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公第十五 ㉕-㉖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灵公第十五 ㉕-㉖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00:00
15:11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㉕-㉖

㉕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㉖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史,指的是史书。阙文,指的不懂,空缺的地方。犹及,是仍然可以看到。这句话当中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我仍然可以看到史书当中空缺的地方,这句话讲了什么意思呢?想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以前古人写史书做学问,如果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就会空缺留出来,留出来以待等懂的人可以把它写上注释,告诉别人这是什么意思。 在孔夫子那个时候,读史书依然可以看到这种空缺的地方。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做事情的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不懂的地方,把它空出来,以待别人可以去注释和添加。

有马者借人乘之。我自己有一个马,但是这个马我驯服不了,我借给他人去驯服这匹烈马。又讲了一件事情,自己驯服不了的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懂得请人帮忙。同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可以做到就是能做到,不能做到我懂得找人去帮忙。

今亡矣夫!到今天已经没有了!这两件事情告诉我们的思维,在生活当中是可以用得到的,我们要保持一种实事求是的心态,懂的事情我们就是懂,不懂的事情要懂得及时地请教他人。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懂得请人帮忙去借力,可以完成这件事情。

这里面我们延伸出来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就是清醒的自我认知,清楚的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实事求是的去面对,虚心认真地去学习。第二个道理,就是要懂得借力。我们不懂就要懂得找人去帮忙。这个时候才可以从中去学习,从中去提升自己,并且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第三个道理,做一个乐于助人者。 在生活当中,如果有人请我们来帮忙,我们要懂得去帮助他人,帮助他人会让自己的技艺变得更好,这里的技艺指的我们本来会的那个东西,在不停地帮助别人的过程,就会让我们本来会的变得更加的熟练,同时也会给对方一些信心,教给对方学习。

整个讲这三点,它需要一个整体的环境来促成,孔夫子那个时候就已经在感叹了,今亡矣夫!今天这样的事情已经没有了。到了我们这个时候就变得更少了,所以它需要一个整体的环境的养成。比如说,我们先去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个时候有人有困难,有不懂的才会请我们帮忙,再帮助他,是给他更多的觉醒,让他学习到更多,这个时候他才可以有助人之心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个环境才能养成。

如果在一个团队当中,有的人是有请教之心的,是我做不到的事情不会的,我想请同事帮忙,想请别人教我,可是这个环境当中,并没有人愿意去帮忙,愿意去教,这个时候想要求助的人就会变得不喜欢讲不想讲,因为讲出来也没有人愿意帮,所以一个人想要去求助去求教,而另外有人愿意去帮助,这是一个整体环境整体的氛围。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建立一个小的环境和氛围,在一个团队当中也是一样,我首先去做那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这个时候就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整体的环境,大家才是和睦的共同进步的,自己会某方面的技能,有某方面学识的,愿意帮助身边的人,然后身边的人也愿意请教那些比我更优秀的人,这个环境就养成了,我们改变不了一个大环境,但是可以创造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的环境,由小及大,由近及远。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讲了两句话。第一句,巧言乱德。巧言,花言巧语,一个人为什么要讲花言巧语呢?为什么又会说花言巧语,它是乱德的。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关系,通常花言巧语,想要去说服对方,往往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没有德的,如果本身就是一件好的事情,需不需要花言巧语呢?

比如说两个爱人之间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真的为对方好的,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为他好的,你不需要花言巧语,所以通常需要花言巧语去解释的,去取悦对方的,往往这件事情就是无德的,所以无德才需要花言巧语,而一件本身有德的,是好的事情,只需要简单地说明,质朴,本来的说法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多的修饰。所以往往越是修饰,越是花言巧语,就说明本身就缺乏了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去做好一件事情,不要想着花言巧语去取悦对方,而是要让这件事情本质就是好的,足矣。

第二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里的忍,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忍耐。第二个意思是忍心。我们先讲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自己这次出门,我们的谋划是什么,我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中间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没有忍耐住自己的情绪,就有可能导致行程的终止。再讲个小事情,比如说我今天学习了该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问题,我也向人请教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有了谋划,有了方向,可是真正回到家里面对孩子的时候,有可能孩子几句话我们就忍耐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本来想好的,如何去教育和引导孩子都已经抛之脑后了,就是因为没有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人际关系当中都一样,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忍耐自己的情绪,你学习了再多的方法,有再多的谋划都没有作用,在你自己情绪这里你就无法忍耐,就会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导致那件事情的结果无法完成,所以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再讲忍的第二层意思,忍心。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我不忍心让他吃苦,我不忍心让他受罪,比如说教育孩子,我们讲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如果你真的爱他,你能不以勤劳劝勉吗?如果你真的是忠于自己忠于他的,你能不去教诲他,教给他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的道理吗?知道以勤劳劝勉,但是你不忍心,不忍心让孩子受苦,他还这么小,我怎么能让他自己洗衣服呢?他还这么小,怎么能让他自己做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不忍心这样去做。

比如说对于员工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有太多不忍心的地方,你就无法让这个人去成长。所以通常在溺爱的环境下出来的孩子,这不是乱了自己的大谋吗?我们本来想让这个孩子成才,想让这个孩子将来有更优秀的人生。可是就是由于我们的不忍心,不忍心见他犯错,不忍心见他受苦,犯了错我们也不忍心去指正他,也不忍心让他哪怕受到一点点的挫折,这个不忍心就会打乱我们原本想让他更优秀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学习儒家文化,要学习修身,要让自己增长智慧,要明白很多事情如果我们不忍心去做,那么别人就会对他变得更残忍,这个社会、生活就会让他过得更痛苦。

所以我们要去正确地面对一件事情,想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忍,的这两层含义其实缺一不可。一个人要懂得忍耐,忍耐自己的情绪,你才可以成事。第二个你要忍心,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你都要忍心让自己经历那些逆境,经历那些挫折,经历一些磨难。

我们都要懂得克己,严于律己,如果你不忍心对你自己下手,就会有人对你下手。生活就会来磨练你,如果你对你的孩子诸多的不忍心,将来别人就会让他受苦,故而讲,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来总结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实则讲了一个身内,一个身外。身外是巧言乱德,为什么会巧言乱德呢?因为这里面有私,有为己的地方,有为私的地方,是因为还在贪着一些身外之物,比如说我们讲名利、财富,花言巧语为了什么呢?你有私,你有所贪图,如果你不去贪恋这些身外之物,你自然不会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讲的是身内。比如说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意志,我们的价值观,比如说忍自己的那颗心,这是对于身内而言的,一个人不光要修身外之物,把它看淡,还要让身内的自己的这些情绪可以变少,比如说遇到一件事情,我知道该做什么就可以了,至于那些不好的声音,谁毁谁誉对我来讲并不重要。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你想要去传承传统文化,这是你的谋划,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人赞美你,不过是浮云,有人诋毁你,也只是浮云而已,我不需要忍耐自己的情绪,因为本来就不在意,我知道自己要做的这件事情,坚定的奔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也就忍心对自己下手,忍心用勤劳去劝勉自己,以勤劳去劝勉他人,你知道你自己要去哪里,所以就会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

我们再换一个例子也是一样的,比如你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是你的谋划,你的理想如果是非常坚定的,你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在的问题,你说这个事情我不会,不会我也忍心去克己,不会我可以去学习,别人赞美我,我并不在乎,我看重的是自己的理想,别人阻止我、诋毁我,我也不在乎,我要实现的是自己的理想,所以整个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个身内,一个身外,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去修正的,要去自我提升的部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