的作品。轴心时代,一般我们都指这个古希腊、古印度、中国,公元前这几百年,出现了很多这种伟人,像孔子、佛陀,古罗马这些圣贤,我们叫这个时代,一般称为轴心时代。
这个《史记》就是在轴心时代的后期产生的一部作品,可能是天设地造所产生的一个东西。
《史记》中国正史之祖,应该说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史学编撰有影响,对东亚地区史学编撰的影响也都很大。它的创新点就很明确,比如说《尚书》,它是一些政策文献的一种合集。那我们看到《春秋》,它是一种编年体,编写的一部鲁国的国史。但是《史记》不一样,《史记》它既有编年体的这种体例,又有这种叙事体的这种体例。比如说它的本纪,它是按年代去叙事;它的纪传,重点记事;还有年表,还有书,对一些专有的制度,进行这个专题的这种叙述。
读史要视野开阔
《春秋》对一个事情的叙述就很简单,非常简单。《战国策》就是历史故事性比较强,因为成书比较晚,它是西汉末年的刘向重新修编的。《史记》不一样,它对一个历史事实的叙述,它除了从《春秋》《战国策》去吸取一些有用的,认为有价值的、可信的资料以外,还从别的一些书中,当时司马迁那个时代所看到的典籍肯定比我们的还多。
第二,他还博采众说。因为司马迁这个史学家,他还游历了名山大川,进行了十多年的这种田野考察,所以说他这个资料就更为丰富,也更为详尽。我想这可能是《史记》和《春秋》,和《战国策》的区别。
用一个例子来讲,《战国策》上记载的可能更详细一些,《战国策》有一个中山王的传,中山国在这个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个大国,当时也号称是有战车千乘,也是个大国。人口、地域也非常大,地方百万里,有这么大,和赵国、和燕国相邻,我们今天河北的很多地方,包括陕西就属于中山国。
它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民族交汇之地,中山国。但是《史记》,我们看对中山国的记载很少,几乎没有。为什么?后来我还专门研究,因为司马迁的祖宗曾经为相,在中山国,最后他把中山国给出卖了。所以说,司马迁不写中山国这些史实,不去做中山国世家,为中山国作传。这可能是因为司马迁为这个祖先作避讳。
不要仅仅去读中国的一些历史,还要读一些同时期的世界史方面的一些著作,你比如说《史记》,你看那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差不多的同一个时代出现的。可以把视野放开一点去读历史。
第二个,我们一定要知道,读史不是为了学知识,不是向别人炫耀,你不知道什么,我知道什么。而是要通过学历史,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使自己的看法更准确、更恰当、更综观,这是我想给大家提的。
扩大一些自己的读史的视野,多读书。第二个要对一些经典要做好精读和泛读。有些书我们可以精读,就是可以读得很细;有些书就是泛泛读,我们知道个大概,有而已。
毕竟现在时间也是有限的,这个社会又很焦躁,我们也不可能那么细心的放下书桌,拿来读书。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听起来口语太重,有点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