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叔说民俗|“药王孙思邈”的那些事儿

昌叔说民俗|“药王孙思邈”的那些事儿

00:00
18:42

说说“药王孙思邈”的那些事儿

——“药王孙思邈”的那些事儿

望闻问切

于湉 - 望闻问切

爆竹声中一岁除,日日花开日日新,大家好,我是浏阳花炮连锁的昌叔。

爆竹声中皆故事,生活处处有学问。人间烟火有味道,笑谈古今“谁知道”。今儿起,每周三,昌叔陪大家侃侃俗世文化,说说俗世掌故,笑谈俗世故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啊,昌叔给大家说民俗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因为故事外才是能耐,它里边要有思,有讲,有评,有论,又让大家伙轻松愉快。水平有限,所以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欢迎大家伙把想侃的俗语、掌故给我们浏阳花炮连锁发私信留言。

今儿,昌叔不唠闲白直奔主题,以为表达昌叔对这位传奇“神仙”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无限崇拜和尊敬之情。今儿就说说“药王孙思邈”那些事儿。

昌叔说:“说起传奇的‘医神’‘药圣始祖’‘应妙真人’‘药王’孙思邈,咱中国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大伙儿不知道的是,昌叔与他还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关系呢?昌叔给大家隆重介绍下,昌叔是‘药王孙思邈’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简而言之即是第N代徒孙。您可不要以为昌叔胡诌,您可回看昌叔唠‘民俗’开篇之烟花的起源祖师爷李畋篇就可知晓。综上所述,得出结论,药王孙思邈是烟花爆竹祖师爷李畋的师父,也就是昌叔的师祖了。”

想必您要问了:“昌叔,昌叔,那你今儿可会给我们说些药王的新鲜事儿?”

昌叔说:“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我今儿会说师祖孙思邈的前世今生,还有他著名的《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之‘千金’之涵义,还有他主张的‘养生长寿’之道。哈哈,不卖关子了,咱就先从师祖的前世今生开始唠起吧。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距今1400年前的隋朝,陕西的耀县就是今儿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一个普通的木匠家有个孩子在哇哇的啼哭声出生了。这一日既不见天上七彩祥云显现,亦未有金龙,麒麟入屋的奇象,相反,这只是平平无奇的一日,天气阴沉雾气朦胧,下着毛毛细雨。孩子生下来亦未有奇象,反而身体比一般婴孩更为孱弱,肤色蜡黄,瘦小单薄。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传奇,惠及百姓,造福后世,传承千年的‘药王圣祖’,包括其父母木匠夫妇在内。木匠夫妇见孩子孱弱,恐‘幼遭风冷,屡造医门’,就是担心身体弱容易被疾病侵蚀,会经常要寻医问药的意思。

果不其然,正如木匠夫妇担心的一样,孩子成长的岁月尽是在疾病相伴,在寻医问药中度过。令人意外的是,孩子虽然体弱,却聪慧过人,7岁进入学堂,孙思邈便能过目不忘,千字文字看一遍就可以倒背如流,8岁就可做文章,逐渐这般‘神童’事迹就传遍乡里。

孙思邈长期受到病痛折磨,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发烧,咳嗽,就是腹泻,为了给他治病,本来日子就艰难的木匠夫妇更是花尽家财长期缸中无米。关于这一段呐,在《旧唐书•孙思邈本传》和《新唐书•孙思邈本传》中有记载,孙思邈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您寻思下,都已经家徒四壁缸中无米了,木匠夫妇哪里还有钱供孩子念书。

别担心,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由于学堂老师见孙思邈天赋异禀,聪慧非常,是个好苗子,而且本性善良,将来长大必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于是乎就免学费生活费让他继续学习。就这样靠着乡里乡亲的接济和老师的关照,过了几年看似平静的日子,到了孙思邈12岁那年,家里唯一的支柱,木匠父亲忽然患了重病,没办法再工作,母亲一着急也跟着病了,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连同关爱孙思邈的老师忽患重疾不久就去世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孙思邈伤心欲绝,日子过得愈发举步维艰。正如《孟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打这节骨眼上,又一贵人出现了,这位贵人就是村里的一个郎中,他曾是父亲的主顾,父亲上他家做工为他打过药柜。郎中医者仁心见孩子孤苦无依,经常免费来给他父母问诊,完了还送些药,又让孙思邈跟着他干些活儿,好赚些银两度日。

善心的郎中给他的活儿并不重也不多,就是些个晒晒草药呐,整整药柜呐,给人送送药呐之类,偶尔郎中问诊回来还会带些书给孙思邈看,闲暇之余还会教他识识草药。日子久了,孙思邈逐渐长大,郎中就带着他上山采药,炮制药材,随同问诊。孙思邈跟着郎中四处治病,看着一个个病人从疾病的折磨中逐渐恢复,见证着这些汤药的神奇,逐渐为之着迷。

等到孙思邈正是及冠之年十八岁时,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就是他家婶忽然患上怪疾,饭吃得很多,身体却一天比一天消瘦,逐渐瘦得皮包骨,还起不了床。众郎中看过依然束手无策,连善心郎中亦然。孙思邈见婶婶每日以泪洗面,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心急如焚,于是乎他翻遍医书再根据婶婶的脉象和状态,细细观察之后,总结这该是一种寄生虫病,他根据这些年积累的医药知识综合考虑给婶婶下了一道治寄生虫病的偏方。

