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听过一句话:有的人18岁就死了,到80岁才埋。如果从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人生的结局:死亡,来推演我们活着的意义,也许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你是否在日复一日地重复混沌的生活?你对自我的独特价值有追求吗?你能在嘈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性吗?
懂得做选择,在我们人生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很多人不懂得如何选择,所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真正懂得选择的人,对社会,对人性,随时都保持着清醒的认知,能做出最符合自己内心声音的选择,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懂得做选择的人,都具备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独立思考。
100多年前,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是在家国存亡之际成长起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颠覆历史,颠覆传统的事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留学结束回国后,先后担任过学堂教员、学校校长、教育司科长等职责,但他最终还是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道路,这是他发自本心的选择。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4月迁往北京。期间,鲁迅被友人许寿裳引荐给教育总长蔡元培协助草创规章工作,后被任命为教育部任佥事兼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文化艺术和通俗教育等事项。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念,认为美育可以塑造人性,让人成为“完整的人”。鲁迅其理念的有力拥护者,他撰写《美术略论》讲稿,每周进行演讲,然而听众却并不如期待中的热心,有次他冒雨前往演讲却连一个听众也没有。
1912年7月,蔡元培在形势的逼迫下辞去要职,范源濂接替后决定删去“美育”项目。教育部的工作也越发清闲,职员们每天只是喝茶聊天,鲁迅在日记中将这种生活形容为“枯坐终日,极无聊赖”,不满现状的他花大量时间阅读和写作,这才造就了他后期的思想成就和文学影响力。
其实,鲁迅文学创作的种子是在他青年时期就种下的。早在甲午海战失败的时候,梁启超就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过:“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当时,受到新思潮影响的鲁迅大量阅读西方先进的文学作品,视野和思想有了全新的拓展。同时他也上手翻译外国小说,特别是那些因被压迫而力争自由的民族文学。
他翻译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从地球到月球》译本,其中就提到过文学的功能:“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可见鲁迅对于文学能改变国民精神的作用,是笃信不疑的。
这里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小故事:
鲁迅在东京听章太炎讲课的时候,有一次章太炎问到“文学”的定义,鲁迅回答说:“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
后来,鲁迅在论文《摩罗诗力说》中,进一步解释过“文学所以增人感”的含义。他打了个比方,就好像要给一个在热带生活的人解释,什么是冰?如果用科学的理论,讲冰是在什么物理条件下形成的,那热带的人听了,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但如果你拿出一块冰来,让他去触摸感受,他立刻就知道冰是什么了。
“文学”的意义,就像热带居民触摸冰一样,让人体会真知、领悟智慧。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如果不从内部进行改变,革新国民的内部精神与认知,那么光有制度和器物,中国的变革也是虚妄的,没有活力的。
就这样,文学就成了鲁迅个人自觉的选择,也成为了他奋斗终生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鲁迅建立起了他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立人。
风雨飘摇的晚清文化思想界,每个满怀壮志要振兴国家的青年,在向西方学习的路上,形成了五花八门的观点和派别。洋务派、维新派、复古派和革命派,每条路上的人,都喊着“富国强兵”、“民族复兴”的口号。但鲁迅没有盲从或听命于某一个权威,而是经过深入地思考后,在他的《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要“立国”,先“立人”的思想。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立人,就是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重建国民内在的精神世界。每个人的自我精神都能自由地发展,实现“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
鲁迅的选择,就是要去做发展自我精神的“先驱者”,成为“精神界的战士”,以文学为阵地去发声,去呐喊,实现个体自我精神的极大发展,从而影响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他的作品《呐喊》中有一段著名的“铁屋子”的理论: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为了能够“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这篇小说,是鲁迅近距离观察他表弟精神病发作时的表现而写成的。鲁迅曾经在对中国国民性问题进行探讨时,展现出来大气魄和大视野,如今落脚到个人的悲剧命运中,转化成了对几千年旧制度和礼教愤怒控诉的巨大能量。
鲁迅史无前例地指出,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狂人日记》的发表,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撕开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面,直击中国人内在深处的精神意识,也成为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宣言书”。
此后,他继续创作了许多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义的短篇小说。鲁迅曾向朋友孙伏园透露,在这些小说里面,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孔乙己》。
在《孔乙己》中,鲁迅透过一个少年人的眼睛,来观察一个不幸的读书人的命运:“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越过越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他站着喝酒,满口“之乎者也”,他任人取笑,在社会的嘲讽中挣扎着奋力生活。作为科举制度的牺牲者,最终还是从人们的生活里渐渐消失了。
鲁迅是“精神界的战士”,对社会黑暗面的嘲讽和批判都非常犀利,但面对孔乙己这样的小人物,他是怀着巨大的悲悯和同情来创作的。在这些过程中,充满了鲁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清醒而自知的独立思考。他不放过每个罪恶,同时对每个个体,也极力地达到尊重与共情。这种毫无保留的勇敢、诚实的品格,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日本学者代田智明将鲁迅作为“治愈文学家”来看待。他认为,在精神遭遇挫折的人那里,鲁迅的文学有着特别的疗伤作用。在命运的漩涡里,鲁迅的作品可以作为支撑生命的精神食粮。
鲁迅“把中国人从各种思想理论的掩体中拖出来,使他们首先感到一种思想和精神的饥寒,正视自己,正视社会人生的矛盾,并进而在自我的真实人生体验中建立自己真正的精神追求。”
清醒,是见世界,见众生。
自知,是见自己,见内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看似什么都知道,然而无数虚假消息、拼接图片视频,在误导着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如果缺少独立思考与清醒的认知,就会在茫茫人群中沉沦,从而被时代的弊端所吞噬。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下期节目,我们将带你回到鲁迅的故乡,看一看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面对时代的变局和个体的渺小,我们如何燃起的新的希望。下期节目再见。
哎,我想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