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道】《邹忌讽齐王纳谏》:不爱听的怎么说(三)

【说话之道】《邹忌讽齐王纳谏》:不爱听的怎么说(三)

00:00
17:24

第五十八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爱听的怎么说(三)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文观止》,我是邵鑫,我们接着来讲《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们接下来看邹忌劝完齐威王之后,齐威王是什么样的态度?“王曰:‘善。’”齐威王只说了一个字:“好”。但是这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齐王的命令,齐王到底怎么做?

我们知道有的人是表面上答应得特别好,实际上不干事,那齐王很厉害,齐王就下了一道命令,他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很简单,发布了一个奖赏的命令,这个命令分三等奖。

一等奖是什么?是不管你是谁,比如说“臣、吏、民”,这是三个不同的角色。“臣”的角色是最高的,就是朝廷命官叫“臣”;“吏”是办事的公务员,朝廷命官底下的办事跑腿的,这个叫“吏”;“民”是没有任何的公家身份,这个再下面一层叫“民”。

所以他说所有的人,不管你是臣,还是吏,还是民,你只要怎么样就能得一等奖?叫“面刺寡人之过”,这个“刺”就是批评的意思,“如果你能当面对我说,我哪儿做错了,我就给你上赏,给你发一等奖。”这个是很有意思的。

因为大家知道,当面骂人是最不好意思的,背地里说别人一套一套的,说这个当面批评的人,其实不多。因为大家都知道要面子,而且有些话当面说不出口。

你看我第一集的发型整成那样,你们都没有当面跟我讲,结果等到最后拍出来之后,有人说:“你看他那个发型好奇怪”。这就是当面有些话不好说,不好意思说,感觉得罪人,所以这个叫“面刺寡人之过”

这种行为是很难得的,但是你们要是能干出这样的事来,一等奖,这是一个反常理的行为。因为正常来讲,不光是人家当面骂你,人家不好意思骂,你被别人当面骂,你是更难受的。我骂都不好意思骂你,你作为那个被骂的当然更难受。

但是齐王说:“我现在就要找这个痛快,我就要让你们当面批评,越难听的我越要听。”这个第一个。

第二个叫“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谁要是能写信来劝,我觉得你不好意思当面骂我,你写信说出我哪儿不对,你只要来批评我,二等奖。”

第三,“你既不好意思当面说我,你也不好意思写信说我,你就喜欢在背后议论我,你要是被我听到了,”我们知道平时这句话的下半截,应该叫什么,“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但是齐王说:“你要是被我听到了,三等奖。就你只要说我坏话,请你拼命说我坏话,我不管你怎么说,你要当我面说最好。你不当我面说,你写信给我也可以。你背地里说,一定要让我听到,你别让我听不到,你只要让我听到了就好。”

那大家想一想,齐王这个命令,跟前面邹忌的劝说有什么关系呢?邹忌劝他的这个事是“王之蔽甚矣”,就是“你被骗得太惨了!”但是实际上齐王是哪些方面被骗得惨?是在缺点上被骗得惨,就是你做的所有不好的事,都没有人说。爱你的人,偏袒你;怕你的人,不敢说;求你的人当然不会说,所以你做的所有错事没人说,你的毛病没人提。 

那齐威王非常聪明,齐威王立刻就说:“好,我们下一道命令,这道命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请你们来提毛病,或者说叫找茬,请你们来提我的毛病,批评我。”

通过这个我们也能知道齐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呢?虚心纳谏,而且能够举一反三。邹忌还没跟他说到这么狠,但齐威王这个命令确实够狠的,对自己下得去手,这个事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他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是真要挨骂的,这挨骂的滋味很不好受的。我们前面也说到过,为什么劝别人不容易,尤其是说别人的坏话,说别人哪里做的不对不容易,就是因为听了之后很容易发怒。

现在齐王下的这个命令,意味着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是你拼命地提,我是不会生气的。那大家想为什么他不生气,就是因为跟说他坏话相比,他更看重的是什么?是这个齐国的国富民强,就是这个国家是不是强盛。

因为作为一个君主,你自己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治理得好坏是最重要的,别人嘴巴里的好坏是不重要的。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去对待别人对我们的态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正确方式。

