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上一节的内容里,我们给大家讲了如何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今天我们接着给大家讲鲁迅人文通识课的第二节,看看他在求学之路中思索出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
十二岁那年,鲁迅来到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上学,开始接受传统教育的洗礼。
一进书塾的门,首先学会的是敬拜。即使没有孔子的牌位,敬拜之礼也不可或缺。“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于是,三味书屋的教育便被禁锢在圣人和先生的权威之下,被人为的规范和标准束缚着。
在三味书屋里,鲁迅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单调和枯燥。严厉的老师,紧张的气氛,难解的课文,这些都令人感到压抑。老师虽然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但他除了“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的诵读姿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之外,他讲授的课文对孩子们来说如同天书,既不知所云,也毫无兴趣。
当鲁迅恭敬地请教这位先生关于“怪哉”的疑问时,他不仅拒绝回答,而且“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这就相当于给好学的鲁迅泼了一盆冷水,使他求知的欲望之火渐渐熄灭了。
作为一个教师,不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吗?为什么鲁迅的老师会以拒绝回答学生的提问呢?鲁迅认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
少年的鲁迅相信老师以渊博的知识著称,他应该是无所不知。但是事实上,无论多么渊博的人在浩瀚的知识面前都所知甚少。这位老先生如果真的不知道,就应当坦诚面对,使孩子懂得学海无涯与人类智慧的有限,并借此激发孩子不断求知的热情。
如果这位先生知道答案却不愿回答,那么很有可能是受到僵化保守的教育理念影响,认为有权对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方式设置严格的规定,超出界限就是违规或者大逆不道,所以他拒绝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予以警告,这是三味书屋“拜权威”的教育特征。
这位老师对学生提问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教师在教学态度和理念上的虚伪、冷漠和偏执。更重要的是,像这位先生的情况,应该很常见,所以,鲁迅文中才会写道“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而且三味书屋的老师讲课枯燥乏味,他们只会用“戒尺”、“罚跪”和“瞪几眼”的手段,让孩子们害怕他们。他们用这样严厉的管束让孩子们学会了识字、三言、五言、七言的写作技法,从这方面来看,三味书屋是成功的。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三味书屋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无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空洞的说教。
和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不同,百草园,这个在常人眼中“只有一些野草”的荒园,在鲁迅看来却是乐园。
在这个自由自在的世界里,鲁迅被激发了直观的审美感受力,无形中体验了大自然的奇幻美妙。那些“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以及“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和“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诱发了鲁迅在色彩、形象、节奏、韵律等方面的观察力和鉴赏力,那个吃了会成仙的何首乌的传说,深深地吸引了鲁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至于弄坏了泥墙,也不停止对它的寻觅和幻想。
即使在凋零的冬季,百草园也有别样的景致和趣味。堆雪人还在其次,雪天捕鸟不仅使鲁迅认识了许多兽类的习性,也使他在这一过程中训练了耐心、毅力、胆识,敏锐的判断力以及敏捷的行为力,这项活动如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实践性教学,全面地培养了鲁迅的认知和技能,而这都是在富有乐趣的游戏中获得的,期间承受的寒冷、劳力都不觉辛苦,反而成为了一种享受。
百草园还有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就是长妈妈讲述的神话故事。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从一个女佣口中娓娓道来,远比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精彩,它深深地打动了孩子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长妈妈讲述的故事和赠予的《山海经》画本,为鲁迅展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些不经意的作为,对于诱发鲁迅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引导他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艺术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鲁迅后来成为文学家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鲁迅笔下,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描述笔法也不尽相同,当文笔触及百草园时,作者便掩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而写到三味书屋时笔调冷静,情绪内敛。这两种不同的描写方式,反应了作者不同的情感态度。
鲁迅并没有盲从传统教育观念,而是以亲身感受对两种教育方式做出了评判。
令人庆幸的是,鲁迅的求学之路并没有因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打压而止步。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去南京求学。他带着家人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在母亲的泪眼中动身了。先是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
这一年,也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高潮。维新运动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政治运动,从另一方面看,又可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文化启蒙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四处奔走,展开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活动,他们兴学会,办学堂,创报刊,积极倡导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批判封建顽固的旧思想、旧文化。
这一时期,严复将《天演论》的主要内容陆续发表在维新派报刊 《国闻报》上,后来,他又翻译了穆勒的《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书。这些翻译的著作风靡一时, 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年轻的鲁迅曾买过一部白纸石印的《天演论》,他在其中读到了“物竞”、“天择”,也读到了苏格拉第和柏拉图。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他还阅读了《社会通权》《法意》等大量名著,这无形中拓宽了他对整个世界的思想认知。
当我们回望少年鲁迅的求学之路,他在三味书屋遇到的问题依然给当下提供了一种思考的维度。其实,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个不同个体难以预测的发展前景,其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超越了人的有限认知。我们不如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有多种尝试和选择的机会,让教育在理念与方法的多样探索中自由发展。
基础教育一线的杨林柯老师同时也是《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和《与教育拔河》的作者,他曾经对此作出反思:“我一直反对各种上课的模式和固定标准,不拘一格才有创造和自由……如果承认教学是艺术,就不应该设立标准,因为艺术无极限,只有技术才需要标准。”
标准本身是一种成功的经验总结,如果把标准当成一种权威,那么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变成扼杀其他可能因素的杀手。在杨林柯看来:“教育要让每一个生命在合适的土壤、空气、阳光中自由生长,而不是被集约化地灌装、雕刻、同化。”
关于教育的定义,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给出了富有诗意的解答:“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事实上,最好的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在互相成长中不断突破自我,释放无限生命潜能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已知世界的操控者,而是培养未知世界的探求者。
好了,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主要从鲁迅的求学之路中展开了关于教育方式的思考和探讨。明天呢,我们接着给大家分享下一个主题:没有精神世界的生存是可耻的,我们明天再见。
这本书可以让人快速浅看鲁迅先生的一生,简单却又饱满,主播声音温和,让人感觉很舒适,一口气听完了,很舒服!
百草园是快乐自由的,三味书屋是枯燥与束缚,就像儿时的我们有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也有枯燥无味讨厌的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