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 从西域到西洋:明清时代的世界认知和艺术

42 | 从西域到西洋:明清时代的世界认知和艺术

00:00
20:37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艺术史》第42课。

接下来的两次课,我们要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中国刚步入“全球化”的年代里,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文化之间的交融,如何影响了明清时代中国的艺术发展。今天这一节,我们会着重看看中国对于世界的认知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世界的这些新认知又是如何在艺术中体现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隋唐时代的人提起外国时,常常会说“西域”和“胡人”。但是明清以来,我们碰到更多的词是“西洋”和“洋人”。这反映出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对外交流主要发生在亚洲腹地,明清以来则主要是在海外。

说起明代的对外交流,大家肯定会想到“郑和下西洋”。明代永乐年间,皇帝派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太监郑和率领巨大的船队七次进行跨国旅行。郑和的大航海,与欧洲人正式开启的大航海时代遥相呼应。15世纪末,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皇室、贵族支持下,哥伦布、麦哲伦等冒险家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无论是郑和还是欧洲航海家,航海都要用到地图。这节课,我们就从地图讲起。

一、从胡人到洋人:航海图的故事

明朝崇祯年间出版过一本兵书,叫《武备志》。里面有一幅珍贵的远洋航行图,全称《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这就是《郑和航海图》。有学者认为,这幅版画图来源于郑和下西洋时所绘制、发给船队上的舟师的航海图。全图从南京的宝船厂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也就是今天肯尼亚的第二大城市蒙巴萨。图后还附有两幅《过洋牵星图》,画的是海船和对应的星座位置。这图解的是中国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观察导航技术,是指用牵星板测量所在位置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从而测定船只的航向。

郑和航海图

这幅航海图看起来很具体,但实际上还是示意性的。远洋航行的水手们很难根据这幅图航行几万海里,到达非洲。不过大概在1600年前后,确实出现了一件比较像样的航海图。这幅图最早由一位南洋地区的中国福建商人拥有,后来作为债务抵押给了英国商人。1654年,英国律师、也是国际海洋法的先驱塞尔登从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印尼的万丹商馆人员手中购得此图,带回英国,后来成为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收藏。因此,这幅图就被称作“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这幅图和“郑和航海图”最大的区别?没错,这幅图非常准确。左上部是当时的中国,而大面积的区域则是东亚海域和南洋。因此,这其实是一幅东亚南洋航海图。相比郑和沿着印度洋探索中国西部诸国的官方使命,“塞尔登地图”是明末从事海洋贸易的华南商人在东亚和南洋的广阔海域航行的保障。这张地图的出现,反映出明清中国与全球贸易体系开始发生联系。中国和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南洋群岛等太平洋岛国有了商贸往来。在这些地区,中国也遇到了最早的欧洲殖民者,这里就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触的最前沿。

这些珍贵的航海图是以实用目的为主的,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首先,制图术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地图,也称“舆图”,其新颖的视觉形式会使其成为视觉文化中很重要的方面;其次,地图的绘制与山水绘画的表现原理类似。地图借助科学测量把世界按照一定比例微缩化,山水画也是这样。《郑和航海图》是一种长卷式绘画,就与长卷的山水图有很多相似处。“塞尔登地图”高1.5米,宽1米,几乎就是立轴,可以悬挂观看,供人展开无尽遐想。

二、世界地图与世界的观念

航海图虽然描绘了广阔的大陆与海域,但并不是完整的世界地图。世界地图凸显的是微缩的世界概念。就这种微缩感而言,地球仪是最具象的世界地图。

地球仪是基于地圆说而制成的,地圆说来自于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地理知识。地球仪诞生于14、15世纪,早在明代后期就进入了中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个1623年在中国制作的精美的地球仪,用木头制成,上面用彩漆描绘了地球全貌,并且用汉字标注出了世界各地的名称,亚洲的中国清晰地出现在地球仪上面。据说它出自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之手,但显然混合了欧洲知识和中国趣味。这架地球仪是供明朝皇帝观赏的。到了清代,清代宫廷的匠人已经可以在传教士的指导下自己制造大型地球仪了。

虽然地球仪有很多优点,但制造还是要比地图麻烦很多。世界地理知识的传播主要还是借助于地图。和1623年的中文地球仪中的世界地理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是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洋传教士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的这幅图看起来很现代了。把地球压扁成椭圆的形式,分成东西半球,再用经纬线串联起来。利玛窦这幅世界地图是和明朝文人合作在中国绘制的,反映了当时欧洲地图最新成果,但却在呈现方式上做了一个重大的改动。也就是把子午线悄悄挪动了一下,从而把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放在了世界地图的中央,而不是欧洲,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