那就是很多人会觉得:“我就想听你们说我好,我不想听你们说我不好,谁要是说我坏话,我心里难受极了。”但是齐威王的态度是什么呢?他是一个冷静客观的态度。坏话值钱吗?好话值钱吗?什么值钱?国家强大值钱,这个事要想明白。

所以有些人呢,在平时想不明白这个道理,谁说他好话,他就喜欢谁,谁说他坏话,他就讨厌谁。他不会去想最后真正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是你的能力强不强,这事做得好不好,结果最后怎么样。

但是齐威王是非常客观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看到这样一些文章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人,他们往往能够摒除掉感情因素,去做客观冷静的判断。齐威王就是一个这样的君王,当然除了齐威王,历史上还有很多。

比方说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君王——刘邦。刘邦就是一个极度冷静,客观到可怕的人。可怕到什么地步?打仗的时候被项羽打败了,逃命。在这个车上有他和一个司机,结果半路上碰到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把这俩小孩抱上来。结果敌人追得很凶,这车子超载了,必须得下去俩人,下去谁?刘邦二话不说把自己俩孩子踹下去了。大家可能觉得:“你这个人还有点人性吗?”刘邦想得很清楚,“你们不下去,那就是我们下去,我死了,你们也活不了。”这是第一。第二是“司机不能死,司机死了我也活不了,我活不了,谁都活不了。”

所以我们有时候去做判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但是真正厉害的人,他是会看客观结果。我再不能接受,客观结果也不会因为我的情感而有什么改变。

所以这个是齐威王很厉害的地方。很多做大事的人都是可以摒除掉情感因素,他去看那个客观实际。要是哭有用,那我们也哭,关键是哭没用。要是不好受有用,我们也不好受,但是这些事情没有用。

所以齐威王就下了这样的一条命令,这个命令一下之后,后面齐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里面就讲了,威王下了命令,一开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特别有意思,就是大家虽然面子是要的,但是比面子更重要的是实惠。大家一看当面骂齐王能得一等奖,撸起袖子加油骂,然后大家都去了。

这也说明,之前邹忌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叫“你被骗惨了!”之前每个人都在你齐威王面前讲好话,说“你最棒,你最好,你没有毛病,没有问题。”结果一下命令说谁要是能提意见,谁要是能批评我,就有奖,全来了。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齐威王的门庭搞得跟集市一样闹闹呼呼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人排队,排队提毛病,排队骂威王。但是“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隔了几个月,就每隔一段时间,能有这么一个来提问题的。这说明什么?背后说明齐威王不但听了问题,而且还改了。

这个事是很可怕的,听到别人提你的意见、毛病,不生气,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叫改,能做到第一步的人就非常少了,能做到第二步的人凤毛麟角。就是我知道我哪里错了,我立刻去改,而且我把它改好。

所以几个月之后,大家就突然发现说,以前不满意的地方,以前提的这些毛病不见了,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偶尔有那么一个人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我还觉得你哪个地方做得不好。”这叫“时时而间进。”这事非常可怕。

所以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他每次犯了错就能够改,犯过的错误改正之后不再犯,这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你们去看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了不起的伟人们,包括我们的开国元勋们,比如说毛主席,我记得之前,我看过一些材料,我们陈毅元帅回忆毛主席,说毛主席最厉害的地方,三个字,叫“不贰过”,只要他犯过的错误,他绝对不会犯第二次,这是最可怕的事。

你知道他也没有去学过打仗,他也没有上过军校,但是用兵如神。他也没有去真正地跑到苏联去接受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教育,但是他能够探索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就是源于这个最强的能力,叫“不贰过”,我觉得这是人的最强能力。只要犯过的错,下次永远不犯,这个能力比任何其他能力都要强。

那你看齐威王就有这个能力,齐威王是听到了一个建议,一个毛病,他就会去改,然后几个月之后就没毛病了,这时候叫“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这个“期”就是“满”的意思,满一年,“虽欲言,无可进者。”你说大家还想不想得奖?想!有没有的说?没有!这太厉害了,想挑你刺都挑不出来,你想想这个人得做到什么地步?

