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性的弱点”中培养思辨的能力

在“人性的弱点”中培养思辨的能力

00:00
10:03

大家好!在上一节的内容里,我们探讨了精神世界的意义,今天我们接着分享鲁迅人文通识课的第四节:在人性的弱点中培养思辨的能力。

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贯穿了鲁迅投身文学事业的始终。“国民性”问题既反映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邃目光,也表现了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思想特色,更体现了鲁迅作为一个革命家的战斗精神。 

那么,鲁迅所说的“国民性”,到底指的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简单理解,“国民性”就是国民的性质。如果从精神实质而言,指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由于鲁迅生活的时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因此,鲁迅所揭露的“国民性”,指的是“国民的弱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民“劣根性”。

而国民性弱点的提出,最早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提出的。根据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记录,在日本弘文学院时鲁迅经常与他讨论三个问题:1.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

许寿裳认为,鲁迅弃医从文、翻译小说办杂志、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

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触发,鲁迅经历了由医学救国走向文艺救国道路的转变,其思维角度正在于要利用文艺‘善于改变精神’的力量去改造‘愚弱’的国民性,从而改变国家的命运。”在早期鲁迅看来,“愚”就是愚笨、愚昧、麻木不仁;“弱”就是苟安于现状而不思反抗;“愚”而且“弱”的国民性就是中国人的奴才性格。

鲁迅认为要改变“愚弱”的国民性,就要增强国民的自觉性和反抗性,也就是要张扬个性,使国民具有自尊、自由的人格。鲁迅对中国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研究,他感到在封建专制制度和礼教的长期统治下,“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象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于是,在杂文《灯下漫笔》中,鲁迅曾这样写道:“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了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表现出国民的麻木,愿意做奴隶的国民性弱点。

在《论睁了眼看》中,鲁迅曾这样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是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让我们看到了国民身上喜欢自我欺骗,不敢正视现实的弱点。

小说中,我们看到了《风波》中为辫子问题困挠的航船七斤;《故乡》中那“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仿佛石像一般”的闰土;《祝福》中那带着“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疑问并在富人的“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的祥林嫂;《离婚》中那试图反抗旧礼教但在七大人的威压下终于失败了的泼辣的爱姑;《药》中那从刽子手手中购买用革命者鲜血染红的馒头给儿子治病的华老栓;《在酒楼上》中那年轻时勇于反对封建迷信、热心社会改革而后来却变得“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吕纬甫……

这一系列人物形象,在鲁迅犀利的解剖刀下个个露出了伤痛的灵魂。尤其是那在现实中处处失败而精神上永远“优胜”的阿Q,给人特别鲜明、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以阿Q为例,来看看鲁迅是怎样“显示灵魂的深”,以针砭国民性弱点的?

《阿Q正传》可以说是鲁迅解剖中国国民性最深刻的作品,阿Q是一个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典型形象,在鲁迅笔下,阿Q几乎就是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

他欺软怕硬,喜欢与人吵架。赵大爷打他耳光时说他不配姓赵,他没有抗辩,只是摸着左脸退了出去;赵秀才的一句话专事官府阔人用的“王八蛋’就可以让他不自觉的怕起来;讷的就骂,力气小的就打。

他对女人怀有狭隘的非分之想,认为女人在外面走就是想诱惑野男人。他对小尼姑动手动脚,从而对女人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他要和吴妈“困觉”,表现出对女人的龌龊思想。

他擅长精神架空地自欺欺人,这种自欺欺人也被称为“精神胜利法”。

他和别人发生口角的时候,会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同人打架吃了亏,心里想的是:“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

最后当他被关进牢房拉去杀头时,他也这样欺骗自己:“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这种精神胜利法一直伴随着他,每一次失败受辱后成为了他治愈的良药,一次又一次他不仅不觉得羞耻,反而感到了极大的满足。

精神胜利法的特点使对于发生在自身上的一切屈辱和伤害,采取一种麻木、忘却的自我安慰的方式来缓解精神上的痛苦,最终得到征服的胜利快感。阿Q之所以性格中有精神胜利法的特点,源于他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受到威胁和压迫的境况。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自认为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去斗争反抗。他骨子里流露出的奴性和自卑让他只能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的忍气吞声。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性格,在受到凌辱后会成为一种自然的反应。

在整个大环境的熏染下,形成了低阶层国民一种普遍的劣根性。这种谨慎胜利法只是一种暂时性的麻醉,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使人们失去更多自己特有的精神和性格,不知悔改不知进取,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束缚。

鲁迅先生以芸芸众生中一个不起眼的阿Q作为主线,辛辣地讽刺当时人们受到压迫却不自知,甚至乐在其中的麻木和愚钝。借以惊醒人们,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积极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国家才会有出路,否则只能够像阿Q的悲惨结局一样,不断承受外界的各种欺压。

回看我们当下的时代,人性的弱点依稀可见:网络暴力中的人云亦云;社会事件中的欺弱怕硬;灾难发生时的幸灾乐祸……

当弱势群体面临欺凌和社会的不公,人群中总会充斥着犬儒而疲软的声音。鲁迅曾在《无声的中国》中调侃:“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当年轻人做出不同往常的举动选择,自以为是的前辈狭隘地定义他们为“垮掉的一代”。而鲁迅的文字却在鼓励新一代的青年们:“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好了,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在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中,但愿我们能够明白思辨的重要性。

明天,我们接着给大家分享下一个主题:没有情感共鸣的婚姻是可悲的。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九天_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