在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的中心主义下,新的世界地图带来的全球观念刺激到了当时中国知识阶层的神经——原来世界这么大,我大明朝原来只是世界的一隅。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很快就引起了上至宫廷下到一般文官的强烈兴趣,被大量的复制流传。我们常看到的一个版本藏在南京博物院,就是明末宫廷中的彩绘本,被画成一架大型的多折屏风,宽380厘米,高192厘米,显然是作为陈列观赏的艺术作品的。中国的官员和文人也对这幅地图广为摹刻,取名为《山海舆地全图》。明末的大型百科全书《三才图会》中就用一整页书页的篇幅摹刻了这幅世界地图,在这种广泛的流传中,世界地图成为了一种精英人士最时尚、最前沿的知识。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

其实,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并不是中国最早的世界地图。1399年,朝鲜使者在明朝见到了2幅元代的地图,他们临摹了复本带回朝鲜。到1402年,在增加了朝鲜和日本之后,组合成了一幅新的地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这幅图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地图,但其实打眼来看就是一幅传统的中国“疆域图”,中国占据着画面绝对的中心。但仔细看,先会看到中国的东边硕大的朝鲜半岛和比例大致正确的日本,然后再会看到西边严重变形缩小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民族意识使得这幅世界地图已经失真了。朝鲜自己在地图上竟然要比整个非洲都大得多得多。 这幅图表现的世界,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遐想。

让我们回到利玛窦的世界地图。这幅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可以从当时中国另一个版本的世界地图中来看看。

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

1663年,也就是康熙二年,苏州发行了一幅大型地图,名为《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显然,是从晚明的同名地图翻刻而来。这幅世界地图里,中国在地图中处于绝对核心,在大陆周边都是海洋。中国的西边,也就是地图的左边,有严重失真的非洲和欧洲,和1402年朝鲜的那幅图类似。但看画面右上角,中国的东北边,可以发现美洲,会看到写着古巴岛和加拿大。尽管同样严重失真,但这是1402年的图里没有的,是1491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新知识。这显然是受到利玛窦带来的西洋世界地理知识的影响。

有趣的是,我们会看到,这件世界地图里混杂了很多传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里的知识。比如看右下角,在日本国边上,有大人国、小人国、女人国,等等。刚才我们曾提到明末的百科全书《三才图会》中摹刻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虽然看起来是那么回事,但图里也还是有“狗国”,在南美洲还标着一个“食人国”。这会让我们想到《三才图会》等明代的百科全书中,讲到海外各个国家的时候,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国家,一一配有版画插图。这并不奇怪,在有关世界的知识里,比地理空间更具体而感的,是各种异域的人和物产。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人与物来看看有关异域知识的艺术。

三、异域职贡:人与物产

刚才看到的世界地图,虽然展现出对世界更全面的认识,但“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在这种观念下,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要么是藩属国,要么是争先恐后前来示好。这是一种假想的外交关系,体现在艺术上,最明显的就是“职贡图”在明代的复兴,它反映的是文化交流中人与物的流动,而大部分的外国事物,都被当做异域风情,成为衬托中国世界地位的“祥瑞”。

仇英职贡图(局部)

明代艺术中最著名的一件“职贡图”,要数仇英的《职贡图》长卷,画了11支朝贡的队物。大多数是传统的从唐宋以来就有外交联系的国家和政权,比如渤海、契丹、安南、朝鲜,但还有一个“女王国”。一个打扮华丽的女王,在众多女性的簇拥下,走在朝贡的路上。这不由得会让人想起《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在明代的地图上也称之为“女人国”。尽管有人猜测这个国家有可能是泰国历史上女主统治的一个政权,但显然更应看成明代人对异域风情的瑰丽想象。

职贡题材的绘画在明清时代大量涌现。除了这种有一定情节的,在明代的各种类书中还有很多介绍各种国家的图像,表现这个国家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充满奇异的想象。比如居民没有屁股和肚子的“无臀国”、男女老少全身长毛的“长毛国”、国家有不死树,人吃了长生不老的“不死国”、人的胸前有一个洞,旅行时让人穿起来抬着走的“穿胸国”、由猴子统治的“猕猴国”、脑袋后面长眼睛的“后眼国”、长着三个脑袋的“三首国”,等等。

《皇清职贡图》(局部)