我们今天经常说,如果想要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挑出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要挑毛病还能讲不出来吗?齐威王就做到了,你想挑的毛病都挑不出来了,因为他全都改了,这事非常可怕。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叫,“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是周边的几个国家,燕、赵、韩、魏,听说了之后都来朝见齐王,认他当大哥,为什么?不需要出兵试一试谁的拳头硬了,你就凭这个自己人挑不出毛病来,这一点,齐国就已经足够强大。

第一,所有的人,民心所向,因为大家都觉得你好,没有任何人觉得你有任何的毛病,那你说你还怕什么呢?

第二,你所有的施政方针,得到全国人民的赞同,从上到下。

第三,相信打仗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打仗了,就直接认你当大哥,你是最强的。这就叫作“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不需要在战场上,打败别人,在朝廷上就可以打败别人。

我觉得对我们今天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我们经常会跟别人比谁强。最强的人是自强的人,最厉害的,能够打败所有人的人,是能够不断战胜自己的人。如果你能够战胜自己,你就能战胜任何人。反过来讲,你连自己都战胜不了,你就不要想着去战胜别人。

这就是文章里面讲到的跟我们今天生活非常有关的道理,叫“战胜于朝廷。”“朝廷”是什么呢?就是内部,为什么自己从内部做好事情,就可以打败外部的人?正是这个道理。

你如果能够像齐威王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毛病都改了,你其实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了,很多人都说我想成为了不起的人,我想成为特别牛的人。怎么成为牛人?我要打败谁?你不需要去想别人,想想你自己,你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一个完美的人吗?你身上没有毛病吗?可能每个人都能想到自己有几个毛病,但是不愿意承认。

还有一些毛病是自己看不见的,但别人一眼就能看见,我们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看到的毛病,你能不能够去改,这也是一个人不断地修正自己。

这个道理在《论语》当中其实也讲了很多,所以孔子讲《论语》的时候,他就会讲到基本的道理叫作“反求诸己”,回过头来找自己,不要去想别人,比如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别人牛,想想你怎么做能像他一样;看到别人不牛,看到别人做的事很不好,想想你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孔子永远是在想自己,不是去想别人。那你看邹忌的劝谏,是不是也是如此?

就是你齐国想要成为诸侯国当中最强大的那个,请不要去想其他国家在干什么,你怎么能干掉别人。想想你自己哪些事还没做好,把所有的事做好了,没有人能够战胜你,就是这个道理。

那我们今天读完这篇文章,几个基本的点:第一个点是当你去劝别人的时候,这个话别人不爱听,你该怎么说呢?邹忌的例子告诉我们,最好从生活的细节小事说起。

而且邹忌还用了一个小技巧,就是拿着自己举例子,你要去劝别人,别人不爱听,你拿自己先剖出来。先把自己坦诚剖析一下,这话我也不爱听。但是我发现是怎么回事,我一开始想了一下,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所以邹忌其实是很有技巧的。一是从小事出发,二是大胆地剖析自己,拿着自己举例子。

那除了劝说之外,回过头来我们还要去想的第二个点,就是我们自己如何的提升自我?如何的精进修身?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聚焦于自我,不要聚焦于别人。我们很多人是提别人的毛病特别来劲,想自己的问题,就不愿意了。

但是这个文章告诉我们,真正的提高,一定要聚焦于怎么完善自己,不要去整天想着怎么踩别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方向是如何完善自己呢?关键就在于改掉那些你的毛病,知道毛病,改掉它,你就自己越来越强。

当你没有毛病可以指摘的时候,或者说绝大多数毛病都已经被修正了的时候,你可能就是最强的人。

那关于今天的这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课后思考

邹忌通过类比的方式向齐威王进谏,齐威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开始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由此,齐国“战胜与朝廷”。从这个故事中,你分别从邹忌和齐威王的身上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米珍珠曹刿

    老师的课,风趣幽默又发人深省。

  • 1829990liey

    最强的人往往是自强的人!

  • 听友105829721

    GGood

  • q5i7mok7ka1bwijpwhmn

    我爱看

  • 听友307507539

    老师这件衣服你穿老了

  • 1829990liey

    l#男

  • 米珍珠曹刿

    最强的人往往是自强的人!

  • 米珍珠曹刿

    撸起袖子加油骂。哈哈,太逗了。

  • Anna0417

    不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