婶婶寻思着虽然这孩子从没开过药,但是自个如今病入膏肓回天乏术,那就不辜负孙思邈一片心意,随性接过药碗一饮而尽,就沉沉睡去。您猜怎么着,第二天婶婶一醒来,顿感浑身顽疾消散,感觉好了很多。没几天,婶婶脸上恢复了气色,身体竟然完全康复了。婶婶的治愈给了孙思邈从医的信心,也让他在街坊邻里有了些名声。于是乎,他发心立志此生要像善心郎中一样做个治病救人,惠及相邻的医者。这一段经历在《旧唐书•孙思邈本传》和《新唐书•孙思邈本传》中有记载:‘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孙思邈立志究医之后,体会到,如果要用药让更多人受益,就要从药理,药方,治疗方法上下功夫,于是乎他行医之余仍会阅读各家经典,20岁便对多家古之圣贤的经典清晰解读,许多学士都自称不如,感叹此人奇才也。

于是乎,有人将他举荐给朝廷,隋文帝得知后,看了他的一些著作,也不禁大赞,让孙思邈做国子学士。孙思邈称病婉拒,然后去到终南山潜心研究草药,创作药典。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朝代更迭,唐太宗继位,逢长孙皇后怀孕十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众太医束手无策,百药全无效果,焦急万分,太医们怕呀,怕长孙皇后有个万一,皇帝大怒一下灭族之罚。于是乎,向留大臣徐茂功推荐民间有一名医孙思邈,并向太宗举荐请孙思邈前来医治。太宗听后马上让人召孙思邈进宫诊治。

皇后的病可不是那么好治的,不比百姓,为什么呐?那时候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理学影响,给皇后问诊既不能见她,又不能触碰到她号脉,而中医素来讲究望闻问切,这‘望,闻,切’都不行,只能问,那怎么治呐?孙思邈取出一根线,让宫女将另一头系在长孙皇后的手腕上来‘引线诊脉’,没多少工夫,孙思邈便对太宗说:‘万岁!民医已对病症经过了查问诊脉,诊断其为胎位不顺,民间叫做小儿扳心,故而难产十多个月不生,致使皇后身患重病。只需吩咐采女,将皇后的手扶近竹帘,民医在其中指扎上一针即见效果。’

于是乎,采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抖。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紧接着采女急急忙忙跑出来说道:‘启禀万岁,皇后被孙医师扎过一针后,产下了皇子,人也苏醒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悬丝诊脉’的典故了。

后来,太宗发现世上居然有这等高人,当然想留在朝廷,遂加官进爵,希望孙思邈掌管太医院。孙思邈真诚表明心意,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并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无奈之下,太宗也不好强求,只得赏赐‘冲天冠’‘赫黄袍’‘金牌’‘千两黄金’等,也被孙思邈婉拒。

再后来呐,《旧唐书•孙思邈本传》和《新唐书•孙思邈本传》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诏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四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公元682年),享年141岁。’关于药王孙思邈的故事和传说还有很多,像‘虎守杏林呐,身穿龙袍呐,脚腾火轮呐’等等,今儿昌叔先说到这儿,其余的留个扣,以后有机会再给大伙儿说。”

知道您又要问了:“昌叔,昌叔,你还没说‘千金’二字的涵义和药王主张的养生之道呢?”

昌叔说:“这不来了,众所周知,咱师祖药王孙思邈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根据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并会通古今,撰成了旷世之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那么这个‘千金’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一个比喻,意思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比‘千金’还重,这也是作为医药行业祖师爷药王孙思邈对后世制药行医行业从业者一种提醒。

还有呐,大伙儿都知道咱师祖孙思邈是位长寿老人,活过了几个朝代,活了141年,那么他主张的长寿秘诀想必也是很值得借鉴的,他有哪些个主张呐?其一:他主张‘四体勤奋,每天劳动,节制饮食,细嚼慢咽,食不过饱,酒不过量,饭后漱口,睡不张口。’其二呐,‘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其三呐,闲时放放烟花爆竹,哈哈开个玩笑,但是也有这个道理,因为他主张‘心情愉悦,顺其自然’,他说:‘怒甚便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

唠了这么多,每次说到咱师祖孙思邈的故事,昌叔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一来呐,咱师祖从家贫体弱,到久病成医,一路艰难困苦,久经磨砺,最终成为旷世闻名的“医神”“药神”“药王”,其著作药典造福后世流传千年,精神传承至今,他始终都发心向善,惠泽众生,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因他的存在而众人受益,老天爷也更为关照。

二来呐,咱祖师爷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心绪,专注深耕医药之道,这也是他必然成为传奇的原因吧,您寻思下,动辄皇帝封赏加官进爵,历史上能扛得住这般诱惑的也不多,他终生不娶一心研医,这已达化境完全“忘我”,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众观历史这般人物大都被民间百姓“封神”筑庙焚香供奉了。题外话:从这些传奇人物身上体会他的为人处世,创业奋斗,智慧,这可不就是咱中华民俗最大的魅力所在嘛。

最后呐,昌叔悄悄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药王孙思邈作为医药行业的祖师爷,也作为咱烟花爆竹行业的师祖,所以呐,昌叔浏阳花炮连锁特地请技术高手们为师祖专门设计了同名烟花,以后咱祭祀祖师爷就有专门儿的花炮了。好了,今儿“药王孙思邈”的那些事儿,今儿就给大伙儿唠叨这儿,下回昌叔与各位继续约。

作者 | 周君君

责编 | 李思源

编辑 | 刘雨涵

下期

昌叔讲民俗故事会第六十回

爆竹声中皆故事,生活处处有学问,人间烟火有味道,谈笑古今“谁知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职业听书虫

    他主张‘四体勤奋,每天劳动,节制饮食,细嚼慢咽,食不过饱,酒不过量,饭后漱口,睡不张口。’其二呐,‘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1001中国品牌故事 回复 @职业听书虫: 注重养身是王道

  • 职业听书虫

    听完赶紧看看养生小知识😂

    1001中国品牌故事 回复 @职业听书虫: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