到了清代,这种让人诧异的知识逐渐少了,随着接触的加深,人们对世界的了解也更为具体了。但清代却出现了比明代更庞大、更复杂的“职贡图”,这就是乾隆年间宫廷绘制的《皇清职贡图》。看得出,所画的外国人物要真实得多了,尤其是欧洲人形象。比如大西洋国人,相当于意大利人,是一个传教士的形象。而英吉利人,就是英国人,则是身穿华丽服装得贵族形象。此外还有荷兰人、法兰西人,等等。每个国家都画了一男一女2个人物。这其实是来自欧洲地图的模式传入中国后、被吸收借鉴的结果。欧洲的地图传统中,常常会加上欧洲人结合传说和实地探险而了解到的当地人物形象。比如中国,就会有身着汉人服装的男性和女性。这逐渐影响到了亚洲的地图制作。尤其是17世纪的日本,模仿欧洲的世界地图制作了不少南蛮屏风,上面就有两两相对的各国人物。这种屏风又因为日本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影响到了中国。

番马图

世界地图上的外国人形象也成为了中国艺术家的描绘对象。金农的一幅《番马图》,就可以看到画家是如何混融了传统的对于西域胡人的想象和当时能见到的欧洲人形象的。画中采用了传统的职贡图的形式,牵马者是外国人。他头戴尖帽,上面插着穗子,看起来是传统的西域胡人。但看脸上,连鬓络腮胡,高鼻梁,不是西域胡人,而有明显的欧洲人的特点。

尽管直到清代中期,来到中国的欧洲人都很少。但人们对欧洲人形象并不陌生。因为描绘了欧洲人形象的艺术品,不断地进入中国。尤其是在各种陶瓷器皿上面大量出现。清代宫廷就有不少陶瓷,上面画有西洋风格的人物,有神话故事、宗教故事,也有世俗人物,人们尤其偏爱牡羊女这类美丽西洋女性的形象。其实这些陶瓷很多属于外销瓷,是来自欧洲人的订单,由欧洲人提供图稿,中国工匠来制造。但是由此也有很多流入中国市场。这就在清代中期形成了一种“西洋风”,与17世纪以来在欧洲流行的“中国风”遥相呼应。

除了以外国人物为主的“职贡图”,关于外国的珍稀动植物也是唐宋以来“职贡图”传统的重要部分。在明清艺术中,也有一些关于异域动物的奇特作品。

《贡狮图》

狮子是传统的职贡品。明代宫廷在和中亚、西亚的波斯接触之后,接受了来自波斯的狮子。明宪宗的宫廷画家就画有一幅《贡狮图》,画了2个波斯使节牵着一头母狮子来朝贡。无论是波斯人的相貌、打扮,还是狮子,都画得十分真实。显然,他们,无论是人还是兽,都给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郑和的宝船运来的一头东非大草原的长颈鹿

相比起狮子,更著名的是郑和的宝船运来的一头东非大草原的长颈鹿。对于从未见过长颈鹿的中国人来说,当时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确实,像牛、像马、像驴、像鹿,四不像。永乐皇帝很快就命令宫廷画家把这个远方来贡的瑞兽画了下来,并让最受恩宠的宫廷书法家沈度在画上写下了一篇《瑞应麒麟颂》。这幅画很有名,在台北故宫、美国费城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等地都有类似的画本。相比起来,台北故宫的品质更好一些。长颈鹿的体形画得很准确,但是斑纹却画得有点奇怪,长颈鹿身上的斑纹被图案化了。费城美术馆的藏本更是把长颈鹿的斑纹画成一种水平展开的波折的纹样,像是在表现麒麟身上的鳞片。

直到今天,在我们的动物园里,狮子和长颈鹿还是大家必看的异域动物,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西洋异域动物会让中国人感兴趣呢?没错,海洋生物。所以,今天课的最后,我们就来看看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画家聂璜在1698年完成的巨作《海错图》。

《海错图》里的《人鱼》图

这是一件大型的海洋生物图谱,画了三百多种生物,光鲨鱼就有十几种。目前离散开来,分别藏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海错”的“错”,是错杂、混杂的意思,表示种类丰富。目前的研究已经指出,《海错图》画了许多中国海域很少见到的海洋生物,或是传说中的神秘生物,画家可能都参考了传入中国的欧洲海洋生物图像和文字描述。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人鱼”。画的是一个深黑色皮肤的人形,有短尾巴,手脚都有蹼,背上长着红色的鳍。“人鱼”是一种混杂着中国和欧洲的神秘想象的生物,也见证了在大航海时代知识和艺术的跨文化传播。《海错图》也因为这种文化交流,而成为艺术史上一件重要的作品。

好了,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会集中讨论西洋文化进入中国之后,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下节课再会!

喜欢本课程 欢迎转发海报

和更多人一起漫步7000年中国艺术史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衣拉拉队

    郑和是否真的信仰伊斯兰教,还是只是作为皇家代表拿宗教当政治工具?因为现在有郑和所抄佛经的真迹,所以郑和真正的信仰还不能确定,很有可能他并不膜拜神,而是作为政治人物俯视神。

  • 渤海子余

    哈哈像心脏